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小说:元末明初的文学发展之一《三国演义》

淑贤 1172分享

  编者按:《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是元末明初的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下面就从《三国演义》说一说元末明初的文学发展。

  中国的白话小说经过宋,元两代的孕育,至明代发展到成熟的时期。很多人不再以小说为“小道”而予以鄙视,而是充分认识到它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意识地抬高白话问题的地位,改变或创作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便是元末明初出现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历史小说。它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三个系统:正史,讲史和戏剧。三国故事早在唐宋时期已在民间广泛流传,李商隐《娇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晚唐时期,三国故事已被儿童所熟知。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民间说话艺人有“说三分”的专家及科目。金元时期,出现了不少“三国站”,如《三站吕布》、《赤壁鏖兵》、《单刀会》等,现知元代及元末明初三国题材的杂剧剧目就有60种之多。元至治年间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虽然粗糙多瑕,却已具备了后来《三国演义》的基本轮廓。罗贯中以当时流传的平话和戏剧为基础,削落其荒诞无稽的成分,补充许多正史资料,增加篇幅,润色文字,完成了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

  《三国志演义》基本依据史书记载的历史事实加以文学性的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百余年的历史,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斗争,表现了“明君贤相”的社会理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了人才的作用,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沧桑之感。

  《三国演义》继承了宋代以来以蜀汉为正统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历史上的的曹操,本就是蔑视传统伦理的“奸雄”式人物,虽然在政治上卓有建树,却难于为传统道德标准所肯定;刘备的政治成就虽无甚可观,却因与汉家皇室的血统关系而易于得到同情和认可。小说通过对曹操的残暴奸诈、刘备的宽厚仁爱的描写,抑扬之间,不但表现出皇权神圣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对“仁政”和“明君贤相”的社会图景的向往。刘备是“明君”:他的理想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爱护百姓,推行仁政;他谦恭仁慈,礼贤下士,对待部下能够推心置腹,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对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亲如手足。诸葛亮是“贤相”他能够审时度势,料事如神,且对君主忠贞不二,为报答对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还强调了“义”的道德价值,始终“义”作为描写和衡量人物的重要标准。小说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写起,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关羽更是“义气”的化身。如第27回写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高官厚禄所动,最终“挂印封金”,毅然离开曹营。这一回的背景是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关羽被曹军包围,曹操希望招降关羽,关羽岁同意暂时归降曹操,但提出要求:一有刘备消息就立即离去,曹操不能阻拦。曹操希望通过恩宠感化关羽真降,给他极高的待遇,封他为汉寿亭侯,赐给他吕布的“赤兔马”。关羽在曹操与袁绍的交战中也斩颜良、诛文丑,立下赫赫战功。当他得到刘备在袁绍军中的消息后,立即向曹操请辞,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挂印封金,不辞而别。一路上他遭到曹军的层层阻拦,保护嫂嫂过了五个曹营的关隘,斩曹操六员大将,不顾一切阻挠回到刘备身边。这里便通过关羽的行为,表现了“义”不可违的道德原则。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关羽奉命扼守华容道,又因不忘旧恩而放了曹操,也是他所奉行的“义”的另一表现。这种“义”在本质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以德报德,互相帮助,与民间流行的道德观念息息相通。

  《三国演义》相当全面地展示出汉晋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广阔性和复杂性,保持了历史现象的具体生动的特性,一度被视为“绝好的历史教科书”。同时,书中还展示出政治、军事斗争中复杂人性的种种表现,传播着人们在斗争中积累起来的智谋和权术。古代兵家常从书中借鉴攻城略地、伏险设防的方法,今天则有许多人从中寻求“商战”的技巧。

  作者|JEAN·冉

  公众号:痴人说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门标签

    4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