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7篇
为保证教学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设计教案目的是在上课时,给自己看的。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收藏转发。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解释速度的概念,能够概括速度的定义、公式、符号、单位和物理意义。
(2)解释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并学会辨析。
(3)能够说出速率的概念并辨认速度与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全面、正确的关于速度的概念。
(2)通过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的过程,锻炼使用极限思维。
(3)通过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分辨,学会运用辨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速度全面正确地解释来积极培育自身科学严谨的态度。
(2)积极将自己的观点及见解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尝试体会物理学中蕴含的对立统一。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一般而言,高一学生在经历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后,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取代形象思维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按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利用假设思维进行学习;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更加具有目的性;
(3)在某种程度下学生思维不再是“抱残守缺”,而是较为容易接受新事物;
(4)学生学习动机由兴趣支撑逐渐转变为由意志支撑,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5)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速度”的学习,学生在初中阶段科学学科中所接受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与高中对于“速度”的定义截然不同,学生虽然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个基础里大部分仍然是迷思概念.如何将初中阶段所接受到的关于“速度”的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达到一个新的认知平衡是本节课的一条主线.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前面关于“位移”、“路程”的学习为本节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本节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生根据初中阶段的学习积累对于“速度”难以产生正确、客观的认识,其中所存在的迷思概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转变;二是学生对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两个概念可能会有所混淆,教师应该利用课堂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区分.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由平均速度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引入、探测已有概念、产生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和建构科学概念、形成新的认知平衡。
教学过程:
引入:速度的二段式测验3道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产生冲突。
(一)速度
“速度”的引入:运动会上,要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可以用什么方法?通过相同的位移比较时间的长短。若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我们可以根据位移的大小来比较。如果运动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呢?
在物理学中,我们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定义:位移Δx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比值定义法)。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国际单位:m/s或m·s-1,其他单位:km/h等
3.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不断改变,根据求得的则表示物体在Δ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⑴公式:
⑵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即位移的方向。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各段的平均速度一般并不相同,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⑶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过渡: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为了精确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将时间Δt取得非常小,接近于零,这是求得的速度值就应该是物体在这一瞬时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
⑴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瞬间)的速度。
⑵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速度”这一概念并不一定明确指出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我们应根据上下文去判断。“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
3.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例:课本P16汽车速度计上指针所指的刻度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三)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与“平均速度的大小”完全不同。
例1:下列对各种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例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⑴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⑵若汽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
总结: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应严格按照定义来计算。
例3:人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人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将人送上楼去需用30s。若扶梯不动,某人沿扶梯走到楼上需20s。试计算这个人在扶梯开动的情况下仍以原来的速度向上走,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12s)
作业:
必做:p18—1、2、3、4
选做:新新学案第一章第三节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现象+合力推理+实验验证
教学用具
用薄纸糊一纸袋、两小钢球、抽气机、牛顿管、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
2、导入:同学们,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物体下落的速度到底与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让一个纸袋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钢球落得快。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也是公元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这个观点使人们在错误的结论下走的__多年。同学们听说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吗?伽利略做过大量的由静止下落的实验,并且还用归谬法、数学图利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同学下去看课后阅读材料,伽利略为了证明亚里斯多德观点的错误,他就拿了一个质量是另一个质量10倍的铁球站在比萨斜塔上,使两铁球同时下落,结果两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且再看实验: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同学再观察:
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师:同一个纸袋,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其下落时间就不一样呢?
学生: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袋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袋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老师:如果真的把质量、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在真空中,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结论一样吗?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气相当稀薄)的牛顿管拿出来,让牛顿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一起下落。
学生:同时落下。
演示:把小钢球装进纸袋,与另一个小钢球同时下落。
现象:同时落地。
老师: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同学们根据这些过程、结论,给其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
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和物体重力相比可忽略的条件下,物体从静止竖直下落。
1、自由落体运动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距我们三百多年前的伽利略经过大量的实验、严密的数学推理、得出:自由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
二.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问题-猜想-逻辑(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请学生猜想
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
请学生实验验证(思考:如何验证?)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二: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
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
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实例1、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会有哪些效果?
