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关于“我能把这件事做好吗”的自我回答,它是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很多孩子,一遇到某些不喜欢的科目,便会心生退缩,越学越差。家长遇到这种情境,会把它归结成性格的问题,试图通过打开孩子的个性,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在学习中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对这个科目,更可能是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太低而导致的。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
通俗来说,自我效能感,就是关于“我能把这件事做好吗”的自我回答。
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应对外在环境挑战的信念。
对于不同的科目,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学习社会学的课程,比学习数学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也就是说: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他们相信自己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也会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自己会失败的任务。
如果孩子在一个领域有搞得自我效能感,他会设立一个高目标,并更有可能独处更多的努力,面对挫折时的表现会更好。
而一旦自我效能感过低,就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现象。徐凯文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提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这些学生都是从高考战场里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自我效能感不仅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肯定系统。
自我效能感被什么影响
社会认知学家发现,一些因素可以影响自我效能感。
包括:孩子以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当下的情绪、家长和老师传递给他的信息、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等等。
以往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这是影响孩子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比如,一个得过作文一等奖的孩子,更有可能相信自己在某一次作文征文里获得名次。
而一旦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偶然的失败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打击,因为他们有了【弹性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持续的受打击,他们就很可能不会相信自己会在这方面取得成功。
我曾经咨询一个健身教练。我问他,最快瘦下来的方法是什么?
他说:从现在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瘦的人,用瘦的人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去饮食、去生活。
问他原因,他补充:很多人减肥失败,是因为他们不仅要对抗锻炼、对抗美食,更主要的是,要对抗自己的失败经验。
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在一个学科中持续遭遇失败,往往对自己能在学校学到东西抱有极低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当下的情绪状态。
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情绪状态的关系非常紧密。
比如,当孩子在一次重大的考试前,如果极度焦虑,学生会把这种情绪解释成无法胜任这次考试的信号。
我们经常在某些大型考试中看到一些因为紧张、焦虑而发挥失常的孩子,在考试中,心境、焦虑和压力的程度,都会影响他们对手头任务的自我效能感。
在生活中,成人也会因为焦虑等情绪形成低的自我效能感。
比如,领导布置了一项任务,时间比较紧迫。很多人在接到任务时不会马上去做,而是陷入到焦虑情绪之中虚度时间。
一直焦虑,直到任务的最后期限,才被迫拾起了这项任务,加班加点做完。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自我效能感会非常低。
第三个影响因素时他人传递的信息。
别人对学习者良好表现的夸奖,或者提供成功的可能性的保证,都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
不止一个案例表示,某个孩子的一个学科学的很好,有可能就是因为在小学时有一位老师给了他肯定。
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实验“便从某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结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要不吝鼓励,一次小小的鼓励,很可能就让孩子有了比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第四个影响因素时他人的成功和失败。
孩子会通过观察和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他的成败,来获取自己在一个新的任务的自我效能感信息(J.chen & Morris,2008)。
比如,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会设置一个竞争对手,可能是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也可能是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同学。
有一项研究是:
研究者让减法运算有困难的小学生完成25道减法运算。
看到其他人都顺利完成的学生平均做对了19道。看到老师成功完成的孩子平均做对了13道,而没有看到任何榜样的孩子平均只做对了8道题。
这也证明了榜样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作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家长理应肩负起榜样的责任,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形象。
转自公众号:佐心家长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