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

李金0分享

在我们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

自由落体运动

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牛顿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a.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d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b.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

c.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a.数学表达式:a=F合/m;

b.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c.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d.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高一物理知识点考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 参考系

3、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

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易错点

易错点1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

易错分析: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

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 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

易错分析: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

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

②斜率的意义;

③截距的意义;

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 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

易错分析: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

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 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

易错分析: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易错点5 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易错点6 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

易错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

易错点7 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易错点8 不会处理瞬时问题

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所谓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

(1)轻绳模型:

①轻绳不能伸长

②轻绳的拉力可突变;

(2)轻弹簧模型:

①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②弹力突变的特点:若释放未连接物体,则轻弹簧的弹力可突变为零;若释放端仍连重物,则轻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释放的瞬间仍为原值.

易错点9 不理解超、失重的实质

易错分析:要头透彻理解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超失重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取决于加速度情况.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失重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的物体仍受重力,只是视重(支持力或拉力)大于或小于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视重为零

易错点10 找不到两物体间的运动联系而出错

易错分析:动力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除了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外,还必须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特别注意物体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故物块的位移并不等于木板的长度.一般地,若两物体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木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木板长

高一物理必备知识点记忆口诀

力是物间互作用,受力施力成对生,

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共决定,

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图示求细心.

重力弹力摩擦力,性质分类记分明.

重心

决定重心两因素,几何形状和分布,

二力平衡来应用,两次悬挂可得出.

分布均匀形状定,对称图形即中心,

心在物外不稀奇,分布变化位更新.

弹力

恢复形变生弹力,必要条件是接触,

大小胡克定律定,方向要看咋恢复,

与面接触垂直面,绳子拉力沿绳走.

摩擦力

摩擦力,有两种,三具备,才产生,

接触挤压和粗糙,相对运动和“想动”,

想动没动静摩擦,相对运动冠“滑动”.

方向总跟相对反,常用假设来判定.

静摩擦是被动力,欲求大小用平衡.

滑动摩擦有公式,压力和μ来相乘,

μ与面积没关系,压力并非恒物重.

注:f滑 = μ FN .

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很重要,施力物体须找到,

先重力,再接触,其它外力莫丢掉.

力的合成

两力求合成,平行四边形,

大小和方向,均可做图定.

分力大小一定时,合力随角来取值,

最大和值最小差,角度减小值增加.

力是矢量有特点,分力可比合力大.

力的分解

力分解,逆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

理论可能无数种,依据效果来确定,

首先体会两效果,再作平行四边形.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实验来验证,

两拉橡皮条,效果要相同,

三力记录全,作图来验证.

两只弹簧秤,型号要相同,

拉力和木板,要求是平行.

夹角宜稍小,力太小不行,

标度稍小好,铅笔细更精.

加速度

速度变化快和慢,加速度大小来体现,

a 大速度变化快,a 小速度变化慢.

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能分解,能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

物体直线运动中,a 的正负要分清,

初速方向定为正,反向为负同向正,

a 为负,是减速,a 为正时速度增.

追击

两物同向来追击,追上相遇等位移,

速度相等关键点,距离最远或最近,

草图图象方法好,审题分析求严密.

高一物理复习策略

一、复习时应该侧重知识点的复习,分清重点和非重点

期末考试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是最重要的考试,大家都很重视,可能甚至准备了很多的复习资料来复习。但是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的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就对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的不太清楚,导致在复习的过程当中也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参加考试,最终成绩一定不会很好。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花费了很多时间复习的高一学生,成绩不一定会很好。所以说复习之前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弄清楚,弄透彻,在此基础上分清楚哪些是考试的重难点,在这些重点难点的地方各个击破,就可以考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

有几个方法可以判断哪些是考试的重点:平时安排课时比较多的那一章内容;作业布置得比较多的内容;单元测试得分比较低的内容;当然也有老师平时上课直接告知大家的重点难点内容。

二、一定要从根本上掌握好基础的知识点。

考试的题目有时难易程度不一样,但是最终都会落实在基础知识点上,所以说回归课本是必须的。

我们回归课本不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对不同的内容要有区别的对待,如对于概念性的内容我们则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面对熟悉的内容我们可以快速的阅读过去,而对于不熟悉的内容我们要认真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就会对这些基本的内容有一个全面性的把握。同时我们还要多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练习在复习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通过练习可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做题要注意规范性和完整性。如你在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选取,受力分析的顺序,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公式的选取,必要的文字说明。每一步都蕴含着物理知识,把每一步都做好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并在能力上有一个提升。这一方面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方法的话,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例题,研究一下它的答题规律。

三、所学知识构成知识网络。

整个高一,第一学期就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以及运动学和理学之间的联系。

好多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知道学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老是感到有劲使不上。所以在复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全面把握,把它进行整理分类。构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同时还可以做一些总结归纳的工作,找出一些解题过程当中的基本理论。同时我们要注重一些方法模型方面的积累,比如:斜面、弹簧、传送带等实物模型;还要注重情景分析模型,与这些实物模型的结合,如单体、多体、临界、极值等。

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物理解答题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只要你会分析,审题方向没有错误,基本上能按照题目顺序罗列出表达式,即可联立求解。因此物理的难点在审题与分析上。

高中对物理的考查不以计算能力考查为主,而是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图形图表读图能力、模型转化能力为主。特别是高中的物理大题部分,大多数难题都是图形化试题或多过程问题。因此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抓住关键状态,界定和分析物理过程,选择物理规律。(①逐字逐句,仔细审题。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③分析过程,画示意图,找到特征。④寻找规律,列出方程。⑤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五、不要轻视实验复习

将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认真的看一遍,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实验考查的试卷是不完整的。实验能帮助我们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促进我们更好的学习。

在复习实验时要注重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要注意分析为什么要平衡摩擦?不平衡的话对实验有什么影响?。小车的质量为什么要比钩码的质量大?要是相差不多的话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通过近几年期末考试来看,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大一些的题目用来考察实验。搞实验的时候也注重的都是实验方法的考察。所以对待课本上的实验,我们都应该重视起来。

结语:

总之这个本次期末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在现阶段进行复习以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复习方向,争取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54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