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为什么是从左往右竖排的

福萍 200分享

  人们总是对新颖的事物充满来好奇心,总爱问为什么?然后就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现。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之中国古代文化趣味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一、古书为什么是从左往右竖排的?

  我们现在的书写习惯与古代汉字竖排向左行的顺序是有极大差别的。其实,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各种文字的书写顺序是各有不同的,总体上分为左行、右行、下行三种,一直保留至今。左行如英文等;右行如阿拉伯文、希伯莱文等;下行如传统的蒙古文、中国古籍印刷、有时的日语等。 这三种书写方式,起源于不同的世界观和书写习惯。例如,从右向左写,据说是为了对应神的方位,以北极星为中心定点,太阳起于东方(右),没于西方(左)。这一书写方式起源极早,并一直在闪族各语系中保留至今。希腊字母传承自闪族字母(腓尼基),本来也是从右向左写的,但后来却反了过来,大概是因为用右手写字,从右向左写会挡眼。这一变化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一阶段,希腊文字曾实行过一段“牛耕体”,即一行向右,一行向左,甚至行序还有过自下而上的。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基本固定为现在通行的右行向下的顺序。汉字的古代书写,一向是直行向下的,极少例外。这一顺序的起源与书写材料有密切的关系。古时流行的书写材料是竹简和木牍,其纹理多为纵向,通常是单行书写。人们习惯纵向持狭长的物体,一路向下书写。又因为左手拿简,右手执笔,写完便按顺序放在右手侧,左手再去拿新简开始写,就形成了先上后下,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

  二、“百科全书”的说法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百科全书”的说法是从西方传进来的,中国古代有百科全书吗?可以称得上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是“类书”。类书这个名称虽然出现在宋代,但类书很早就有了。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精力再好,也不可能读完。因此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为了更方便地掌握群书内容,命人“撰集经传,随类相从”,也就是分门别类地从现有典籍中抄录资料,纂成《皇览》一书。但很可惜,这部书约在隋朝末年散失。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类书。但已故著名学者张舜徽先生认为,类书的源头要追溯到《尔雅》。这是汉初学者整理的儒家经典,将对典籍的注释分为训诂、名物等内容,分类纂录在一起,成十九篇。《尔雅》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后世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参考书。 到了唐代,类书的编纂更见繁荣。保存到今天的,有魏征的《群书治要》五十卷,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欧阳询的《艺文类聚》一百卷,徐坚的《初学记》三十卷。《艺文类聚》最出名,价值也最大。宋代国力虽不如盛唐强大,但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类书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北宋太宗朝敕修《太平御览》和真宗朝敕修《册府元龟》,都达一千卷。南宋王应麟以个人之力编修的《玉海》,也有二百卷。而跟明清两朝相比,唐宋类书在规模上又显得微不足道。明成祖朱棣令解缙主持编修的《永乐大典》,长达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清康熙、雍正年间修纂的《古今图书集成》也有一万卷。

  三、《四库全书》是类书吗?

  《四库全书》不是类书,如果要分类的话,《四库全书》应属于丛书。 “丛”有聚集的意思,因此丛书就是指依照一定的原则,将原本单独流传的书籍编为一部大书,再题以总名,以便成套保存。中国丛书的编纂始自宋代,盛于明清。南宋末年编纂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是公认的丛书之祖。明代丛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多种形态、不同内容的汇刻书籍。到了清朝,丛书编刊进入全盛时期。从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库全书》,到民间个人编撰的丛刊汇编,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丛书与类书有共同点,都是直接取材于众书,并且以原貌呈现,不允许臆改篡乱。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丛书只是将多种著作编印在一起,原书各自独立;类书则是从各书中选抄材料,分类编次。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四库全书》。清乾隆年间,国力鼎盛,在致力“儒藏”的士人推动下,为保存文化典籍,乾隆皇帝决定修纂一部规模空前的丛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成立了四库全书馆,由皇六子永 统领,官员多达三百六十人:总裁于敏中,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馆臣有戴震、邵晋涵、周永年、姚鼐等著名学者。这以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按征集、整理、抄写、校订四个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四库全书》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其名,列入“存目”。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据写定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四库全书》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约三万六千册;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共计一万零二百五十四种。以后,《四库全书》又经多次修订,并先后抄成七部,分别藏于北方四阁——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和南方三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四、“汗青”、“汗颜”都与“出汗”有关吗?

  “汗青”、“汗颜”、“汗牛充栋”,都与“出汗”有关吗? 这几个词里的“汗”字还真是都与出汗有关。古人怎样理解“汗”呢?《说文》中对汗的解释为“身液也”;《素问?评热病论》中则认为汗者,精气也。 “汗青”一词最早出现在秦代。汗青里的“汗”是指青竹被火烤后冒出的水珠,就像人出汗时一样。“青”则表示蓝、黑或绿等颜色,比如青天即蓝天,青布指黑布,青山即绿山,这里指青竹的颜色。在纸张普遍应用之前,上古时代的人们是用竹板来记录事情和文章的。竹简表面很光滑,不易写字,而且易被虫蛀,所以人们就把新鲜湿润的青竹片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到了秦代,人们开始用毛笔在竹板上写字,所以定稿的时候只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直接写字就行了,这一道手续也沿用习惯叫“杀青”。将写好的竹片串连在一起,即为竹简。因此“汗青”就成了竹简代名词,并引申为史册的意思。 “汗颜”里的“颜”就是脸的意思,汗颜最初的意思就是额头鬓角流汗的状态,如唐代韩愈的《祭柳子厚文》中提到:“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后世则用汗颜来形容羞愧的样子。 “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是说为“春秋”作传的著作非常多,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则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著作或藏书非常多。

    热门标签

    62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