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色作文1000字优秀合集五篇

秀婷 1172分享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朦胧的月光下,白日时初看的绿色已然隐匿,余下的不过一抹残白罢了。带着一丝倦意,我伴着月光走在这黑白相间中,猛然间却闪过“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欣喜——昏暗之中,一张折皱的脸,映在之上的是如火般的笑容,仿佛一盏灯,照亮了这残白的黑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月色作文,供大家参考。

月色作文1

日子像一盘沙子,在指尖悄然滑落,宛若琉璃的月光,从窗边悄悄移走。斑驳的光亮,印在心底。回首往事如烟,唯有那皎洁的月光,伴我成长。

清清幽幽地、缓缓慢慢地,月光如约而至。搬一个小板凳,和外婆坐在院子里。一把蒲扇、一首童谣、一个故事,组成了童年月夜里最精彩的章节。外婆轻轻缓缓地说,月光轻轻慢慢地走,仿佛在倾听,又仿佛只是路过。我问外婆,月亮上面真的住着嫦娥吗?外婆笑着抚摸我的头:“是呀,她是月亮上最美的仙子。”那一夜,枕着月光,我做了很长很长的梦,梦见了自己长出了五彩斑斓的翅膀……

就这样,在这明亮而烂漫的月光中,我跟上了月光的脚步,在小院里追逐那一片光明。那时候,爷爷一直在笑,说我调皮,却总在不经意时,把我搂在怀里,有力的双手把我举得高高。每当这时,我就把手伸得更高,期许触摸到更多的月光。我问爷爷喜欢月亮吗?爷爷说喜欢呀,宝贝孙女就是我的月亮呀。说着,我看到月光中他慈爱的笑容,正缓缓地与月光融为一体,亲切温和,宛若永恒。可是突然一天,爷爷走了,无声无息,就像一缕慢慢消失的月光,任由我怎么呼喊,怎么哭泣,那月光还是静静地离开了欢乐的小院。

此后,我很少再去小院,因为那里的月光,已走失了最初的光芒。每每一夜过后,院子里留下的,多是一层湿漉漉的泪水。

时间在走,月光依旧周而复始。而我,慢慢长大,离开了家,离开了小院,来到学校。校园里的月光多半蕴含欢乐、奋进和汗水。我知道哪几朵月光有老师的谆谆教导;哪几朵月光有同学的真情鼓励;哪几朵月光有友人的温暖关怀。可是……可是总有那么一两朵月光,藏在朦胧的树荫中,飘渺、安静而忧伤。同学说你怎么经常一个人看着窗外的月光?闺蜜说你怎么总在日记里写月光?我笑笑不答。直到那个月光一般的身影走进我的世界,我记得那晚的月光格外明亮,踏着月光,我在办公室门口忐忑地喊了声:“报告”。“进来。”一个宛若月光一样温柔而朦胧的嗓音。看见我进来,她轻轻地说了声:“你来了呵。”后来,我们说了很多关于月光的故事,说到了小院、嫦娥,还有那双把我高高举起的有力的手……那晚,我第一次触摸到那片湿漉漉的月光,温暖而真实。我也是第一次觉得树荫下的那几朵月光,也有它别样的含义。走出办公室已是晚上十一点,我们肩并肩,月光手牵手。整座校园,无比明亮而宁静。

终于,在无数个月光陪伴的夜晚之后,我如愿地考上了州民中。初中的生活更加丰富而忙碌。我已经很少安静地去看月光了。倒是课本里的月光总是迎面扑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告诉了我思乡的含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追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寄托了我对自身和家国的真挚情怀……踏着青春的脚步,月光喃喃细语,月光亦步亦趋,月光轻轻抚慰。它正从小院里外婆的故事中,爷爷的大手中,慢慢笼罩了我的人生……

也许,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月光,需要一轮明月,让我们回首往昔,依然可见,那时间的缝隙里,月光漫步,月光歌唱,月光奔涌。

