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方便大家学习。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篇1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高三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我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以下几点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依然不可忽视,自我小结如下:
一、不可忽视课本。
对于一个没有高考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如何尽快地进入角色,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深入了解高考,解答大量的高考题,了解哪些是重点。首先,我仔细地研究了近年数学高考试题,在试卷内容上变化不大,重点难点也较稳定,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题型,或是让我们意料不到的题。但是,他们都不脱离课本的'基本知识。而且基本知识考查分数占到70%以上。其次,关注教材和新大纲的变化也很重要。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
二、不可忽视"双基"。
从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开始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判断错误。然而,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也只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在一些难题中思路清晰,充分发挥解题能力,取得高分;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很多学生考试结束后就这样感叹:不是做不来,是不粗心了。我却不这么认为。往往基本知识出现了错误,主要原因还是在平时练习中不注重细节,没有严格的答题步骤,甚至很多学生做题只是看题,感觉做的来就不管他了,没有认真的去完成基本格式及其步骤。以至于考试时,时间、准确度、书写格式等均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而导致丢分。
三、不可忽视《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研究《考试说明》可以同时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以加深对它的理解,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大纲》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大纲》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大纲》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大纲》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大纲》,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
四、反思教学
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让学生重复的练习,防止范相同的错误。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一模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我还时常在每次月考后,找一些考试成绩变化大的学生交流下学习问题,找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正学习方法。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篇2
20____年我有幸担任了高三(4)班和高三(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高考的检测,结果不近人意,感触很多。
高三数学文科在张丽英老师的带领下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学习2008年高考教学大纲、高考考试说明,确定了围绕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基础知识为主线进行教学,重点班以中高档题为主,平行班以基础题为主的战略思想。同时抓集体备课,讲课,对每周一的集体备课、讲课都认真准备,一次一个人作中心发言,其他老师作补充,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集体讨论,最后由张丽英老师总结。我们在资料的征订、测试题的命题、改卷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学生容易错误地方时常交流。我觉得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作氛围,这是很不容易的。
事实上,在这一年里,我也在不断反思、探索,寻觅一条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成功之路。事实求是的说,开始接手的时候,前两年已经有几位优秀的教师被学生从心理上认可了。而现在首先要让学生接受你——一个年青教师。通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他们喜欢挑我的刺来和以前的老师的长处来比较,但是,我觉得这是学生的正常的反映,另一方面来说,这是对我的一种挑战,虽然不知道胜负如何,但是这种挑战可以使我的教学水平等各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我要让他们尽快接纳我,因为还不到一年就要高考了。
我花了几节课给同学们讲一些人际交往,数学史,数学中的游戏,数学的重要性等逐渐拉近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课后逐个找同学了解一些基本情况。由于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所以一些问题我就在以后的课堂之间逐渐磨合了。在一段时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几点问题:
1、很多问题都要靠我讲他们听,我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同学们不善于挤时间,独立动手能力比较差,稍微变个题型就不知所措,问其原因,回答不会,做题没思路,一没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时做题少,很多题型没有见过,以致于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做起题来有困难。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些该记忆的公式没有记住、该理解的概念没有理解,尤其是立体几何基本问题的求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等,导致做题时不知该用哪个公式,还得去翻书。
3、上课听课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学都说,课堂上我讲的东西极大部分能听懂,但一到自已做题就不会。其实这部分同学听懂的只是对某一道题表面上的东西,其实质的东西,它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没有融入到其大脑中,不会举一反三,没有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思维没有得到升华,课下又不巩固复习,导致讲过的题型仍然不会做。
4、现在有少数学生比较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问题他知道思路后,就只知道说不动手,数学课桌子上不准备草稿纸,以致于每次考试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对于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借用了以下的一些基本办法:
1、关爱学生,激起学习激情。我知道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
2、每天除了把资料书的作业做完后还做3道典型的高考题,当天批改,对没有完成作业进行批评教育直到其改进为止。
3、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一些重点知识、一些性质进行不定时的测验,及时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
4、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课前尽量认真备课,把可能遇见的情况逐一解决,并时常练一些题同时归纳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和所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我尽量把一些解题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基本技巧,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植法,极值法等教给他们,既使他们不能立刻学会,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把方法融入解题当中了。
