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宋词鉴赏-《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恒锐 1172分享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是南宋词人杨万里的词作。这首小令描写的是七月十三夜里赏月的情景,语言明白如话,协警含蓄有致。上片细心地描绘出月光照到万花川谷,而因为竹林的阻挡没有照到书房诚斋;下片写月光如玉,并满怀希望地认为再过两天的月色会更好。纯用白描手法,艺术技巧纯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的宋词及诗词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宋代: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

  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张子野词》入“仙吕宫”。双调四十五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以入声韵为宜。两结句皆上一、下四句法。连用多数仄声收脚而又杂有特殊句式组成的短调小令,常是显示拗峭挺劲的声情,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

  诚斋:杨万里书房的名字。

  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在吉水之东,作者居宅之上方。

  修竹:长长的竹子。

  奇绝:奇妙非常。

  鉴赏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读完这两句,人们自然地要问:既然“诚斋”与“万花川谷”相去不远,何以月光照到了“万花川谷”,作者的书房里不见月光呢?紧接着两句“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过对照描写,用“未到”和“先到”点明,此时诚斋仍处在朦胧暗影之中,而“万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写“万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这样,词的结尾两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个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平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杨万里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诚斋体”在当时也颇有影响。本词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新鲜,生活气息浓郁,说明他的词风一如他的诗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杨万里辞官归乡以后,词前小序点明词创作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夜”,地点是作者书房旁的“万花川谷”,全词的中心是“望月”。


相关文章:

1.《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鉴赏

2.少儿宋词及诗词鉴赏-《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

3.《青玉案·元夕》译文注释及赏析

4.《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译文注释及赏析

5.《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鉴赏

    热门标签

    77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