月色作文2

新年的月光,是属于我和奶奶的。

大年,寒冬便染上了腊月的气息,家乡,说冷不冷,说热不热,一切都很平淡。但是,奶奶却更加享受这样的日子,平平淡淡,安逸自然。

奶奶是喜欢看月亮的。

她说:“月亮清清的,幽幽的,我喜欢这种平凡却安然的滋味。我更希望我们一家普普通通,平平安安。”

奶奶十分关心这个家。

记得最清楚的,是上一次过年,据说当时爸妈大吵了一架,奶奶听到电话直接从十几公里外的集市奔回家。

没错,是奔。

谁能想到一个已逾古稀的老人,从十几里外的地方奔回家,当时爸妈被吓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奶奶对我们的担心,并不亚于爸妈对她的担心。

我更喜欢和奶奶在月下谈心。

月光很慢,岁月很长,每每看到奶奶脸上的皱纹,心里总会不经意泛起一阵酸楚。是啊,我也知道,我与奶奶相处的时光越来越少,还谈什么岁月很长呢?

今年的春节,也不比往年热闹。

餐桌前,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团圆饭,还有老人那甜蜜的笑容,看得出,奶奶更享受这种气氛。饭后,奶奶一定要做的,就是和爷爷抢电视,看春晚。当奶奶闹着,爷爷无可奈何地让出手中的遥控器时,奶奶就会笑得合不拢嘴。

其实,奶奶内心深处,还隐藏着一颗童心啊。

我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将她面前那碟牛肉丸分给我,每当她夹着一颗牛肉丸,蘸了蘸沙茶酱再送入嘴里时,总是会甜甜地笑,那一笑,笑出了鱼尾纹,也笑化了我的心。

几个小时,愉快的春晚时光就过去了,但这时的我才是最兴奋的,因为可以和奶奶再一次在月下谈心了。走到奶奶房间,七十年代的那抹“味儿”久久萦绕在鼻心,无法散去,一切还是那么熟悉:

那扇老窗,泛着光。

月光透过薄薄的纱,洒在地瓷砖上,洒在奶奶身上,淡淡的月,在奶奶身上,镀一层银光,若隐若现。

奶奶沿着床边坐下,我沿着奶奶的腿边坐下。一刹那,奶奶握住了我的手,

那是一双布满岁月老茧的手啊!

冰冰凉凉的,当时的我,心里只有一种想法:用我的手,温暖这双饱经风霜的手。没有为什么,只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奶奶先开口了:“最近学习怎么样?新学校,还习不习惯?”

“还好。”

“饭吃的多不多啊,最近在长身体,要多吃点。”

“嗯,有的。”

“那……”

“什么?”

“那爸妈现在关系还好吧?”

唉,奶奶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家人的状况啊。其实吧,我早就知道奶奶想要问什么了。打小,奶奶就教育我一定要善待他人,做朋友,一辈子都是朋友,长辈也是如此。

做人,要学会看人;看人,看的是人心。

我笑了笑,回答道:“挺好的,起码现在不会动不动就吵架了,奶奶你就别担心了。”

听到我这样讲,奶奶才松了一口气,似乎心里悬着的,都落下来了。奶奶把头转向窗外,望着那一轮洁白无瑕的白月亮,两行泪很清晰地从脸上划过。

亮。

我知道奶奶心里想着什么,也知道奶奶心里想要什么,无非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似月平淡,干干净净,没有是非,没有烦恼;似月明亮,团团圆圆,手牵着手,相伴,不弃。

奶奶啊,这一辈子为她的子子辈辈操碎了心。

不悔梦归处,不恨太匆匆。

因为梦的尽头,是我们啊。

这时,奶奶从身后拿出了一碟热腾腾的牛肉丸,一边吹着,一边说:“来,快吃,热乎着呢!”

