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能够熟练解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
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关键:
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学生,每人回答一题)
1.一辆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4小时能走多少千米?
40×4=240(千米) 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答: 4小时能行160千米。
2.一辆小轿车4小时行240千米,每小时能走多少千米?
240÷4=60(千米) 关系式: 路程÷时间=速度
答:每小时能行60千米。
3.小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走180千米要多少小时?
180÷60=3(小时) 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答:行180千米要3小时。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从刚才的题目中了解到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研究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接着在黑板出示课题《相遇》)
二、模拟表演,探索新知
(一)模拟表演
1、课件播放相遇视频,同一张幻灯片出示模仿表演要求:①表演的同学要认真;②观看的同学边看边思考,从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找两组同学,每组两人参加游戏
第一组走直线,第二组走曲线
(师: 刚才模仿的同学真有表演天赋)
3、(师:游戏中,两个同学经历的过程就叫相遇。)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
从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相遇四要素:两个运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出示板书)
师:像这样有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直到相遇,有关这样的问题叫“相遇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了类似相遇的问题
三、出示例题,合作探究
1、出示例题: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王阿姨的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张叔叔的小轿车每小时走60千米。
(1)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2)出发后几时相遇?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全班读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张叔叔和王阿姨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和天桥的距离是50千米。
生:王阿姨乘坐面包车,面包车的速度是每时40千米。张叔叔乘坐小轿车,小轿车的速度是每时60千米。
师:再次强调相遇四要素:两个移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3、提问一位同学,解决问题(1)
生:我发现,面包车行驶的慢,小轿车行使的快,所以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比面包车行驶的路程要多,所以相遇的时候不是在中间,而是偏向遗址公园。
4、教师讲解题目,解决问题(2)
①教师演示线段图后,提问:你能用等式表示各部分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说:面包车所行路程 + 小轿车所行路程 = 50千米
50千米-面包车所行路程 = 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小轿车所行路程 = 面包车所行路程
教师分析等量关系式
面包车所行路程 + 小轿车所行路程 = 50千米
面包车的速度×相遇时间+小轿车的速度×相遇时间=50千米
40×相遇时间+60×相遇时间=50千米
②学生独立完成例题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驶40x千米,小轿车行驶60x千米。
面包车所行路程 + 小轿车所行路程 = 50千米
40×相遇时间+60×相遇时间=50千米
60x+40x=50
100x=50 问题:0.5小时,20千米是正确答案吗?
x=0.5
40 χ =40×0.5=20(千米) 做完之后要检验
还可以这样解
(60+40)x=50 →(60+40)就是速度和,所以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X=0.5 (出板书:全班把这个关系式读一遍)
或这样解
50÷(40+60)
=50÷100
=0.5(小时)
40×0.5=20(千米)
5、刚才我们用方程解答了这道应用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列方程;
③解方程,并检验;
④写答案。
四、练习巩固,训练提升
1、巩固练习:志明和小花家相距530米,俩人约定见面后一起去书城(见面方式如图)。他俩几分钟后相遇?(两种方法)
解:设他俩Χ分钟后相遇。
54X+52X=530
106X=530
X=5
或者530÷(54+52)
=530÷106
=5(分钟)
答:他俩5分钟后相遇。
2、训练提升1: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向前挖6米,乙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要用多少天?
用方程解:解:挖通这条隧道要用χ天。
6χ+5 χ=165
11 χ=165
χ=15
算术方法:165÷(6+5)
=165 ÷11
=15 (天)
答:挖通这条隧道要用15天。
3、训练提升2:在900米的环行跑道上,小丽和小刚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小丽平均每分跑200米,小刚平均每分跑250米, 经过几分他们会相遇?
解:设经过χ分他们会相遇。
(200+250)χ= 900
450χ= 900
χ= 2
答:经过2分他们会相遇。
4、拓展训练:两列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1、学习相遇知识
相遇四要素:两个运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2、关系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六、课后作业
作业:书上68页第2、3、4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
师:这两个你们喜欢吗?那你们喜欢谁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师:这样吧,我们调查一下,如果你喜欢松鼠的就用水彩笔把你的姓名写在红色纸片上,如果你喜欢熊的,就把你的姓名写在绿色纸片上,如果你两个都喜欢,你可以在两张上都写上你的姓名。
师:写好了吗?
