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尊师的祭祀礼仪
古代尊师的祭祀礼仪是一种怎样的礼仪呢?它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尊师的祭祀礼仪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传统社会崇奉和祭祀的对象,表现了中国人对于穹苍、大地的感恩,对于国家、社稷的敬重,对于父母、师恩的深情;表现了中国人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它既是无形的精神信仰,也是有形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旧时在我国民间,民居厅堂正中壁上或神龛上,往往在黑色木牌上用金字漆书或用大幅红纸写有这五个字,也有的装裱成卷轴悬挂。有的还在香火牌位或条幅两旁,挂上一幅“天高地厚君恩重,祖德宗功师范长”的对联,说明尊崇“天地君亲师”的必要,以引起人们的敬畏。
学者们一般把“天地君亲师”的起源,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荀子》。实际上,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中,这样的说法即已显露端倪。《晋语》中说:“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这里只提到了君、父、师,而没有涉及天和地。注重天人关系、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的荀子,在此基础上又加上了天和地,形成了“天地君亲师”的完整要素。
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在西汉时期已经非常普遍,并得到了知识界的广泛认同。成书于东汉的《太平经》更进一步,不只是分别说明天、地、君、亲、师的重要,而是将这五者并列在一起,最早将“天地君父师”五个字整齐地排序,构成了后世敬奉的“天地君亲师”牌位的雏形。
明末刘宗周在《人谱类记》中说:“王文康公父训诲童蒙,必尽心力,修脯不计。每与同辈论师道曰:‘天地君亲师五者并列,师位何等尊重?后生以师事我,则终身成败荣辱,俱我任之。若不尽心竭力,误人子弟,与庸医杀人等罪。’”这里的王文康公,即寇准的女婿、宋仁宗时的宰相、枢秘使王曙。这也就是说,早在北宋初年,“天地君亲师”的并列排序就已经出现了。
“天地君亲师”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开来,成为人们祭祀的对象,应该是在明朝中后期。在明末清初时期,“天地君亲师五字为里巷常谈”,在民间已经十分风行了。清朝初年的石成金在《传家宝》中这样叮咛人们:“天地君亲师此五件,世上都该感激,都该设牌位早晚焚香叩谢。切不可懈怠,做个忘恩负义的人。”
在“天地君亲师”的序列中,“师”的地位最为微妙,它不仅忝列末席,而且经常受到人们尤其是文人学者有意无意地冷落。雍正皇帝即位后,发布上谕说:“五伦为百行之本,天地君亲师人所宜重。而天地君亲之义,又赖师教以明。”雍正皇帝的这道上谕,以帝王之尊和国家的权威,第一次明确确立了“天地君亲师”的尊崇地位;针对这一序列中原本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对“师”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师”在这一香火牌位上、与“天地君亲”并列齐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合法性。从此以后,在民间祭祀“天地君亲师”的风气非常兴盛,乃至出现了“俗以天地君亲师合祀,比户皆然”情形。对师的尊崇,这时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辛亥革命之后,皇帝被废除了,社会上不再有“君”,民间便用“国”取代了“君”,并以“天地造化我,国家护卫我,亲人养育我,教师教导我”为由,在变化了的新时代依然信奉传统的价值体系。一些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如蔡仁厚先生认为,国家是一个政治组织,不宜作为敬祀的对象,而“天地是宇宙生命的本始,袓先是个体生命的本始,圣贤是文化生命的本始”,所以代之以“圣”。他在自己家里,安置了“天地圣亲师”的神位,并撰写了一幅“天生地养,盛德广大;圣道师教,亲恩绵长”的联语,再摆上一个小香炉和一对烛台,以便朔望节日上香行礼。通过这种方式,来践行儒家“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的“三祭”之礼,满足自己内在生命“报本返始”的要求。
全社会都祭祀天地君亲师,学校对师的祭祀崇奉就更加严谨。中国古代的各级官学,从唐代起,都建有祭祀孔子的孔庙,或者称夫子庙、宣尼庙、宣圣庙、圣庙、文宣王庙、宣王庙、至圣庙等。从府州县学到国子监,因学修庙,即庙建学,学庙合一,或者左庙右学,或者前庙后学,学校因此被称为庙学。读孔子的书,感戴孔子,通过祭祀向他表示礼敬,是古代官学普遍的做法,而具体做法就是释奠和释菜。 所谓的释奠,是指将爵放置在神前祭祀,用以表达对先师的崇敬和追思。根据《礼记·文王世子》的说法,释奠是学校在春季对先师的祭祀,秋冬时期也往往举行。新建立一所学校,用释奠礼祭祀“先圣”和“先师”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先圣是指周公,先师是指孔子。汉魏时期,一般是合祭周、孔。唐太宗时,房玄龄等提出,周公固然是圣人,但学校应该祭祀孔子。这一提议得到唐太宗的首肯,于是释奠礼成为专门祭祀孔子的典礼。每年春秋两季,各府、县的主要官员,都要到文庙行“释奠”礼。释奠是一种颇为盛大的典礼,要有币帛,要有乐舞。只有当国家有重大变故的时候,举行释奠礼才不用乐舞。
释菜也是学校举行的一种礼敬先师的典礼。古人初入学时,要行释菜礼;经过考试,有机会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成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秀才,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学校校址迁移、新学年开学等,也往往举行此礼。释菜不用牲劳币帛,是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礼仪。清朝时,释菜仅具菜、枣、栗三种祭品,各置豆内,祭祀时上香献爵。有时为了以示郑重,行礼时也诵读祭文。
释奠和释菜,最初都是用来对孔子表示礼敬的,由于孔子与教师的深切关系,后来逐步演变为对教师表示礼敬的方式。释奠和释菜都属于祭礼的一种,但它既不是用来祭祀掌握人生祸福命运的自然神,也不是用来祭祀与自己有血缘亲密关系的祖先,而是表达对知识的尊重,对教师的礼敬,对“先师”孔子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