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据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总结:力分解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
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造引桥,为什么公园的溜溜板要倾角很大?
实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物体对绳的拉力会有什么效果?
实验一:用橡皮筋、铅笔、绳套、钩码为器材做学生实验自己体会(学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动手实验)
实验二:两名同学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学在肘部用力下拉去体会力的效果,然后两人互换
实验三:观看视频(在支架与竖直墙相连处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细绳与水平杆的夹角变小,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
实验验证:(自制教具:用一个拐杖,没有拐的一端系上很宽的橡皮筋,同时那一端掉着一个3千克的铅球,有拐的一端让学生顶在腰间,慢慢减小橡皮筋与拐杖之间的夹角,会发现学生手臂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腰间感觉越来越难受,)请一位同学做演示实验去体会。
探究四:合力一定,两个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用一根绳中间吊一铅球,然后把两个绳的端点距离逐渐拉大,最后会发现绳子拉断,说明分力是逐渐变大的。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实践,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请同学解释一开始的实验,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拓展引申: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个专门用来测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个仪器呢?应该如何制造?
课后探究: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结果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执教完该课节后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围绕体验性探究实验做好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推进,更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要自己创造条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觉得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这些实验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亲历那设计的过程,这样就更加有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益。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篇4】
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运动有快慢” 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反馈展示
1.物体叫做机械运动。
2.地球同步卫星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3.坐在向东行驶汽车里的小明,以自己为参照物会看到路旁的树木 ,若以 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4.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 是相对的 5.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转载于:/h= m/s,18m/s= km/h,54km/h= m/s
6.常见速度值:
(二)生生互助、合作探究----运动类型
1.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运动: 3.例题(阅读教材21页例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练一练】:
(三)小组互助、拓展提高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行进150m,则它第5s内的速度是______m/s 2.汽车在前20s内通过200m的路程,在后40s内通过250m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 的平均速度是 。 三、堂清训练、巩固双基:
1.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其速度是 km/h,合 m/s。
2.飞机在12min内飞行216km,其速度是 :而子弹在2s内飞行了1600m,则 运动的更快。
3.关于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4.两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2:1,行驶的.路程之比是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
5.南京到北京的列车第一天晚上10时发车,至第二天下午3时到达,全程1050km,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平直铁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投出的篮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C.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D.沿直线跑道跑百米的运动员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7.甲、乙两气球分别以1m/s和1.5m/s的速度竖直升上天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球在上升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球在上升 C.以甲球为参照物,乙球在上升D.以乙球为参照物,甲球在上升
8.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跑到终点时,乙总落后10m,如果甲在起跑线处,乙在甲前方10m同时起跑,则()
A.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甲先到达终点 D.未到终点前,乙在甲前边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会描述这些属性。
2、会根据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能与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通过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设想重点: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难点: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兴趣。
教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金属勺,塑料勺,热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 课题引入
介绍已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二 讲授新课
1.播放光盘,铁钉在石蜡上刻画的图片。体验物质的软硬程度不同。
2.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
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大小,
并按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组织学生设计“比较这七种物质硬度”的实验方案。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硬度大的.痕迹浅)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
(5)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6)介绍硬度这种物理属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组织学生讨论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
(1)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6-18,讨论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
(2)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有关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4.组织学生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
(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6)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5.指导学生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
(1)介绍自然界的物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按物理属性加以分类研究是研究物体的比较简单的办法,这也是科学家常用的方法。
(2)组织学生对课本第19页中第一题中的物品进行分类。
(3)组织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的南京长江二桥。
(4)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或自制的课件。
三 小结
四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6.5物质的物理属性
硬度:描述物质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硬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弹性,
磁性,韧性