师:为了方便,我们调查一个组好不好,请第二组的同学把你写的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如果你两个都喜欢的话,可以把你的两个姓名分别贴到他们的下面。
2、 学生上来贴图
3、 观察黑板上贴的情况,问: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
师:那么,喜欢ZIP和ZOOM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说(可能有人说12人也可能有人说其他的数)
二、探究:
1、 四人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喜欢ZIP和喜欢ZOOM的人数。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如果还有意见,就让一个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同学数数,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确定12人。)
师:那么,实际是12人,可是计算出来是其他的呢?原因在哪里?
生回答
师:哪些同学重复计算了,谁上来给大家找一找?
请学生上来找出重复的人数,(师:贴哪里?)学生贴
师:重复的有6人,算了两次,而实际应该算一次,所以我把他重叠起来。(教师说着把这6人的纸片重叠起来)
师:刚刚,我们把他分成两类这样贴,很容易出错,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图、表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把这份名单再整理一下,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喜欢ZIP的有哪些人?喜欢ZOOM的有哪些人?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人?能不能?
生能
师:那这样吧,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合作之前给大家几点合作建议:
出示合作建议:
(1)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打算用怎样的图或表来表示?
(2)四人小组动手在纸上画出方案。
2、展示并介绍方案
师:通过小组同学的努力,我发现我们的同学都已经有了方案,那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时候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1) 请学生上来展示成果,并介绍方案。
(2) 重点介绍集合圈图
3、看着集合圈计算总人数。
师:那么,现在你知道喜欢ZIP和ZOOM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生报一遍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的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说几个)那他是怎样行动的呢?那么,这些动物是怎样行动的呢?(课件出示)请你按照他们的行动方式把他们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圈里。
师:先请同学们说说怎样填,既快又不会错?
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师:那你是怎样填的呢?问:这部分表示什么?这部分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
2、 计算三(1)班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同学们喜欢动物的情况,下面,我们走进三一班去了解以下他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请看这里。
(1) 出示名单
(2) 根据表格画出集合图
师:先请你根据这表格,画出集合图。
先让学生画出集合图。
教师边巡视边说:怎样画既快又对?
(3) 展示集合图:
(4) 放手让学生计算人数
(5) 汇报,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3、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师: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可以举例说一说吗?
4、我家招待客人,这些客人喜欢吃糖果的有4人,喜欢吃花生的有6人,喜欢吃花生又喜欢吃糖果的有2人,那么我应该准备花生多一点还是准备糖果多一点?
(1)说说应该准备什么多一点。
(2)提高:计算我家到底来了几个客人。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反思:
《数学广角》是我们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在老教材中没有出现过,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理解和掌握这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精心安排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时是学习集合思想方法,通过学习集合图的画法去接触、了解集合的意义,并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果给学生讲解集合的意义、集合的表示法、什么叫交集、并集、集合的元素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真是雾里看书“朦朦胧胧”。数学的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集合的意义、集合的图示法,并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上课开始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关于对松鼠和熊喜欢的调查活动,接着用这个话题组织了一次分类图示法探讨活动。然后进行了对动物活动方式和三(1)班参加语文和数学兴趣活动的调查活动,最后安排了帮老师解决应该准备什么多一点的实际问题。在一节课里组织三次活动,每次活动目的明确,层层深入,解决方法得当。第一次活动目的是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第二次活动目的是认识集合,正确画图;第三次活动目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活动完了,学生学意未尽,还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研究解决。学生兴趣来了,一切问题就好解决。
二、创设问题辨析机会,培养探究能力。
精心安排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提问争论,为学生创造问题辨析的机会,在辨析中思维碰撞、产生矛盾、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提高。在教学开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内心处于一种“平衡——不平衡——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新的平衡”的学习过程。本节课以“喜欢熊和喜欢松鼠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解答,当学生解答这一问题出现分歧时,再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表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生设计各种图表示喜欢动物的集中情况时,每一个图学生都想到一些新问题,都会去评价别人的成果,提高大家的欣赏力、辨析力。尤其是对知识的重难点,在辨析中很好地解决了。活动就让学生动手做、开口讲,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形成的全过程,自主学习、自悟领会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死记硬背,从个方面来看,这样做能真正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三、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增强解题意识。
