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经典的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6篇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听到一些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却富含了许多哲理,学会了就足以我们受用一生。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在这场旅行中经历,然后感悟,最终实现成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1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很少碰到对手。在奉命率兵赴新疆平叛前夕的一天,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个七十多岁老人在写有“天下第一棋手”六个大字的招牌下摆棋阵。左宗棠觉得老人自称“天下第一棋手”过于狂妄,想教训教训他,便上前挑战。没想到老人不堪一击,连连败北。左宗棠在得意之余,命老人赶快自己砸了招牌走人,不要再在这里丢人现眼。
没想到的是,当左宗棠从新疆平叛归来,那块“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依然竖在那里。他很不高兴,决定再教训一次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说来也怪,这一次左宗棠居然被老人“杀”得落花流水,三战三败。左宗棠不服,第二天又与之鏖战,这次输得更惨。他觉得不可思议,就问老人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棋艺会进步得如此之快,老人微笑着回答:“上次您虽是微服出巡,但我知道您是左大人,而且即将出征新疆,我不想挫伤您这个一军主帅的锐气,所以存心让你赢,让您作为一个击败‘天下第一棋手’的胜利者信心十足地去平叛立功。如今,您已凯旋,我也就无所顾忌不再谦让了。”左宗棠听后,羞惭不已。他想,这样一位民间老人居然如此深明大义,觉得自己作为朝中要员,一路诸侯,在这位老人面前输的何止是几盘棋!
【点评】这位老棋手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之中,在自己树立的“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之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假装输棋,不仅要被赢棋的对手误解而且要被许多不知内情的观众嘲笑。但他为了“大义”,却心甘情愿承担这种委屈。这种重大道义而不计小是非的行为非凡夫俗子所能做到。因为它不仅仅是一般的宽恕精神,它是无私的奉献,是高尚的给予,是对国家对他人的仁爱,它比宽恕更需要一种主动精神,也更能显示一个人心灵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老棋手,艺高德更高。
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2
皇帝要奖赏臣子们每人一只羊。可那些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同,怎么分才合理,才能使大家都没意见呢?有人主张按官位大小分羊的大小,有人主张抽签凭运气分,有人则主张把羊都杀了平均分肉……正当百官为分羊献计献策,皇帝莫衷一是时,宰相走到羊群,把最小最瘦的那只羊牵走了。宰相主动吃亏,谁还好意思争执呢?于是,羊就在互相谦让中顺利分下去了。
【点评】羊在古代,是最美的食物,用羊奖赏臣子,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关爱。这本来是件大好事,但如果搞不好,就会分出矛盾和意见来,好事就会变成坏事。由于“那些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同”,无论用哪一种分配方案,都无法分得恰当合理,要分得让大家都满意,谈何容易!的好办法,就是受奖赏的人都能谦让一点,都情愿自己吃点亏。故事中的宰相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毅然先为自己挑了一只“最小最瘦”的。
宰相,在百官中位,权,不是利用职权分一只最肥的,而是挑了一只“最小最瘦”的,其他官员即使有人不愿吃亏也不好意思挑大挑肥了。照这样分下去,不仅分得顺利,而且留给最后一个官员的就会是最肥的那一只了。宰相,作为百官之长,以身作则带头谦让,不仅能使分羊顺利进行下去,而且还将带出满朝的好风气来。矛盾当前,如果当事人都能表示谦让,任何问题都能圆满解决;利益当前,如果都能带头吃亏,社会风气何愁不会变好?