教后感: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能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结合实际,说出用电器多铭牌上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所表示的含义,能区别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4.知道千瓦时的来历,会把千瓦时和焦耳相互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用电器的功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不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知道用电器在待机时也要消耗电能,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学生往往会误认为用电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把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所以对电功率概念的掌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电功率是电功与时间的比值,根据定义得出功率的计算是,结合电功的计算可以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式为P=UI,还可以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其它几个公式,在电功率计算中要根据题意对公式进行变形,所以电功率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不同的用电器有不同的电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所显示的是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它是用电器的重要参数。但用电器接在不同电路中,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不同,只有当实际电压等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所以对于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分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尤其是实际功率的计算学生会感到困难。
重点:对电功率概念的掌握及计算。
难点: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及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三、教学策略
电功率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它反映了电流做功快慢的,电功率的概念是建立在电功的基础上的。上节中已经对电功有了具体的了解,它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可以利用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来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动情况,可以发现接不同的用电器,电能表的转盘转动速度不同,说明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从而引入功率的概念。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利用比值定义法,结合电功的计算推导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了使学生更熟悉这个物理量,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性,让学生观察不同用电器铭牌上的功率,因为它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了解生活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对不同用电器的功率大小形成初步印象。同时强调电流做功快慢与电流做功多少的不同,因为电能表转盘转动圈数的多少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多少,而转的快慢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快慢。所以电流做功多少与用电器的功率大小有关,还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为了使学生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千瓦时的来历”,利用W=Pt来推导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与焦耳的关系,强化了学生对电功与电功率的区别。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它们与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不同的概念。学生不易区分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通过改变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使学生认识到用电器的功率是可以变化的,此时的灯两端的电压及灯的功率就是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只有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降低学生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理解的难度。在实验中要提醒学生,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高于铭牌上的额定电压时,用电器不正常工作,容易烧杯;当用电器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同样不正常工作。实验后通过一个实例来加强对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理解。对于用电器功率的测量,结合公式P=UI,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利用电流表测出用电器的电流,从而算出功率,因为下节中有详细的测小灯泡的实验,所以本节只需让学生了解测量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功率不同的用电器(如热得快和白炽灯)、电源、开关、导线、规格已知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2分钟)
1.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
2.家庭电路中测量电能的工具是什么?测出电能的单位是什么?
3.1kWh的电能给灯和空调使用,哪个用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学生按要求回忆,回答。
为本节课作知识上的铺垫,逐步进入物理思维。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5分钟)
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转动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热得快和白炽灯哪个消耗的电能多?
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
投影出热得快的铭牌(220V1000W)和白炽灯的铭牌(220V40W),这些物理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不同,说明电流做功快慢不同,可以利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比较不同用电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哪个多?
学生讨论回答:
电能表转盘转动越快,相同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越多。
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与用电器的参数有关,了解不同用电器参数不同,对本节课研究的物理量有初步认识。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28分钟)
电功率
投影:把一盏灯接在家庭电路上通电20min,消耗的电能是720__J;把热得快接在家庭电路上通电1min,消耗的电能是60000J。哪个消耗的电能多?电流在哪个用电器上做功快?
热得快消耗的电能多,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越多,电流做功越快。
通过比较做功快慢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对比力学中的功率,思考: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2.电功率的单位,单位间是如何换算的。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用电器的功率有多大呢?
思考:
1.电功率的定义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可以利用W=UIt进行计算,代入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例题:教室一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0.18A,则此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多少?
学生思考回答:
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还有“kW”和“mW”
1kW=103W
1W=103mW
学生阅读课本P92的小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学生可以与力学功率类比:
1.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
2.计算公式
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P=UI=220V×0.18A=39.6W
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入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及单位。通过了解用电器的电功率,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比值定义法给电功率下定义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千瓦时”的来历
回忆电能表测出电路中消耗电能得到的单位是什么?它的从何而来的?
例题: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150W,每天使用3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算)
阅读课本P93的“想想议议”,相互讨论一下,该记者犯了什么错误?
