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四种精神

福萍 200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四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它们分别是: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人文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传统文化中的四种精神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挖掘蕴藏其中的丰富治国理政智慧、伦理道德观念和精神价值追求,尤其是注重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精神,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可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也将为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凝聚文化共识提供垂范久远的思想指针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人文精神。

  “仁”是儒家贵德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它不只着眼于“修己”,还瞩目于“安人”,要求做到恭、宽、信、敏、惠,要求爱他人也合理地爱自己。儒家强调人人都怀有恻隐之心,仁者要以宽厚为怀,心怀不忍之心。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说要在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情况下讲仁爱宽厚。虽然古人所讲的“仁者爱人”“爱人以德”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时代的局限性,但它所彰显的仁者情怀,值得所有炎黄子孙引以为傲并加以珍视。如果人人怀有悲悯恻隐宽厚之心,那么孔子所向往的文明社会的道德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在“仁”这个道德的总纲目中,儒家讲究忠恕之道,强调为人处世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待人处事上做到“执事敬”“与人忠”,以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儒家看来,一个有道德的人,应以极其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自己的同类以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做到“仁民爱物”“厚德载物”和“民胞物与”。这意味着每个人不仅要设身处地、爱人如己,还要有爱护一切生命的博大胸怀。

  儒家的仁爱精神博大精深。仁是各种品德的集合体,仁者是完美无缺的人格体现。仁爱宽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代代相传,深刻陶冶了中国人的利他主义思想和行为,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道德资源。如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容,使得仁爱之风在我国生发开来,将有助于塑造出新时代良好的友善道德风尚。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精神的重要方面。《周易·乾·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传》中说:“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劲强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强调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强调对人自身的力量充满信心。孔子非常看重“刚”的品德,将其视作有为的必需条件。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弟子曾子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赞赏刚毅的秉性。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一种不断进取、持之以恒的动态精神,它强调自我人格的完善,凸显主体的自我修养和独立意识。孟子反对自暴自弃,强调道德修养要持之以恒。荀子也强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象地告诫世人要有持久的耐心和毅力。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强调砥砺风操,要有内省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我,这样才有不畏艰险攀登高峰的意志力,才能不断地进取和提高。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风风雨雨,始终保持了自尊、自立、自信、自胜的精神,才能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永不屈服,最终锤炼成为一个富有理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

  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

  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也是中华精神的重要内容。《周易·坤》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像大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容载万物。

  厚德载物,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就是说,想要能够载物,必须有厚德。所以,做人首先要强调进德、厚德、明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增加了内涵,具备了崇高的道德和博大精深的学识,才能够关心人,爱护人,能够以公正、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兼容并蓄,吸收容纳不同的思想文化,融洽自我与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

  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是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精神的重要内涵。《书经》说:“有容,德乃大。”认为能够宽厚容人,才是最高最美的道德。厚德载物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上,就是恕人之过和宽厚待人。但宽容并不是放任自流,毫无原则地宽容是不可取的。真正宽容的基础是心怀坦荡、公正无私。

  博大、宽容是一个人得以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宽容,中华民族才能历经苦难而始终屹立于东方,并受到全世界其他民族的信赖和支持;也正是由于宽容,才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凛然大气和长久生命力。

  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贵和尚中,“和”是和谐,“中”是中庸。贵和谐、尚中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孔子主张“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的本义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因而有别于“同”。

  天人合一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易传·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先天”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后天”指遵循自然的变化。这一方面指出了人调整、引导自然的功能,又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只有了解了天地万物的本性,才可以利用天地来滋育万物,达到天人和谐一致。

  “天人合一”不是机械地一加一,而是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依存和交融统一; “天人合一”也不否认人对自然的改造、调节、控制和引导作用,提倡“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人既应改造自然,亦应适应自然,注意不破坏自然,让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存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乐与天地同和,上下与天地同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这种尚和谐的中华精神,延续着中国文化不曾间断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2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