数学来自生活,数学思想方法是在爱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真正高明的大师,就是把高深的理论和知识,用最通俗的方法和语言告诉别人,使别人很容易接受。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讲集合论,的办法就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已有的经验来学习、解决。本课题创设了很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中悟出道理,总结方法。例如:一上课老师就让学生从喜欢熊和松鼠谈论起,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知不觉地研究了很多问题,总结出集合图的正确画法和使用方法,学生很快地联想到周围生活中很多事情与今天学生内容之间的关系,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枯燥无味、远离生活。培养学生善于把数学与生活关连起来,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本节课在练习安排上,我选择了有关动物——这一学生喜欢的题材。通过看动物电影时出现的重叠数学问题的解答,动物园入住动物的总数的解答,让学生通过多层次联系,进一步学会用集合的数学思想,解答这异类数学问题。在本节课最后,我还安排了让同学们举一 举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然后引出一个“我家请客应该准备糖果多一点还是准备花生多一点”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顺便让学生计算我家一共请多少人,作为本节课的提高题。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是数学学科的根本目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的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经常可以看见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的情景,请你们以两辆汽车为例,说一说两车行驶的方向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
如果两车一直相对而行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相遇的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二、新授
1、请看大屏幕,认真观察两车相遇的过程。(电脑演示两车相遇的过程)
你能简单的有条理的把刚才两车相遇的情景描述一下吗?
刚才同学们看到两车相遇的过程有几个物体在运动?
(出示:两个物体在运动) 这两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出示:①出发的地点
②出发的时间
③运动的方向
④最后的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一一出示答案。
①出发的地点 两地
②出发的时间 同时
③运动的方向 相对
④最后的结果 相遇
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再描述一次两车相遇的过程。
[评:通过大屏幕演示,由学生概括行程问题中“两地”“同时”“相对”“相遇”等概念,加深了对两车相遇的全过程认识。]
2、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对而行,小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大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齐读题。
(2)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做完后与同学交流列式的理由。
(3)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板书
50×3+40×3
= 150+120
= 270 (千米)
(50+40)×3
= 90×3
= 270(千米)
(4)这两种解法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请电脑老师一起再来验证一下。
先看第一种解法:50×3是什么意思?(电脑演示)板书:小汽车行的路程
40×3呢?(电脑演示)板书:大货车行的路程 为什么要相加?(电脑演示)
板书:总路程
再看第二种解法:邓老师对于50+40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谁能告诉我?两个速度相加之和(手势)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速度和(电脑演示)3表示什么?经过3小时两车怎样了?这个时间又可以叫什么时间?板书:相遇时间 为什么要用速度和×3 ?说明有几个速度和?(电脑演示)用速度和×相遇时间求出的是什么?板书:总路程
(5)比较这两种解法,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虽然两种解法不同,但都求出了什么?
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6)质疑。对于解答这种求总路程的问题,还有什么疑问吗?
邓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你们:小汽车行了几小时?大货车行了几小时?为什么相遇时间不是3+3等于6小时呢?
[评:让学生尝试完成两种解法,突出“速度和”概念,该环节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演示的功能,完成了“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的认知过程。为后面的实践变式教学作好了铺垫,所以后面的基本练习中把相遇问题求总路程的数量关系迁移到工程问题的求总工作量问题,开放发展题中迁移到实际问题,迁移过程都是水道渠成。
三、基本练习。
1、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行600米,另一人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经过6分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只列式不解答)
2、师徒两人合做一批机器零件,师傅每天做78个,徒弟每天做56个,经8天完成任务。这批机器零件共多少个?(只列式不解答)
指名列式,出示两个算式78×8+56×8 (78+56)×8
问:78+56能不能也像速度和一样起个三个字的名字?(在78+56上面出示工效和)
四、开放发展题。
1、(电脑演示)长沙火车站到五一广场的五一大道长3300米,一辆的士和一辆公共汽车同时从五一广场和火车站相对开出,的士平均每分钟行驶650米,公共汽车平均每分钟行驶450米。经过2分钟、3分钟、4分钟,两车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评:五一大道是湖南省会长沙市最美最宽的路,沿途高楼林立,老师巧妙地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感知紧密结合。]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你们是怎样判断出经过2分钟两车没有相遇?两车相距多少米?