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3
曹操讨伐袁绍时,曾被陈琳一纸檄文骂得狗头喷血,辱及祖宗。但他爱惜陈琳的才华,不但不杀,反而委以重任。在打败袁绍时,曹操从图书中发现一束曹操部下和袁绍暗通的书信。有人劝曹操把这些人杀了,曹操却说:“尚绍之强,孤亦不能果,况他人乎?”意思是说:正当袁绍强大的时候,连我都不知道自己结果将会怎样,更何况别人呢。于是,下令焚毁这些书信,对当事人概不追究。
【点评】不管历史对曹操作怎样的评说,但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对人才的怜惜,对下属的宽容都说明他的一军之帅、一国之君是当之无愧的。
在许多时候,我们如果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那么,别人的许多过错可能有许多都是情有可原的。原谅产生宽容,宽容却比处罚更能震撼人心。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成大事者,往往都有宽广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一个领导人来说,气度却是领导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包容属下过失的气度,就能够得到属下的真心拥戴。
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4
有一天,颜回上街看见一个买布的人和一个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说:“明明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卖布的说:“三八本来就是二十四,我收你二十四个钱没错。”颜回忍不住上前劝架,他对买布人说:“先生,三八是二十四,你算错了。”没想到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是什么人?敢说我算错了?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孔夫子评理去。”
颜回带着买布人来见孔子。在路上,买布人问:“如果是你错了怎么办?”“是我错了,我就把我头上这顶新帽子送给你。”颜回反问,“如果是你错了你怎么办?”买布人回答:“如果是我错了,我把脑袋割下来给你。”
听明情况,孔子对颜回严肃地说:“三八本来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快把帽子给人家吧!”
颜回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视若神明的老师居然也糊涂到如此地步,但为了尊重老师,他还是把帽子摘下来,递给了买布人。
等买布人拿着颜回的帽子高高兴兴地走了以后,孔子笑着对一脸乌云的颜回说:“我说你输了,你只是输了一顶帽子;如果我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没看到那买布人的认真样子吗?你以为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跪到了老师面前说:“老师这是重大道义而不计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评点】聪明人自有聪明之见,非常人自有非常之举。圣人孔子在这个是非之争中装作糊涂,而正是他这种“糊涂”显示了圣人的明智。想想看,孔子在人们心中有这么高的威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别人发生影响,如果此时他一定要坚持“真理”,实话实说,那个只记住“三八”是“二十三”的没有文化但又很认真的买布人就要履行诺言丢了性命。孔子在告诉颜回,做人应当重大义讲大节,不应当在芝麻小事上与人较真。在这一点上,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可谓悟得透彻,他竟以“难得糊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5
宋仁宗庆历二年,包拯奉命调到广东瑞川任知郡事。当时,贿风盛行,一些土豪劣绅为了巴结权贵升官发财,争相以精雕细刻的贵重端砚作为行贿之物。包拯虽爱好书法,喜欢端砚,但他坚持一方不收。
后来他调任离去,当地官绅百姓前来江边送行。没想到船方解缆时,突然乌云闭天,风雨大作,波涛汹涌,包拯大惊失色,以为自己在不觉中做过什么亏心之事,于是立即闭目反省。可是,他搜肠刮肚,都想不出自己在此为官一任有何不对。这时,他命随从包兴把船舱搜索一遍,看看是不是有谁偷偷把礼物送上船来。包兴找遍每一个可以藏匿物品的地方,都未曾发现什么。最后,还是包兴不忍看主人着急,交代了他在上船时背着主人受了人家的礼。他以为这是在主人离任时百姓对主人感恩所送的礼物,收之无妨,说着就从包袱里取出一方用黄布包裹着的精美端砚。包拯二话没说,从包兴手上接过端砚,一扬手就把它丢进汹涌的江涛里去了。说也奇怪,狂风巨浪随即平息。
【点评】古人说:“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立地之柱石;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育物之根芽。”一滴水珠,可见太阳的辉煌。这故事对一个叱咤风云的包拯来说真是微不足道,但它正反映了包拯做人的顶天立地,为官之清正廉明。若按常理,包兴所思所为也无可非议。百姓感念父母官的政绩在其离任送别时送点礼物以表谢意,这与在任上送礼毕竟不同,但在包拯这个大清官看来,为官一方,为老百姓做任何好事都是份内事,没有理由接受老百姓的感谢,更不能收受老百姓的财物。正所谓“受享不逾分外,修持不减分中”。一方端砚物虽小,但是,“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收受老百姓的财物,都是对官风人品的玷污,都会使一身官袍散发出铜臭。
课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6
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哲理名人哲理故事: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名人哲理故事二:《毕加索:时间的光线》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在画同样的东西。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反问道:“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个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同的。”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同的韵味。
哲理: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请拿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丽,生活原本可以如此丰富,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