5、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6、认真分析数学临界内的临界生和临界外的临界生的学习数学的状态。比如说每次测试都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应建议他们课后可做一些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一些数学“学困生”,鼓励他们多问问题,多思考。
采用低起点,先享受一下成功,然后不断深入提高,以致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进步和提高。
大家都知道,以上的都是每位高中教师的常用的方法。但是说与做完全是两回事。我觉得这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我们常说学生需要住承受失败之痛,实际上,往往我们年轻教师更需要不怕失败,勇于向前的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觉得我应该还注意很多。
1、在高一开始,我们就不能松懈,扎扎实实的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牢。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不然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由于时间安排偏紧,急于赶进度,试图挤出更多时间进行解题训练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基础不实,知识点覆盖面小,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的大问题。
2、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尽可能的清楚。对于每个目标,应该分解在每一节课的内容之中,便能力目标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可操作的“实体”。
3、注意将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分开,不要认为只要多做题目,数学思想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我们应该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自然数的一次函数时,就讲清楚其几何意义是点(n,an)在一条直线上,公差d为此直线的斜率,隐含在等差数列中的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就体现了出来。同样,在解题训练中,隐含在解题方法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应该有效地加以揭示,注意例题教学作用的发挥。讲题目不要贪多求难,多归纳题型(如阅读理解题,信息迁移题、探索题、应用题等),揭示规律(如寻求最佳解法、对问题进行引伸、转换、概括、抽象、发现新结论),解后反思,举一反三。以练代讲,以讲代练都是不可取的。
4、努力研究高考的基本规律,高考试题的特点、历届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对高三复习的导向作用。努力研究学生参加高考的心理、生理变化规律。防止到临考前和考试时学生找不到解题感觉,进入不了状态,直接影响了考试水平的发挥。高三数学复习若于次循环尤为重要,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想把知识一步讲到位,把复习难度一直提高到高考试题难度是不可取的,结果往往出现高考题型教师讲过,但多数学生仍做不出的现象。我觉得我研究高考数学课堂复习模式不够,缺少创新。以后还应该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教学,我更加清楚教学相长的意义,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篇3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我在目标设置时,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主,力争引导他们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一、教学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我将问题抛出,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以问题为载体,尝试着合作,交流。但在这节课上,由于学生知识遗忘,教师提示过多,学生活动不够积极,这一点没达到预期目标。
二、使用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篇4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高三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我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以下几点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依然不可忽视,自我小结如下:
一、不可忽视课本。
对于一个没有高考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如何尽快地进入角色,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深入了解高考,解答大量的高考题,了解哪些是重点。首先,我仔细地研究了近年数学高考试题,在试卷内容上变化不大,重点难点也较稳定,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题型,或是让我们意料不到的题。但是,他们都不脱离课本的基本知识。而且基本知识考查分数占到70%以上。其次,关注教材和新大纲的变化也很重要。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
二、不可忽视"双基"。
从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开始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判断错误。然而,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也只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在一些难题中思路清晰,充分发挥解题能力,取得高分;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很多学生考试结束后就这样感叹:不是做不来,是不粗心了。我却不这么认为。往往基本知识出现了错误,主要原因还是在平时练习中不注重细节,没有严格的答题步骤,甚至很多学生做题只是看题,感觉做的来就不管他了,没有认真的去完成基本格式及其步骤。以至于考试时,时间、准确度、书写格式等均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而导致丢分。
三、不可忽视《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研究《考试说明》可以同时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以加深对它的理解,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大纲》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大纲》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大纲》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大纲》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大纲》,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
四、反思教学
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让学生重复的练习,防止范相同的错误。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一模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我还时常在每次月考后,找一些考试成绩变化大的学生交流下学习问题,找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正学习方法。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篇5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高三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我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以下几点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依然不可忽视,自我小结如下:
一、不可忽视课本。
对于一个没有高考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如何尽快地进入角色,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深入了解高考,解答大量的高考题,了解哪些是重点。首先,我仔细地研究了近年数学高考试题,在试卷内容上变化不大,重点难点也较稳定,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题型,或是让我们意料不到的题。但是,他们都不脱离课本的基本知识。而且基本知识考查分数占到70%以上。其次,关注教材和新大纲的变化也很重要。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
二、不可忽视"双基"。
