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为什么可以被吹灭 原因是什么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有动物油脂制造。可燃烧发出光亮。此外,蜡烛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生日宴会、宗教节日、集体哀悼、红白喜事等活动中也有重要用途,生活中有的人好奇为什么蜡烛可以被吹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蜡烛可以被吹灭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
蜡烛可以被吹灭的原因
从物理角度看,蜡烛被吹灭的原因是火要想维持,需要一定的温度,也即产生的热量要大过消耗的热量。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所以烧柴火时,像蜡烛那么大的火苗绝对维持不住的。Btw,有人类学家说过,一般木柴能够维持住的火至少要在1米的数量级上,所以个体远小于1米的生物极难学会掌控火,所以像蚂蚁什么的要产生文明是非常不可能的……
但是蜡烛是很神奇的东西,其核心就是蜡烛芯。去掉芯的话决然点不着。烛芯的作用就是使一小部分液体的蜡吸上去在半空中挥发然后燃烧,增加了燃烧量和产热量,所以能够维持住。一口气把挥发的蜡吹走当然是不行的。
至于温度,别忘了火是一种等离子体,其物理性质仍然接近于气体,一口气过去等于是用空气取代了火苗,温度就成了空气的温度。Again,假如你吹的是柴火,柴火的主要燃烧者是木头本身,立刻就把空气热起来了(再说柴火的火要大得多)。可是蜡烛的主要燃烧者是挥发的蜡,这么一吹如同釜底抽薪,既降了温又断绝热量来源,不灭才怪。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物质必须有可燃性;二是物质要与氧气充分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蜡烛正常燃烧时,放出热量,使温度维持在蜡烛的着火点温度之上(这一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而吹蜡烛时,由于火焰周围的空气流动,使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从而使蜡烛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因此蜡烛熄灭。
蜡烛的性质组成
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C25H52),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软度,具体添加要视生产什么种类的蜡烛而定。
易熔化,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受热熔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可闻石蜡特有气味。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状,有轻微气味。
蜡烛燃烧的原理
我们看到的蜡烛燃烧并不是石蜡固体的燃烧,而是点火装置将棉芯点燃,放出的热量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蜡蒸气,石蜡蒸气是可燃的。
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火焰最明亮,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变黑。
在吹灭蜡烛的一瞬间,可以看到一缕白烟,用燃烧的火柴去点这缕白烟,可以使蜡烛复燃,所以可以证明所冒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所产生的固体微小颗粒。
蜡烛燃烧时,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学表达式:C25H52+O2→(点燃)CO2+H2O。在氧气瓶中燃烧现象为火焰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出现。
简单的证明实验:
点燃蜡烛,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5分后迅速倒转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
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