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经》的现代意义

福萍 200分享

  “易经”是我国古老的经典,被称为“天书”。是由学问与术数两大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到哲学、历史、军事、医学与民俗等多个方面。《易经》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历代学者之研究皆各自有其见解;他们对古经典籍的反省解析,或观点相同或不同;但在理解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创造出新的诠释。新的诠释不仅具有创新与突破的意义,并带有辩证的性质,通过此一过程,我们可以将思想的传承加以分解或重建;而在每一次思想辩证的过程中,都埋藏了另一次突破与创新的可能性,《易经》的研究亦复如是。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易经》的现代意义,希望能帮到你。

  《易经》的现代意义

  1. 忧患的意识

  《易·乾·文言》: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另“九三”亦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语,“九四”则更加了“中不在人”。初九、九二均为阳刚之爻,九三仍为阳爻,故称“重刚”; 因为每一卦只有二爻、五爻居中,故九三“不中”,九四亦同。易卦之六爻,以上、五为“天”,以四、三为“人”,以二、初为“地”; 故《周易正义》: “上不在天,谓非五位; 下不在田,谓非二位也。”又云: “三之与四,俱为人道,但人道之中,人下近于地,上远于天。九三近二,是下近于地,正是人道,故九三不云: ‘中不在人’; 九四则上近于天,下远于地,非人所处,故特云: ‘中不在人’。”“上不在天”,则前途失去文化理想之引导; “下不在田”,则失去生命所赖以生存的源力; “中不在人”,则动而有悔,主意难定,不能有所充实,盖九四阳居阴位,非人位之正。顾炎武尝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指的是亡政权,亡天下指的是亡文化; 惟有顺天、地之道,以行人道,方能救天下,藏文化,以保存民族慧根。

  2. 创造的精神

  《易·乾》卦辞: “元、亨、利、贞。”《易程传》: “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④它们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节律,贞下起元,循环不已。《易·乾·文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乾·彖》: “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乃统天。”《易·坤·彖》: “至哉坤元!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易·系辞上传》: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有创生之德,其作用在促成万物之发生; 坤有广生之德,其作用则在确保万物以成长。故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易·系辞上传》) 以“生”之化育为“元”之德; 那么“生生之谓易”的第一个“生”可解释为“大生”之德,第二个“生”则可视为“广生”之德; 故王船山言: “天地之为德,即立天立地之本,德于其‘生’见之矣。”①是以生命不仅是无穷地创进,且在创造中不断地拓展并提升生命。又例: 剥卦( 坤下艮上) ,“剥”,象征剥落,代表种种生命情趣被剥; 复卦( 震下坤上) ,“复”,象征回复; 剥之太过则物不可久剥,故受之以复。《易·序卦传》: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剥卦之来,乃自然之生成现象; 剥卦之去,亦极自然之必然变化,此其生成变化之本性,故言: “‘剥’,剥也,柔变刚也。”( 《易·剥·彖》) 处“剥”之道,应体“天行”之规律,使具生机昂然奋进。

  3. 厚载的韧力

  乾元在创造“天下之至健”有大生之德。《易·系辞上传》: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指出永恒世界,所具之不断的创造力。坤元则在韧力“天下之至顺”有广生之德。《易·坤·彖》: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易程传》伊川言: “以含、弘、光、大四者形容坤道,犹乾之刚、健、中、正、纯、粹也。含,包容也。弘,宽裕也。光,昭明也。大,博厚也。有此四者,故能成承( 一作顺) 天之功,品物( 一作类) 咸得亨遂。……柔顺而利贞,乃坤德也,君子之所行也。君子之道合坤德也。”②乾坤并建为生生之元,乾坤交感化生万物,万物各顺其性命之本真而存在而活动,呈现出绵绵不绝和谐永续的生命。《易·坤·象》: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正义》引宋衷曰: “地有上下九等之差,故以形势言其性也。”君子效法“地”厚实和顺之象,增厚其德以载万物。林希元《易经存疑》: “……惟其厚,故能无不持载,故君子以之厚德,以承载天下之物,夫天下之物多矣。……”③《坤》卦代表大地对万物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正说明对万有生命的珍惜与爱护,使其能各尽其性、各遂其生。乾元创造不息,坤元厚载以德; 无穷创进,含弘光大,方使宇宙生生不息; 坤元之道其厚载无穷,广生之德可谓至矣!

  4. 谦虚的美德

  乾卦初九的“潜龙勿用”与上九的“亢龙有悔”皆诫之以人当“谦”为要也。《易经》六十四卦中谦卦( 艮下坤上) 是中心卦,六爻皆吉; 胡一桂言: “《谦》一卦六爻,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易》中吉利,罕有若是纯全者; 谦之效固如此。”④而《谦》之六五爻“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以及上六爻“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其中的“侵伐”、“行师”之象,即在于要平“骄”去“逆”,一位大有成就的人是不可自满骄盈的,故《易·序卦传》言: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谦卦中不论是“谦谦”( 谦而又谦) ,“鸣谦”( 有盛名而行谦德) ,“劳谦”( 勤劳而又能谦让) ,“撝谦”( 发挥施行谦德) ,均喻示守“谦”德者必亨通; 《易·谦·彖》: “谦,亨。……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彖传》赞美谦德,反对自满骄盈: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此《谦》卦之要,概括了福谦祸盈的原则,此即《尚书·大禹谟》称: “满招损,谦受益。”即孔子所谓: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即老子所言柔,以满为盈。亦即佛家所言“不我执”、“不法执”。谦谦然的君子之风,应始于进德修业而成于宁静淡泊。得志在位时,能摆脱权势和欲望,以保持自我心性的朴实; 立身平淡时,能光风霁月有所抱持,使德业精进立己之标竿,进而影响社会、默化大众; “谦”之德至矣!