从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开始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判断错误。然而,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也只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在一些难题中思路清晰,充分发挥解题能力,取得高分;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很多学生考试结束后就这样感叹:不是做不来,是不粗心了。我却不这么认为。往往基本知识出现了错误,主要原因还是在平时练习中不注重细节,没有严格的答题步骤,甚至很多学生做题只是看题,感觉做的来就不管他了,没有认真的去完成基本格式及其步骤。以至于考试时,时间、准确度、书写格式等均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而导致丢分。
三、不可忽视《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研究《考试说明》可以同时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以加深对它的理解,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大纲》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大纲》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大纲》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大纲》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大纲》,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
四、反思教学
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让学生重复的练习,防止范相同的错误。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一模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我还时常在每次月考后,找一些考试成绩变化大的学生交流下学习问题,找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正学习方法。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篇6
在一段时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几点问题:
1、很多问题都要靠我讲他们听,我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同学们不善于挤时间,独立动手能力比较差,稍微变个题型就不知所措,问其原因,回答不会,做题没思路,一没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时做题少,很多题型没有见过,以致于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做起题来有困难。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些该记忆的公式没有记住、该理解的概念没有理解,尤其是立体几何基本问题的求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等,导致做题时不知该用哪个公式,还得去翻书。
3、上课听课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学都说,课堂上我讲的东西极大部分能听懂,但一到自已做题就不会。其实这部分同学听懂的只是对某一道题表面上的东西,其实质的东西,它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没有融入到其大脑中,不会举一反三,没有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思维没有得到升华,课下又不巩固复习,导致讲过的题型仍然不会做。
4、现在有少数学生比较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问题他知道思路后,就只知道说不动手,数学课桌子上不准备草稿纸,以致于每次考试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范例篇7
对高中三年的数学教学,特别是高三一年来的复习迎考工作,我们付出了,拼搏了,换来了成绩与我们的付出等价吗?得与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探索,希望寻觅一条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的成功之路,用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来指导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前面的总结也写了一些东西。这里主要想谈谈数学的解题反思:
联系当前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实际,无论是在第一轮知识方法系统的重新构建,还是在第二轮的专题强化训练中,解题教学无疑占据着“半壁江山”。各种训练题、模拟题层出不穷,铺天盖地,特别是最后一个多月,考试甚至成为不少学生每天殚精竭虑、疲于奔命的主流生活,也成为一些教师手中提升学生应考能力的法宝。但是,“题海无边,何处是岸?”学生“题海挣扎”的结果又如何?面对一些学生一次次在同一个坎上跌倒,一次次在同一个“陷阱”里失足,一次次在同一个岔路口徘徊……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深思?
高三数学复习课,基本的模式是学生练后,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呈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却不甚明白,提不起精神。我在最后的那个月的一些测试以后和一些同学交流,问他们是否懂得从试卷中反思,然后提高。而事实上解题反思是大多数同学的弱项,不知反思,不知如何反思,不知反思什么是很多同学的共同点。已经折射出了解题教学中的重大失误。
直面高三的现实,大量解题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是教师在解题教学中教了什么?引导了什么?培养了什么?有什么得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探究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什么抵达不了的困惑?……这些都是需要共同反思的。因此,在高三的复习备考进程中,我觉得解题反思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和环节。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曹凤山老师文章“数学解题——想说爱你不容易”他里面介绍解题反思的原则则可简略地概括为“行后三思”。
一思“对”——回顾解题过程:策略是否可取?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样做正确吗?(或完备吗?)这样做的关键是什么?
二思“优”——审视解题过程:方法能否更佳?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会这样做了,但这样做感觉如何?我还能怎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三思“通”——变换题设或结论:规律能否推广?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变更题设,结论又怎样?如果题设一定,结论能否更趋一般?通过探究通性寻找通法。
如何让学生在长期的解题中坚持做好解题反思,坚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一、建立档案以备反思。
将平时训练题中、考试题中自己做错的问题(尤其是非计算失误所致的错误)集中记载下来,包括原始的错误过程与方法,第一次更正的过程与方法,归类整理,留下空白,以备日后反思。如果下次不再失误便是收获,如果下次继续失误则应高度警惕,深刻反思前次有什么反思不到位之处。
二、典型问题重点反思。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反思不可能面面俱到,抓住典型就抓住了重点,对于典型问题的反思要求要深刻、全面。比如“数列”一章中数列的通项与求和就是两个典型问题,数列与函数、数列与不等式就是两个综合运用的典型,对于它们的基本方法必须掌握牢固,对于它们串联起来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必须网络化,结构化切忌零碎、孤立,对于它们的综合运用必须做到举一反三。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自己做得怎样?
三、疑难问题反复反思。
疑难问题的消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该是一个反复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构。比如概念、性质中的疑点、难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会经常碰到也可能经常出现失误,要经过多次的反思,一次次加深理解,最终达到根深蒂固。
在高三复习备考大量解题的实际中,解题反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建立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的积累才能真正垒起应有的高度与厚度,它胜过一切机械的重复。否则机械地被动地解题,容易陷入“题海”战术的深渊。一句话概括:解题反思是高三复习备考中要把握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