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把握小提琴的力度
有的人拉小提琴,不管什么乐曲,不管任何旋律,总让人感觉弓子轻飘飘,缺乏力度没有精神;也有人精力充沛,拉起来声音咔哧咔哧响邦邦,让人捂耳还来不及;这就是运弓力度的差距,那么小提琴应该如何包括如何把握运弓力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把握小提琴运弓力度的方法
运弓时,五个手指都有用,一般个个都要附在弓杆上。其中,食指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是压杆的主力军,也是调控力度的核心。小指虽小但不能忽视,它既能平衡弓杆也能调节弓杆的力量,正因如此它最自由,可以站立弓杆也可脱离弓杆。
弓毛在琴弦上的位置可以影响声音大小。一般情况下,琴弓运行在琴码与指板正中,此时音量适中,当琴弓靠近琴码运行时,音量就会加大,而琴弓接近指板时,音量便会减小。小提琴这一特性,完全可以用来调控力度。
小提琴运弓速度与力度也有关系,一般来说,运弓速度快力度就大,运弓速度慢力度就小,速度与力度呈正比关系。
小提琴运弓力度可以处于常态,但不少时候是动态的。这种动态决不能神经质地变化无常,它应该根据作曲家的意愿,根据旋律、乐曲的场景与情感的需要,作出恰如其分的合理反映。
诚然,正确的控制小提琴运弓,必须通过大量的科学的正规训练,包括练习曲、乐曲的演奏,包括成功的模仿,包括多次音乐会的实践,包括各种演出活动等等。
小提琴跳弓的基本方法学习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将顿音处理得短促、轻巧、铿锵分明。如果是二胡来演奏顿音,就要用“跳弓”技巧。
什么叫跳弓呢?当我们用弓子在琴筒上作快速推拉时,弓杆受运弓动作的快速牵引,产生出一种往前冲动的惯性,弓毛却在擦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弓子这种不协调的运动状态,使整个弓子出现了左右摇摆的弹性。如果我们在即将调转弓向的那一刹那间,一方面依靠小臂引导手腕,对弓子适当地加以控制,一方面有意识地“解放”这特有的弹性,使弓毛轻快地离开了琴弦。这样就按人们的意志得出了短促轻巧的顿音效果。
跳弓的弹性是否能充分发挥,与弓段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大家知道,奏普通快弓一般以左半弓较为顺手,可跳弓在左半弓却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往右半弓移动则更为碍手。只有在中弓弓段上演奏跳弓才较为方便。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弓子的弹性是爱运弓速度支配的,弓子运行得越快,它的惯性与弹性表现得越突出。它的弹跳点又受弓子重心的支配。弓子的重心使它在琴筒的中部大体平衡,所以弹性在中弓附近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然,利用弓子的弹跳点奏顿音,这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更主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训练手腕的灵活性,会控制、运用。弓子的弹性。假如乐曲根据感情需要不要求那么快,但又要演 奏顿音,这时弓子得不到快速运行的机会,弹性无法产生,跳弓也就不可能出现。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小臂的“内劲”,在中速推拉的间隙之间,控制弓毛断续擦弦,使每一顿音的出现都有均等的离弦机会。这样的顿音效果同样顿挫分明,并显得稳重、内在。
初练跳弓时,腕力对弓子的自然弹性可能还控制得不好,会出现弓毛敲打琴弦的现象或发出较为生硬的“锯锯”声。只要弓子没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摆动或产生过多的杂音,并且加强对手腕控制力的训练,这些问题就会逐渐得到克服。
跳弓与顿弓虽属同一性质的弓法技巧,但细致的分辨一下,他们的表现力还是有差别的。跳弓长于表现欢快跳跃的短促顿音,最适宜于表现“X xX”的节奏型;顿弓含蓄、稳重,适宜表现顿挫分明的短促顿音,不像跳弓那样受弓段和节奏型的限制,但不像跳弓那样富有弹性,也不易持久。
表现顿音效果的技巧除了上面介绍的跳弓和顿弓外,还有一种名叫“连顿弓”的弓法技巧。连顿弓,即在连弓之内奏出若干个顿音,每个顿音有均等的擦弦和离弦过程,练连顿弓首先要熟悉跳弓和顿弓,演奏连顿弓除了更要强调小臂的内劲外,还要靠大臂有一个稳定的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