你们又是怎样判断出经过3分钟两车相遇了呢?
经过4分钟两车相距多少米?怎么想到的?
2、问:在现实生活中,经过3分钟两车一定会相遇吗?为什么?
3、请看下面两种情况。(电脑演示)
(一)、长沙火车站到五一广场的五一大道长3300米,一辆的士和一辆公共汽车同时从五一广场和火车站相对开出,的士平均每分钟行驶650米,公共汽车平均每分钟行驶450米。的士开出2分钟后,遇到红灯停了一分钟,经过3分钟,两车一共行驶多少米?
(二)、长沙火车站到五一广场的五一大道长3300米,一辆的士和一辆公共汽车同时从五一广场和火车站相对开出,的士平均每分钟行驶650米,公共汽车平均每分钟行驶450米。的士因上客,等公共汽车开出后1分钟,的士才开出,再过2分钟,两车一共行驶多少米?
要求:只列式不计算。男同学解答第一题,女同学解答第二题,做完了可做对方的题,比一比哪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六、改编应用题。
今天同学们学会了解答相对而行求总路程的各种应用题。(出示例题)
如果要将例题改成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怎样改?如果要改成求速度,求小汽车的速度或大货车的速度,又要怎样改?分小组互相说一说。指名改编。
这几种应用题怎样解答,留给同学们回家思考。
评:教学进入“开放发展题”环节,课堂气氛热烈起来。这时,由于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余地,儿童的思维也明显活跃。邓老师设计的有关五一大道的实际问题,辅以电脑场景演示,一下子就建立了“问题情景”。邓老师问:“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的开放式提问,使学生欲言不止……又问“在现实生活中,经过3分钟两车一定能相遇吗?”学生回答了好几种可能:如汽车有可能遇到红灯;可能出车祸;公共汽车要停站;堵车;的士要接客;两车出发的时间不一定同时等等,体现了学生思维创新开放的特点。老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变式题与改编问题的策略评价教学。构建了“问题情景——数学建模—— 成评价与运用”教学过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梯形的面积》
一、解析教材内涵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前两节一样,教材先通过小轿车车窗玻璃是梯形的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要求又有提高,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里仍然要运用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方法,但是从教材中学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与途径多了,可以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摆的方法;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
(1)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
(3)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还可以:从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将梯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
策略与方法: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3)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 复习导入
1、单元知识梳理,揭示转化思想
师:同学们,我们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那谁来说说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2、导入主题
师:我们都是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研究面积。看来转化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个方法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三、利用转化,实践探究 1、初步的想法,互受启发
师:同学们来看,这是一个梯形。现在呀,就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利用转化的方法知道梯形的面积怎样来计算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知。
师:大家这样一说,我们的思路就打开了。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同学们没有说到。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学习提纲深入地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借助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填写学习单,小组进行交流。
3、交流反馈(学生拿学具到实物展台汇报,教师拿事先预设的大教具评价,记录)
预设:代表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
s=(a+b)×h÷2
代表2: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另一个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
=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
=ah÷2+bh÷2
代表3:我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而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梯形的上底),三角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ah+(b-a)h÷2
代表4:把梯形上下对折,沿着折痕剪开成两部分,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2,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
(a+b) ×(h÷2)
4、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用字母式表示了出来。大家来看:教师将以上的公式整理成统一的公式。
5、找联系,字母归一
师:看来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总结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四、课堂练习,知识巩固 学生练习本打8个格子,训练小组长批改。
1、口答:列式计算。(梯形图形3道)
2、解决问题 (梯形大坝)
3、车玻璃贴膜。(4个条件)快速列式?今后要选择需要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4、篱笆问题 (书中课后练习)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在本子上列出算式,自批。
靠墙边围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课件出示:闪3条边,闪上下边。为什么是3条边?
五、课堂反馈,作业预留
1、基本练习数学书90页第1题
2、解决问题:90页第2题、124页
3、变式练习:97页第1题。
4、阅读作业:①、还有哪些方法?②、阅读数学书。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方法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3×5=15 3×6=18
3×7=21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
143545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 数学, 教师,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