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教案 > 四年级 >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晓芬0分享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

教学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已经注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知识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发现课堂容量非常大,学生学得不扎实。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了调整,在一节课内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懂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2、能力目标:

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

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学角的概念.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__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本节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口答,判断选择,实际操作等),围绕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点,达到巩固和运用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用迁移的方法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掌握估算方法,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

2、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最优化的方法,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情景灵活选择最优化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售房信息

滨湖花园有两室一厅住房一套,面积86m2,售价894元/m2

师:想买这套房子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够?怎么解决?

生:86894

师:你打算怎样算呢?

生1:直接计算。

生2:估算。

课件出示:下面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直接计算更方便呢?

A、 我在准备房款的时候

B、 房主在收房款的时候

师:是的,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只需要一个大概的结果,这就需要估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来研究果园里的估算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桃园里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千克,桃园里大约一共能收桃多少千克?

列式:64748

2.独立估算,汇报估算方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生1:把647看做600,把48看做50,60050=30000,所以6474830000

生2:把647看做650,把48看做50,65050=32500,所以6474832500

3.你喜欢哪种估算方法,用简短的话概括喜欢的理由。

生1:第一种好算 生2:第二种接近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

4.即时练习:① 4471932024 21878

②用估算的方法判断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数

68948 19623

③用估算的方法判断58538的积应该是( )

A、2230 B、22230

5.45496怎样估算呢?

① 、独立思考后估算。

② 、汇报估算方法。

生1:把45看作50,把496看作500,50500=25000,所以4549625000.

生2:把45看作40,把496看作500,40500=20000,所以4549620000.

生3:把496看作500,45500=22500,所以4549622500.

③ 、小组讨论:分析三种估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④ 、全班汇报。

第一种:都估大了,优点是好算,缺点是离准确值较远。

第二种: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离准确值近,又好算。

第三种:优点是接近准确值,缺点是不好算。

6.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在这个算式中选择任何一种估算方法都可以,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选择任何一种方法也可以呢?

三、巩固应用

1.售房问题该怎样估算呢?(估大)

2.四年级同学乘车去秋游,车票和门票为49元/人,104人一共大约要多少元?

买票的问题又该怎样估算呢?(估大)

3.全球最大的海盗船位于我国大连,该船拥有102人的超大载客量,全天只能运行22次,在没有其他旅客的情况下,我校20__名学生一天之内是否都能玩一把?(估小)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课本P49 一P50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

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内容。

2 、电脑课件出示口算题:23X20 = 42X30 =

3 、课件接着出示估算题:

23 X 19 = 42 X 29 =

23 X 21 = 42 X 31 =

4 、笔算下面各题。

1 6 4 3 3 8 65

X 2 1 X 1 5 X 4 4 X 34

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请四位学生上台板演,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5 、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二)、讲授新课。

1 、课件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 小时,火车1 小时约行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提问: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你能解决吗?

3 、独立列式:145 x12 =

师: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没有0 .· · … )提问: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4 、经历计算过程。

( l )请学生估一估145 xlZ 的大致范围。估算一:把145 看成150

15Ox1O 得1500

15Ox2 得300

1500 + 300 = 1800

145 < 150 所以结果应比1800 米少一些。估算二:把12 看成10 。

145XIO = 1450

12 > 10 ,所以结果应比1450 米大。

( 2 )笔算。你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现在请你们尝试列竖式计算

145X12 。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① 学生独立尝试笔算,教师巡视课堂,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高的同学,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② 反馈计算结果,要求学生回答:

先算什么?(先算145 x2 )

再算什么?(再算145 xlo )

最后算什么?( 2 个145 与10 个145 的和)

注意什么?(两部分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学生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 1 )、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与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 2 )、全班交流,汇总方法

( 3 )、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应说以下几点:( 1 )、数位对齐;( 2 )先算2 火145 ( 3 )再算1 x 145 ( 10 X 145

) ; ( 4 )、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

板书:145x12 = _千米

1 45

X 12

2 90

1 45

1 7 40

师: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生: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④ 对照自己的估算结果,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是合乎实际,以提高学生

估算的真确性。

(三)、巩固练习

l 、课本49 页“做一做”

这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练习,要求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以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方法。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后,各自用计算器自行检验。2 、练习七第3 题。

164X32 = 54X145 = 254X36 =

2 1 7 X 83 = 43 X 139 = 328X25 =

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关键:

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⑴13500000元=()。

A、135元B、1350元C、1350万D、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

A、1B、2C、3D、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B、十万C、千万D、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A、207375B、2070375C、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A、19998B、20003C、2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900亿吨810000千克=81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

(3000000)+(800000)+(9)=3800009

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

作业:认真复习,明天考试。

课后追记。

人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386+179=825-138=26×39=312÷8=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26×39=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

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

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这节课之间就用过。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并采用学生间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解决用计算器计算时会遇到的按错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1.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2034-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2)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34-152=1882)

(3)师:实际上是这样的(课件出示:2034-1368÷9=2034-152=1882)。这道两步计算的题目,用一般的计算器计算,就必须先记住这个除法的结果,有没有好办法?

2.用“M+”“MR”和“MC”键

(1)师:一般的计算器上都有“M+”和“MR”这两个键,有的计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个键“MRC”。有了“M+”和“MR”这两个键我们就不用记住中间的结果了。怎么用呢?

(2)师:先按“1368÷9=”,屏幕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1882,然后按下“M+”,计算器就会把“1882”这个结果存储下来,然后输入“2034-”,再按“MR”或“MRC”,就把刚才存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提取出来了,最后按“=”,就能显示出最终结果。

(3)师:自己试一下。(学生用这种方法尝试)

(4)练习:672÷(139-115)37×12+46×9

师:计算新题前,先按“MC”清除存储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用计算器计算也要注意运算顺序。通过介绍“M+”和“MR”的用法,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计算。】

(三)计算比赛,合理使用计算器

1.课件出示:

128+28445×7728÷42345514-0

师:大家会用计算器了吗?我们进行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2.订正结果。

3.师:有的同学还在按计算器呢,你就算完了,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后两道题不用按计算器,口算就可以了)

师:大家同意吗?看来,不是我们学习用计算器,所有的题就都用计算器,而是要用到改用的时候。

【设计意图:采用计算比赛的形式,并在题目中设计了两道口算就能得出结果的题目,使学生感悟什么时候用计算器计算,学会合理使用计算器。】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一)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师: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计算器没有显示出完整的结果

3.师:结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出的会不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屏幕显示不下了)

4.师:计算器帮我了我们了,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怎么办?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1.化繁为简

(1)师:这道题中,两个因数位数太多了,数太大,怎么办?(把数变小)

(2)师:真好,我们可以把数变小,算一算,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可以从几开始?

2.探寻规律

(1)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师:可以从1×1开始,自己算一算

(2)订正答案。1×1用计算器吗?(课件出示答案)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3)师:回头看一看,发现什么规律?(从1开始,因数有几位就写到几,再倒过来写到1)

(4)师:这道题等于几?(12345678987654321)

3.小结

师:刚才我们用计算器算不出结果,为什么?(数太大了,位数太多)我们怎么解决的?(把数变小了,找规律)

师:数太大,我们先把它变小,变容易了,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难题。

4.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9999×2=9999×5=9999×3=9999×7=9999×4=9999×9=

【设计意图:当计算的数目很大时,计算器也显示不出结果,此时,可以把大数转化成较小的数,找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并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28页第3题

3.做一做第2题

4.教材第28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84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