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称丫环为“青衣”

福萍 200分享

  人们总是对新颖的事物充满来好奇心,总爱问为什么?然后就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现。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之中国古代文化趣味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一、为什么古代称丫环为“青衣”?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衣冠服饰也是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中国古代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的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汉代的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等级制度也是在汉代最终确立的。 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就从服装的原料和颜色上对各个阶层有了明确的认定。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这就是所谓“非其人不得其服”,“天下见其服而知其贵贱”。习惯上百姓和奴仆的衣裳基本以青色为主。丫环在古代奴仆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和主人区分,对她们的服装颜色更是严格规定,不允许她们穿颜色艳丽的衣裳,因此后来人们就将青衣作为丫环的代名词。

  二、这个青衣跟戏剧中的青衣是一个意思吗?

  在京剧中有个行当叫青衣,其实就是正旦,是旦行里最主要的角色。青衣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是贤妻良母,或者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由青年到中年。如《祭江》里的孙尚香,《六月雪》里的窦娥,《二进宫》里的李艳妃,《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春秋配》里的姜秋莲,《贺后骂殿》里的贺后等都是由青衣扮演的。青衣人物大多是命运多舛的,有的遭受遗弃,有的生活困苦,因此服装非常朴素,以穿青褶子为多,她们也是因为服装特点而被称为青衣的。 但在戏剧舞台上,却有一批率真坦诚、敢作敢为的丫鬟形象。如在荀派的《红娘》(红娘)、《春草闯堂》(春草)、《卖水》(梅英)、《花田错》(春兰)等以丫鬟为主角的剧目中,这些小花旦聪明伶俐、天真烂漫、机智泼辣,又带有一种反抗精神。她们是小姐的贴身丫鬟,因此最能看透小姐的心事,在小姐的爱情遇到挫折时,她们总能不顾自身安危,竭尽全力为小姐与儒雅书生穿针引线,使他们的爱情得以冲破礼教束缚而有情人终成眷属。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她们对自身价值和幸福的执着追求吧。

  三、中国古代的官吏休假制度是怎样的?

  星期制是从西方传入的,中国古代的官吏休假制度是怎样的?汉代官吏每工作五天休息一天,称为“休沐”。官吏工作的时候要住在官衙,只有休沐那天可以回家。有趣的是,在西汉的一段时间,郎官(皇帝侍从,承担保卫、差遣、顾问等职,有议郎、侍郎、中郎、郎中等)的休假居然是可以买的。只要出钱给宫中添置财物或办公用品,就可以出宫购物,变相休假。相反,要是没钱就别想休假,就是病假也得用休沐日补偿。五日一休制一直延续到隋代。中间偶有间断,如南朝梁代,曾经十日一休。到了唐代,十日一休变成制度,称旬假或旬休,也就是每月初十、二十及月底(小月二十九,大月三十)休息。 大概从南北朝开始,官吏工作日可以不在官衙居住,而是编组轮流值宿。以后历代都是这样。唐代的杜甫有一首叫《春宿左省》的诗,就是他任左拾遗时,在门下省(左省)值宿时写的。考虑到这点,唐代官吏十天一休也就不算苛刻了。而且,唐代官吏还有很多节庆假期。放假最长的是新年和冬至,各放假七天,算是古代的法定“黄金周”;其他节庆,则休息一、三、五天不等。有人统计,唐代官吏一年中这样的假期有五十三天,此外还有特殊假期。如“探亲假”:父母居住在三千里以外的,每隔三年有三十天的定省假;五百里以外的,每五年一次,十五天,这个天数是不包括路上时间在内的。

  四、中国古代的民间休假是怎样的?

  “士农工商”是古代所说的四民,我们就分类考察一下他们的休假情况。先看学生,太学生介于官民之间,他们的休假基本和官吏一样。唐代太学生必须在旬假前一天考试;除旬假外,他们每年五月有十五天田假,九月有十五天授衣假。明代官吏平常不休假,国子监学生则在每月初一、十五休息。历朝太学生都不多,更多学生是在私塾读书。他们每天都要用功,只在主要节庆日才休息。可见“十年寒窗苦”此言不虚。明清两朝私塾也有约一个月的新年假或寒假。 再来看农民、工匠和商人的生活。农民在农忙时根本没有休假这一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在家人送饭到田间时才能小憩片刻。农闲时,他们又要服各种劳役、兵役,日子过得很是辛苦。唐代以前的工匠,只在白天工作;宋代以后,随着商业发展,在室内劳作的工匠,晚上也要常常工作,极少休假。商人的休假更没准儿了。从汉代到唐代中叶,长安等大城市内只在指定地域设市,管理非常严格。每天中午击鼓开市,日落前击钲收市。宋代以后,商业繁荣,不再有这种约束;在一些繁华的大城市,许多商家甚至通宵达旦地营业,而且越是节庆日越是繁忙。工匠和商铺伙计远离家人的,每隔几年会得到几天的探亲假。这也是民俗中人性化的一面吧。 在有些日子,即使再劳碌的人也要休息。一是新年时间。有钱没钱的人都得过年,农民、工匠不用说,商铺也要歇业一两天,甚至包括旅店和药房。当然,药房是要留人值班的,以便给急症病人配药。二是各行祭祀行神的日子。在这一天,各行会都会组织聚餐、演戏、赛神等节目,费用由行会所属的各商铺分摊。农民的行神是社神。农村有春、秋两个社日。在这两天,谁都不工作,如若不然,据说是会变傻的。在祭祀完社神后,祭祀的酒肉由乡人共享。晚唐王驾有一首《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说的就是丰年春社日的情形。

    热门标签

    62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