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地理环境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那么普陀山有着怎样的地理环境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普陀山的地理环境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普陀山的地理环境
位置疆域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公里,南距朱家尖岛2.5公里,东濒瀚海。行政区由普陀山、洛迦山、南山、小山洞、豁沙山、小洛迦山等小岛组成,隶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菱形,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岸线长30公里。中部佛顶山最高,海拔288.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间,连绵起伏,如遨游东海之蛟龙,昂首欲腾。
洛迦山西距普陀山5.3公里,呈锐长三角形,南北长约1.05公里,东西宽0.6公里,面积0.36平方公里。岸线长3公里,海拔97.1米。从普陀山远望如一尊海上卧佛。
地质地貌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地质属古华夏褶皱带浙东沿海地带,形成于1亿5千万年前侏罗——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的侵入花岗构成岩石基础。其地貌因受第三纪新构造运动地壳间歇上升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海蚀作用影响,可分为山地、海蚀海积阶地、海积地、海蚀地区类。
山地:海拔200米以上低山区面积约0。24平方公里。占岛总面积的2%,余为海拔200米以下丘陵地。坚硬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风化侵蚀,沿垂直高角度切节理发育,四周山体崩塌,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
海蚀海积阶地:全岛完整的保存着五级海蚀阶地和三级海积阶地,其面积占全岛总面积90%,其中四、五级海蚀阶地呈浑圆状,构成岛上主要山脊。
海积地:岛四周由于水动差异,沉积物分布不同,东北海岸水动力强,涌浪直逼滩面,沿岸以沙滩、砾石滩为主;西南海岸水动力弱,潮间带堆积大量由长江供给的淤泥,形成宽阔的泥滩。沙滩:全长约5.17公里,占全岛岸线22%,分布为岛北后岙沙、虎沙,岛东飞沙岙、千沙沙、百步沙,岛南金沙等。沙质自岸向海由粗而细,潮间带以下转为泥质。
砾石滩:全长约3.23公里,占全岛岸线14.3%,分布岛西北大水浪、冈墩北海岸及飞沙岙东南祥庵沿岸一带,呈带状嵌镶在海湾内。飞沙岙东南及伏龙山小山洞对面砾石滩宽20~30米,余皆数米。砾石直径大小一般在0.50~1.5米间,最大可达1.5~2米,由于涌浪、激流冲击,磨擦成浑圆形。
泥滩:全长约4.2公里,占全岛总岸线20%,分布在岛南短姑道头至风洞嘴,岛西风洞嘴至六峤山嘴等波浪潮流较弱区域,由长江口、浙江沿岸潮流中的悬浮物在波隐区回淤沉积而成。潮间带延伸宽400~1000米,坡度2°~3°。
海蚀地:潮汐、潮流、波浪作用下,形成海蚀洞穴,逐步扩大为海蚀巷道、海蚀壁龛、海蚀崖、海蚀平台,构成基岩岸线,全长9.9公里,占全岛总岸线44%。
海蚀崖海蚀平台:分布在岛四周,犹以北部、东部较发育,崖壁高十几米。说法台石、心字石等古海蚀崖比比可见,至今保存完好。海蚀平台分布在一些海积阶地边缘,岩柱壁立。
海蚀洞穴海蚀巷道:分布于海蚀崖脚,由于涌浪冲击,海蚀洞穴逐渐扩大为海蚀巷道,潮音洞、梵音洞以及西方庵前的海蚀巷道均为典型代表。
气候特点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的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风大雾多,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据气象站二十年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16.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4℃,最热月8月气温27℃;日极端最高气温38.2℃,日极端最低气温-6.5℃;全年降水量1186.9毫米,降水天数平均149.1日;其中春夏季雨量较多,秋季雨量较少,相对湿度72%~91%,年日照时数平均2133.7小时,季风明显,秋季多偏北风,春夏多偏南风,7、8、9三个月时有台风,年平均风速4.2~5.7米/秒,最大平均风速31米/秒。无霜期254天,结冰日数平均18.3天。很少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