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泥鳅要吐泡 吐泡的原因是什么
泥鳅生活的小河或是水沟里,水面上常常会冒出许多气泡。假如把许多的泥鳅放在水桶里去,时间稍久以后夜是会有气泡的,那么为什么泥鳅要吐气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泥鳅要吐泡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
泥鳅要吐泡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泥鳅是一种体形扁而且长的鱼,它平时同其它的鱼类是一样的,同样是用鳃进行呼吸的。但是,每当水中的氧气不足够时,假如仍然是用鳃来呼吸,就无法满足生活中的需要,此时,它能冲出水然后由口直接吸进空气,并暂时用肠子作为呼吸的器官,用它来代替鳃从而进行呼吸。
说来有些奇怪,鱼怎幺能够用肠子呼吸呢?因为,泥鳅的肠子,并不像一般鱼的肠子那样在肚子中绕来绕去的,缠上10圈或8圈;它的肠子是将食道与肛门连接在一起的,成为一条直管,并且薄得像肠衣一样透明,上面满是毛细血管。这一条又细又短的肠子,既有消化食物的功能,也起顶替鳃从而进行呼吸的一种作用。
每当泥鳅感到水中缺氧的时候,就会不停地把嘴冒出水面来,狠狠地咽下一口空气,之后,马上钻到水底。空气被吞到肠子中之后,肠壁上的血管就吸取了空气中的氧气,余下的气体与血液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就像“放屁”一样从肛门排入水里。此时,水面上就会冒出许多的气泡。水中的氧气越少,泥鳅呼吸空气的次数也就越多,要不然就活不下去了,根据计算,在无氧的水里,它们每个小时需要到水面上吞取空气达70次,以便维持自己的生命。
泥鳅的生活习性
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泥鳅的形态特征
须5对,最长口须后伸到达或稍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肛门靠近臀鳍。
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泥鳅背鳍无硬刺,不分支鳍条为3根,分支鳍条为8根,共11根。背鳍与腹鳍相对,但起点在腹鳍之前,约在前鳃盖骨的后缘和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距腹鳍较远,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基部中后方,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呈圆形。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显著的黑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