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欣赏

广顺 1172分享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辞赋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喜爱。其中关于《寄微之》系列的诗歌共有二十三之多,下面欣赏关于他的的这首诗歌之一欣赏。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唐代:白居易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儒风爱敦质,佛理赏玄师。

  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寒销直城路,春到曲江池。

  树暖枝条弱,山晴彩翠奇。峰攒石绿点,柳宛麹尘丝。

  岸草烟铺地,园花雪压枝。早光红照耀,新溜碧逶迤。

  幄幕侵堤布,盘筵占地施。征伶皆绝艺,选伎悉名姬。

  粉黛凝春态,金钿耀水嬉。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

  密坐随欢促,华尊逐胜移。香飘歌袂动,翠落舞钗遗。

  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残席喧哗散,归鞍酩酊骑。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

  紫陌传钟鼓,红尘塞路岐。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

  荏苒星霜换,回环节候催。两衙多请告,三考欲成资。

  运启千年圣,天成万物宜。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锋毫锐若锥。繁张获鸟网,坚守钓鱼坻。

  并受夔龙荐,齐陈晁董词。万言经济略,三策太平基。

  中第争无敌,专场战不疲。辅车排胜阵,掎角搴降旗。

  双阙纷容卫,千僚俨等衰。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既在高科选,还从好爵縻。东垣君谏诤,西邑我驱驰。

  再喜登乌府,多惭侍赤墀。官班分内外,游处遂参差。

  每列鹓鸾序,偏瞻獬豸姿。简威霜凛冽,衣彩绣葳蕤。

  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咿。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

  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下鞲惊燕雀,当道慑狐狸。

  南国人无怨,东台吏不欺。理冤多定国,切谏甚辛毗。

  造次行于是,平生志在兹。道将心共直,言与行兼危。

  水暗波翻覆,山藏路险巇.未为明主识,已被倖臣疑。

  木秀遭风折,兰芳遇霰萎。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腾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忧来吟贝锦,谪去咏江蓠。

  邂逅尘中遇,殷勤马上辞。贾生离魏阙,王粲向荆夷。

  水过清源寺,山经绮季祠。心摇汉皋珮,泪堕岘亭碑。

  驿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思乡多绕泽,望阙独登陴。

  林晚青萧索,江平绿渺瀰。野秋鸣蟋蟀,沙冷聚鸬鹚。

  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白醪充夜酌,红粟备晨炊。

  寡鹤摧风翮,鳏鱼失水鬐.暗雏啼渴旦,凉叶坠相思。

  一点寒灯灭,三声晓角吹。蓝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

  念涸谁濡沫,嫌醒自歠醨.耳垂无伯乐,舌在有张仪。

  负气冲星剑,倾心向日葵。金言自销铄,玉性肯磷缁。

  伸屈须看蠖,穷通莫问龟。定知身是患,应用道为医。

  想子今如彼,嗟予独在斯。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

  坐阻连襟带,行乖接履綦。润销衣上雾,香散室中芝。

  念远缘迁贬,惊时为别离。素书三往复,明月七盈亏。

  旧里非难到,馀欢不可追。树依兴善老,草傍静安衰。

  前事思如昨,中怀写向谁。北村寻古柏,南宅访辛夷。

  此日空搔首,何人共解颐。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悲。

  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个人作品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相关文章:

1.白居易《寄微之及崔湖州》鉴赏

2.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鉴赏

3.白居易《梦微之》译文鉴赏

4.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欣赏

5.关于白居易《鸟》欣赏

    热门标签

    71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