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履道新居二十韵》鉴赏

广顺 1172分享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一字至七字诗

  唐代:白居易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履道新居二十韵

  唐代:白居易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

  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

  篱菊黄金合,窗筠绿玉稠。疑连紫阳洞,似到白蘋洲。

  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

  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果穿闻鸟啄,萍破见鱼游。

  地与尘相远,人将境共幽。泛潭菱点镜,沉浦月生钩。

  厨晓烟孤起,庭寒雨半收。老饥初爱粥,瘦冷早披裘。

  洛下招新隐,秦中忘旧游。辞章留凤阁,班籍寄龙楼。

  病惬官曹静,闲惭俸禄优。琴书中有得,衣食外何求。

  济世才无取,谋身智不周。应须共心语,万事一时休。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相关文章:

1.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

2.钱塘湖春行句子赏析

3.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3篇

4.论白居易的散文

5.白居易人物简介

6.白居易的生平事迹材料

    热门标签

    71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