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推荐文章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
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1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本P7的“问题”(学生画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对照大家画的图,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把0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即用一直线上的点把正数、负数、0都表示出来,也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数轴.
【点拨】(1)引导学生学会画数轴.
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左边为负方向).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据情况而定).
第四步:拿出教学温度计,由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数轴的结构是否有共同之处.
对比思考原点相当于什么;正方向与什么一致;单位长度又是什么?
(2)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可以来试着定义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做一做学生自己练习画出数轴.
试一试你能利用你自己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4,1.5,-3,-2,0吗?
讨论若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又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
小结整数在数轴上都能找到点表示吗?分数呢?
可见,所有的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都在原点的左边,都在原点的右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例2】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4,1.5,-3,-,0.
【例3】下列语句:
①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线;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例4】在数轴上表示-2和1,并根据数轴指出所有大于-2而小于1的整数.
【例5】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0cm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有()
A.1998个或1999个B.1999个或2000个
C.2000个或2001个D.2001个或2002个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数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的内在联系,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想.大家要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画出数轴.提醒大家,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相关点来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规定了、、的直线叫做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从用上的点来表示.
2.P从数轴上原点开始,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5个单位长度,此时P点所表示的数是.
3.把数轴上表示2的点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
A.7B.-3
C.7或-3D.不能确定
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A.正数B.负数
C.不是负数D.不是正数
5.数轴上表示5和-5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但它们分别表示.
提升能力
6.与原点距离为3.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2个,它们分别是和.
7.画出一条数轴,并把下列数表示在数轴上:
+2,-3,0.5,0,-4.5,4,3.
开放探究
8.在数轴上与-1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个,为;长为3个单位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个整数点.
9.下列四个数中,在-2到0之间的数是()
A.-1B.1C.-3D.3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2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位置关系.
2.给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教学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双重符号简化的规律.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面对大家,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
交流如果向前走为正,那向前走5步与向后走5步分别记作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观察下列数:6和-6,2和-2,7和-7,和-,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
想一想(1)上述各对数有什么特点?
(2)表示这四对数的点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
(3)你能够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n组数吗?
观察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是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即:我们把a的相反数记为-a,并且规定0的相反数就是零.
总结在正数前面添上一个“-”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是一个负数;把负数前的“-”号去掉,就得到这个负数的相反数,是一个正数.
2.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是原数的相反数.如-(+5)=-5,表示+5的相反数为-5;-(-5)=5,表示-5的相反数是5;-0=0,表示0的相反数是0.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填空
(1)-5.8是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3),a的相反数是;a-b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
(2)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例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②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点一定在原点的两边;③所有的有理数都有相反数;④相反数是符号相反的两个点.
A.1个B.2个C.3个D.4个
【例3】化简下列各符号:
(1)-[-(-2)];(2)+{-[-(+5)]};
(3)-{-{-…-(-6)}…}(共n个负号).
【归纳】化简的规律是:有偶数个负号,结果为正;有奇数个负号,结果为负.
【例4】数轴上A点表示+4,B、C两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且C到A的距离为2,则点B和点C各对应什么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归纳】(1)相反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
(3)符号的化简.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判断题
(1)-3是相反数.()
(2)-7和7是相反数.()
(3)-a的相反数是a,它们互为相反数.()
(4)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把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0,4.5,-2.5,3
3.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A.正数B.正数或0
C.负数D.负数或0
4.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小,这个数是()
A.正数B.负数
C.非负数D.非正数
5.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4,则这两个数是.
提升能力
6.若a与a-2互为相反数,则a的相反数是.
7.已知有理数m、-3、n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将m、-3、n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这6个数用“<”连接起来.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四、拓展:
合作解决第4页“动脑筋”
1.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
2.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练习:
P5练习题。
六、小结:
通过体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第5页习题1.1A组。
选作B组题。
后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4
教学目标
1.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会用数轴确定解决。
2.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这一重要思想方法。
3.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解决由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教学难点
学生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己探究。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分别解不等式x+4>3。。
2.将1中各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3.说一说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
4.讨论交流,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新课
1.解不等式组的概念。
2.例1:解不等式组:
教师讲解,提醒学生注意防止出现符号错误和运算错误。注意“<”和“”在数轴表示时的差别。
3.例2:解不等式组:
学生解出不等式(1)、(2)。并把解集表示在同一数轴上。讨论:本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
4.例3:解不等式组:
解出不等式(1)、(2)。并把解集表示在同一数轴上。
讨论:本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空集)
说明:本题可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空集”。简单介绍“空集”。
5.思考:
(1)说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①②③④
(2)讨论(1)中有什么规律?
三、练习
1.P8练习题。
2.如果a>b,说说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①②③
3.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a。
那么a____3(填“>”“<”“≤”或“≥”)
四、小结。
说一说怎样解不等式组?
五、作业。
习题1.2A组题
选作B组题。后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5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问题。
2.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化理论。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难点
1.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
2.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
某公园售出一次性使用门票,每张10元。为吸引更多游客,新近推出购买“个人年票”的售票方法。年票分A、B两类。A类年票每张100元,持票者每次进入公园无需再购买门票。B类年票每张50元,持票者进入公园时需再购买每次2元的门票。你能知道某游客一年中进入该公园至少超过多少次,购买A类年票最合算吗?
二、建立模形。
1.分析题意回答:
①游客购买门票,有几种选取择方式?
②设某游客选取择了某种门票,一年进入该公园x次,门票支出是多少?
③买A类年票最合算,应满足什么关系?
2.讨论交流,列出不等式组。
3.解不等式组,说出问题的答案。
三、应用。
学生讨论、交流。
1.什么情况下,购买每次10元的门票最合算。
2.什么情况下,购买B类年票最合算?
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且考虑问题要全面。
四、练习。
某校安排寄宿时,如果每项间宿舍住7人,那么有1间虽有人住,但没住满。如果每间宿舍住4人,那么有100名学生住不下。问该校有多少寄宿生?有多少间宿舍?
(提示学生找到本题中的两个不等关系。学生人数,宿舍间数都为整数。解本题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五、小结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讨论、交流,指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