202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
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
一堂好的职教课必须突出"能力目标",一门好的职教课程必定有明确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并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自学的能力",学到"相关知识",获得实际成果。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之《天平游戏(一)》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利用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性质。有所不同的是,原来的教材主要是通过运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方程,而本教材主要是用等式性质引入解方程的方法的,二者皆有。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性质,从而让学生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通过学习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 通过天平游戏活动,理解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 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观揭示(出示实物天平)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吗?(方程) 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利用天平来进行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看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规律?让我们共同进入“天平游戏(一)”探索游戏中的奥秘。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探索)
1、认真观察,用心想一想
(1)在天平左侧和右侧分别放2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正中间,说明什么?
(2)分别在天平两边放上10克的砝码,又发现什么?用算式表示你的发现。
(3)天平右侧是100克的砝码,左侧砝码的质量用x克表示时,此时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间,说明什么?接着在天平两侧分别放入50克的砝码,还能发现什么?算式怎么表示?
2、互相练一练,合作说一说
(1)通过上面的游戏,让学生同桌讨论总结自己的发现。
(2)学生发现规律,并用语言准确的表达。
3、仔细猜一猜,动脑议一议
(1)那如果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还平衡吗?学生继续利用天平来研究。
(2)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发现了什么?
(3)归纳发现的规律。 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让学生通过上面两组游戏,归纳总结说说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说方法 出示:求出y+8=10中的未知数y。
(1)同桌间进行交流。
(2)让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结果是多少?
2、解方程 (1)利用等式性质来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在第二行写一个“解”字,根据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所以y+8-8=10-8,等号要对齐。为了等号对齐,一般把解写到前面一点,最后y=2。
(2)怎样检验解是否正确? 要想检验是否正确,可以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中,看等式是否成立。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试一试”求未知数x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
(1)0.5a=0不是方程。 ( )
(2)x=3.6是x-1.2=2.4的解。( )
(3)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
3、再试一题:8-x=2.5,用新学的规律解答。
五、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同学们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里相关作业
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3
教学内容:
15减几
教学目标:
1、掌握15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15减几的计算题。
2、经历探究15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口算。
12-4=
11-6=
13-5=
12-7=
11-3=
14-8=
学生口算出结果后,抽学生说一说13-5和12-8的具体计算过程。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11减几,13减几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15减几。板书课题:15减几。
二、进行新课
校园一角有一块空地,学校决定给空地披上绿荫,因此全校同学响应号召,都去植树,瞧,这边有4个小朋友正在植树。(出示课件例2)
4个小朋友有植15棵树的任务,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完成任务没有啊?学生观察图后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还要植多少棵?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列出算式:15-9=
教师:同学们,开始我们学习了14减几,那么你们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来计算15-9?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将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学,教师选取3种,板书:
因为6+9=15,所以15-9=6。
10-9=1,5+1=6
15-5=10,10-4=6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这多么的方法来计算15-9,非常好。请你们用上面的方法完成15-7、15-8中的1道题,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每组出1名代表将本组的算法讲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道题的联系:两道题都能想一个加法算式来计算,由7+8=15,可以计算两道减法算式:15-7=8,15-8=7。
教师让同桌的一个同学说一道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说两道能用这个加法算式计算的减法算式。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的方式写出15减几的算式,完成课堂活动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发现?
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4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
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知识难点
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
棉线、中国地图等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第124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完成)
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上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编制8的乘法口诀。
2、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寻找规律编制记忆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 记忆口诀
教学准备:小棒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今天,小凯蒂又来到了同学们中间,看看她在向大家学什么手艺?
(出示情景图)
原来凯蒂来到教室里学习编中国结。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一共需要多少个圆环?
生2:做2个中国结需要多少个圆环?
生3:每周要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
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凯蒂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编儿歌,填填表(教学红点)
我们一起来看 “一共需要多少个圆环?”这一问题在老师送给小凯蒂的儿歌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出示儿歌)
小小凯蒂志气高
编起结来手儿巧
中国结儿传友谊
我们一起瞧一瞧
一个结上8个环
……
谁能接着往下编?2个结上……?3个结上……?……
(以小组为单位,可借助小棒,把儿歌编完整)
学生按照共同编好的儿歌,边说边完成38页“填填表”
2、读儿歌,编口诀
同学们数得很好,你是怎样数的?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学生交流方法)
同学们猜想一下,根据以往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8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们能编出口诀吗?
(学生试着编口诀,并将整理好的口诀进行板书)
3、寻找规律 记忆口诀
(1)来看一下我们编出的8的乘法口诀,一起来读一读。
(2)仔细观察,同桌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规律)
(对的,也就是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几呢?4个8比3个8多几?比5个8少几?)
(4)如果忘记了“六八”这句口诀,怎么办?
(5)你认为哪句口诀最好记?哪句最难记?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记忆口诀。
三、解决问题 走进生活(教学绿点)
1、一周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能很快解决吗?
(学生先独立计算解决,然后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谁能代表你们小组说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想的?用到了哪句口诀?
(学生独立思考)
生1:就是求5个8是多少?
生2:可以列成5×8或8×5,用到的口诀都是五八四十。
……
四、自主练习 巩固深化
1、自主练习1“对口令”游戏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师说上半句,生说下半句。再轮换,增加趣味性。)
练完之后再由同桌两人继续练习。
2、7个8比6个8多( ),比8个8少( )
提问:7个8比6个8多几个8?
你能照样子说一句吗?
3、一组一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每一组的得数为什么是一样的?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4、同学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看得数、讲算式)
48 56 24
五、拓展应用
班上共有多少名学生?(42名)
除了用数字告诉大家用,你还能用算式来告诉我们吗?
可能会出现:5×8+2 6×8-2 4×10+2
五、总结评价 延伸拓展
学了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学生说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呢?
如:一只螃蟹几条腿?两只?三只?你能编首儿歌吗??(学生做拍手游戏)
同学们编儿歌的兴趣真浓厚,等我们以后学了9的乘法口诀,还能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只要同学们用心去发现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