电功的大小与用电器的功率与通电时间都有关,用电器的功率越大,通过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越多。
学生思考:
根据单位的组成“千瓦时”是由千瓦和小时两个单位组成的。千瓦是功率(P)的单位,小时是时间(t)的单位,千瓦时是由P、t这两个物理量相乘得到的组合单位。即它是由公式变形为W=Pt得到的。
学生利用电功率公式变形进行计算。
由得W=Pt=0.15kW×30×3h=13.5kW·h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发现:
电功与电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电5000kW·h是指少消耗的电能,而电吹风的0.5kW是指功率。
加强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
为下面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作铺垫。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展示一个实验室用小灯泡,上面标有“2.5V0.5W”的字样,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把它接到不同电压两端,它的功率会变化吗?
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的电压下,其实际的电功率会随着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说出一电热水器的铭牌“220V1000W”表示的意思。
根据此电热水器的铭牌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电热水器两端电压低于220V,它的功率就小于1000W,此时它的功率就是实际功率,但额定功率仍为1000W。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是指把用电器接在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它的实际功率大小与实际电压有关。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可能相等吗?
阅读课本P95“想想议议”,要串联多少个这种灯泡?
学生把“2.5V0.5W”的小灯泡接在2.5V、2V和1.5V的电压下,观察灯泡的亮度。发现灯泡越来越暗。说明灯泡的功率在减小。
220V表示此电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1000W表示它的额定功率为1000W。
学生讨论回答:
1.可以算出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2.可以算出电热水器的发热电阻的阻值。
学生讨论:
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就等于额定功率。
当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不能正常工作;当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就高于额定功率,用电器可能会被损坏。
学生讨论:
用电器在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一般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否则容易损坏。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通过实验比较直观的反映出不同电压下灯的电功率,对实际功率有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认识用电器的铭牌。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熟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增加欧姆定律与电功率的联系。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电功率的测量
展示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提出问题:你如何测出此时灯泡的功率?
思考:
1.实验原理
2.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3.画出此实验电路图
具体的测量方法在下节课我们再详细研究。
学生讨论后回答:
1.可以根据P=UI来测量
2.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源、导线、滑动变阻器、灯泡等。
3.实验原理图
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P=UI测功率。
总结
(5分钟)
通过这节课我们到了哪些内容呢?回忆并回答: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及单位。
2.“千瓦时”的来历。
3.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的区别,用电器铭牌上标的电压和功率是什么意思。
4.电功率的测量原理、原理图等。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学生根据问题逐个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利用问题引领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布置作业
1.课本P95的“想想议议”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调查了解家中用电器铭牌(至少两个)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按时完成。
巩固本课学习内容,同时增加课外调查的作业,使物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内容为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光》第二节内容,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光的折射是继光的反射后的又一个新的光现象。本节知识是光学中的重点知识、是理解透镜作用原因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
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为以后透镜及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知识之一。
2、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光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了解光的折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猜测、检验、联想等的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乐于合作,渗透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1)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2)让学生会作光折射的光路图。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整体上采用对比、猜想、提问设疑、设计实验探究的模式,教学流程上采用以上方式:
第一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对照光的反射定义自己分析得出光的'折射定义。学生对定义总结很有可能不是很周密,但可以通过后面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修正定义,让学生明白为何要用“斜射入、一般”这些词。
第二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对照光的反射定律,让学生猜想光的折射可能有哪些规律,然后按照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当然整个实验主要是我来操作完成。在此我补说一点,因为在探讨光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时,由于没有演示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器材,所以我采用的是用半圆形玻璃砖来做这个实验,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学生练习画光的折射光路图,为下一部分学习透镜的作用做好铺垫。
第四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在这一步我采用让学生做硬币“上浮”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光的折射带来的错觉,引起学生思考硬币为什么会“自动上浮”,启发学生画光路图来解释原因。同时也说出了盛水的碗变浅、放入水中的筷子变弯等现象的原因。
第五步:通过多媒体演示“海市蜃楼”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潭清疑水浅”、“叉不到水中鱼的原因”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