  5. 交感的宇宙

  《易·系辞下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含蕴天、地、人; 且“天地之大德曰生”,自是成为一活泼的宇宙,天地创造者而非人为,故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易·乾·文言》) 先于天时变化而行动,天道自然的变化不违背他; 在天时变化后行动,也能遵循天道自然的变化规律; 天时变化不会违反其规律,人亦应如此;阴阳屈伸变化也有其规律。例: 泰卦( 乾下坤上) ,《易·泰·彖》: “天地交而万物通。”“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易·泰·象》: “天地交,泰。”天地交泰,万物亨通。否卦( 坤下乾上) ,《易·否·彖》: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易·否·象》: “天地不交,否。”否卦,阳在上,升而不降;阴在下,降而不升; 阴阳相背,不相交合; 是以闭塞不通。否卦的“天地不交”,若转而为泰卦的“天地交泰”,其价值在于宇宙原本觉得苦闷,但转变成为人的天堂、充满生机的世界; 即大乘佛学中的“法满”,人间世充满朝气、活力的世界; 老子所言“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老子》第三十二章) 的甘露世界。又如咸卦( 艮下兑上) 《易·咸》卦辞: “咸: 亨,利贞; 取女吉。”《易·咸·彖》: “咸,感也;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娶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之义为“交感”,通过咸卦所见男女之情的相感,逐步类推天地万物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规律; 圣人治理天下,若能与百姓之心交感契应,则政通人和,天下得以和平。

  6. 和谐的人生

  《易·系辞下传》: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爻在卦体中的位置、态势及其进退、往来、升降等,仿效着天下万物的运动与变化。而爻有阴、有阳,阳为刚、阴为柔,“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易·系辞上传》) ,阴阳之间的互相推移、交感应合,就是宇宙万物得以生生不息,广大而和谐的原理。《易经》又言“仁知”,即其首先面向自然界,由天道说起,而其终极关怀在人间; 它的自然哲学毕竟落实在人文精神上,而欲成就一个完善的人格是须“仁”须“知”的; 生命的和谐即在于“仁”,“仁”者是君子,“仁知”俱足是圣人; 盖因“圣人必是仁者,但首先必须是伟大的知者。知者既能把握客观,与客观契合无间,达到主客统一,争得行为自由,那末,人人皆可为的仁岂能做不到!”①《易·乾·文言》: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吕绍纲认为: “大人是最高统治者,也是圣人。这表明《周易》有内圣外王的思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当即源于此。……圣人完全与天地自然达到统一,言行思虑与客观世界的规律契合无间。”②圣人以天道正己修身以至于臣民,如此,“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影响所及自是天下之人互正、天人和谐,终致”天人合一”、”天人合德”之境。

  7. 广大的同情

  《易·系辞上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的创作与天地相准拟,所以能普遍包涵天地间的道理。“天地之大德曰生”、“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与庄子言“道未始有封也”“道通为一”( 《庄子·齐物论》) 相证,提升众人之精神。例: 同人( 离下乾上) ,“同人”,象征和同于人,强调和同的重要性; 最理想、广泛的是“同人于野”,“同人于野”显露出“光明无私”的“同人”之道; 其次是“同人于郊”,再其次是“同人于门”,最末是“同人于宗”; 《易·同人·彖》: “‘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禀性文明而又强健,行为中正又能相应,此乃君子和同于人的纯正美德。君子能洞察天下人心之好、恶、取、舍、是、非,因而能作出顺民心之作为,茍若无此同理心、广大的同情,又如何可能?又例: 兑( 兑下兑上) ,“兑”,象征欣悦; 《易·兑·彖》: “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 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说之大,民劝矣哉!”作为领导者的君子,若能欣悦于身先百姓以任劳、犯难,那么百姓亦必任劳忘苦、舍生忘死。此一胸怀惟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君子为能,茍若无此同理心、广大的同情,又如何可能?

  8. 上进的意志

  《易经》哲学不仅言自然界的现象,尚探究其背后之创造力,把握存在后面的生元。《易·系辞上传》: “日新之谓盛德。”又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如: 屯( 震下坎上) ,“屯”,象征初创; 《易·屯·象》: “云雷,屯; 君子以经纶。”大象指出: 虽屯难之世,君子处此更能条理有序、整饬纲纪,而大有可为。又例: 坎( 坎下坎上) ,“坎”,象征险陷; 《易·坎·彖》: “‘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险之时用大矣哉!”“‘行有尚’,往有功”,《易程传》: “以其刚中之才而往,则有功,故可嘉尚; 若止而不行,则常在险中矣。”例:蹇( 艮下坎上) ,“蹇”象征行走艰难; 《易·蹇·象》: “山上有水,蹇; 君子以反身修德。”《易程传》: “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君子处“蹇”之时,先须“反身修德”,然后才能济蹇涉难。又例: 《易经》的第六十三卦是既济卦( 离下坎上) ,象征“事已成”; 而第六十四卦是未济卦( 坎下离上) ,象征“事未成”; “事已成”与《易》的“变易之道”相违,事物之发展停止; “事未成”时,当审慎进取以促其成,“未济”中必有“可济”之哲理。

    热门标签

    62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