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是不是独一无二的

木青 1172分享

  我们人类现在探险到的也就是太阳系。那除了太阳系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系是跟太阳系是一样的呢?

  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吗

  自从1992年以来,天文学家已经甄别出了280颗太阳系外行星。它们多数不像我们的地球,不过这并不奇怪,其实是由目前探测技术的局限性造成的:行星绕恒星转时,恒星也要绕着它们共同的质心转动。当然,一般来说由于恒星和行星的质量悬殊,恒星转动的幅度非常小。于是在我们看来,恒星就会发生周期性的“摆动”。目前,多数情况下天文学家就是通过观察恒星的摆动来推测行星的存在的;但行星越小,恒星的摆动就越轻微,假如行星像地球那么轻,那恒星的摆动几乎难以探测。

  目前发现的大多数太阳系外行星都是像木星或者海王星那样的气态巨行星,不同点是,它们离自己的“太阳”很近,只相当于日地之间的距离。离母恒星距离更远的行星目前还没被发现,因为这类行星需要10多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周期,而采用上述办法很少能坚持观测这么长时间。

  根据标准的太阳系形成理论,气态巨行星不应该在那么靠近恒星的位置出现,因为恒星的辐射会阻止较大岩石质核的形成(参见谜一)。不过有一点或许能解开这一谜团:尽管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都近似圆形,但这些太阳系外巨行星的轨道却是高度扁平的椭圆形,这说明大多数行星系统看来都有过比太阳系更加动荡的历史,一些当初距离比较远的巨行星,为了竞争生存空间,或许曾经把对手挤进一些更近、更奇特的轨道。

  有很多证据表明,岩石质行星比我们最初设想的要普遍得多。2008年美国宇航局利用空间望远镜发现,在年轻恒星周围,岩石质行星的形成率可达20%到60%。

  即使岩石质行星这么普遍,但要在其上发现生命的前景却没那么乐观。天文学家对围绕老年恒星的尘埃云的观测表明,在10个恒星系统中,有9个看起来比我们的太阳系有着更多的尘埃,有些甚至是太阳系的20倍还多,这些尘埃很可能是彗星碰撞留下的。从地球上的经验我们知道,行星过于频繁地受到彗星碰撞,对生命的生存是十分不利的。

  我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些重量级“巨人”的把守:遥远巨行星,尤其是木星的引力,在彗星侵入到内太阳系之前就改变它们的轨道,从而把它们驱逐出去。

  要判断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否唯一,既需要找到地球大小的太阳系外行星,又要找到离开母恒星更远的巨行星,因为这正是太阳系的两个特点。但目前这两个问题都没解决,所以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好回答。

  拓展

  一般来说,如果太阳系从太阳开始到冥王星轨道,它的半径达到60多亿公里,那么太阳系的直径应该是120亿公里,120亿公里的空间应该够大了吧,应该是太阳系的尽头了吧,可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天文学家对太阳系的进一步探索,最后人们发现,太阳系的边界远不止这些,也就是说太阳系的直径远远大于120亿公里,那么冥王星以外的空域里又有什么呢,据观测,在冥王星以外的空域,那里还有一条小行星带,而那里的小行星带比太阳系里面的小行星带规模要大很多,那里有更多的小行星,到那里太阳系的半径又扩大不少,可以达到80到100亿公里之遥,而在那里,在外太空的外围,在这个小行星云带里有不少冰雪和岩石构成的脏雪球,这就是彗星,我们太阳系的短周期彗星就来自这里。

  太阳圈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太阳风传递的最大距离大约在95 天文单位,也就是冥王星轨道的三倍之处.此处是终端震波的边缘,也就是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相互碰撞与冲激之处.太阳风在此处减速、凝聚并且变得更加纷乱,形成一个巨大的卵形结构,也就是所谓的日鞘,外观和表现得像是彗尾,在朝向恒星风的方向向外继续延伸约40 天文单位,但是反方向的尾端则延伸数倍于此距离.太阳圈的外缘是日球层顶,此处是太阳风最后的终止之处,外面即是恒星际空间.

  太阳圈外缘的形状和形式很可能受到与星际物质相互作用的流体动力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在南端占优势的太阳磁场的影响;例如,它形状在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扩展了9个天文单位(大约15亿公里).在日球层顶之外,在大约230天文单位处,存在着弓激波,它是当太阳在银河系中穿行时产生的.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58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