我二话不说,直接狼吞虎咽起来,不知为何,泪珠像崩了线的珠子,哗啦啦地流,我想控制却控制不住,嘴里还嘟囔道:“唔……好吃……”

奶奶抚摸着我的头发,还说着:“哎哟,吃完这碟牛肉丸,我的孙子又要长高了哟,慢慢吃,别着急还多着呢。”

我也知道牛肉丸吃太多不好,可是我怎么可能停下来呢?

这是奶奶包的,

是奶奶花费心思包的,

每一颗牛肉丸里,都溢满了对孙儿的,浓浓的爱啊!

此刻,烟花升起,流光溢彩,它们的相竞绽放,如同一盏盏霓虹灯在眼前闪烁,即使只有几秒,但够了,因为这几秒,是家家户户盼了一年的美好憧憬啊!

我顺着光线往奶奶望去:

尽管眼前是五彩缤纷,但遮挡不住的,是奶奶眼中深处,那一轮最纯净,最无暇的“月亮”。

“奶奶。”

“欸。”

“今晚,我陪着您。”

淡淡的月,是数不尽的年。

月色作文3

太阳消失缓缓在地平线,余温醺红了云朵,化成了彩云徜徉在天际,半饷,那抹绚烂也没有了,夜幕悄悄降临,携着满天的繁星与明月来造访人间。

今晚月明云稀,朦胧的光华将初降的暮色划破,一片清亮洒落下来,抬头便瞧见一痕新月挂在柳梢,风动月影随,淡彩穿花。这静谧的夜晚显得月亮更加神秘朦胧,不知那月宫上是否真的有嫦娥仙子,她是否在窥探人间事,而那些美好的祈愿亦或是忧愁的心事,她是否听得到?

月它是女儿家的闺中密友,不论是待字闺中的少女,还是深入庭院的妇人,都对它情有独钟,知无不尽。许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太过神秘,她们常常借月勾勒出一幕幕动人的爱情故事,抒发自己的怨念或羞涩的心事,料素娥犹带离恨之情。当月满西楼时,推开小窗,任月光倾泻一室明亮,妆台上的宝奁银镜折射出动人的光华,似是天上星河远赴人间,酿满室的醉人星光。

思绪便在夜晚慢慢发酵,于是她们把隐秘的多情心事晒在这清清冷冷的月光下,编织她们或欢喜或悲伤的情丝,织成一张张绮丽的网,又化作轻纱,嵌入月亮中,希望广寒宫中的那位仙子可以看到。谁说月不谙世事百味,一张又一张的网,织就一个又一个故事,和月亮共悲欢离。

月亮也好似有许多的话要说,是了,它记载了古往今来太多的悲欢离合,是诗中最别具一格的风雅。它是诗人们的知己,当时多情无处言说之时,总会把自己的满怀心事袒露在透亮的月光下,与它分享。他们烦忧时,它便化身残月,与诗人们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当诗人们欢喜时,它又摇身一变成满月,应了诗人们心里的景。无须多言,它自懂你。

它在太白的杯盏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天地浩大,万物皆有灵,谁说无人与我共饮畅谈?举起杯盏,满敬这杯中月,一口气饮下心事,什么忧愁烦恼,统统抛却脑后,今夜只有我和明月在这话衷肠。月亮将思绪悄悄收起,随着酒气幻化成一首首诗赠予太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亮又趁着夜深人静时出来寻人,这回遇到的却是一个豁达的心境。它轻轻地把光辉撒落,于是王维被这月色浇了满怀。旁边潺潺不休的小溪映着月色,波光粼粼,在这夜间亮的惊人,仿佛要和日月争辉,溪边斑驳的老石上布满了青苔,听了不少故事,也许它趁着这透亮的月色,与月亮窃窃私语说着自己的见闻……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脑海中兀的想起这句诗,现在便懂了若虚的心境。江畔连月望不尽,孤帆只影对长空。数尽千帆云烟过,江流仍婉转,只是物是人非,百年眨眼过,故人已不在身边,但是天边的月仍是当年那一轮。

流年似水,挥手便是百年起落,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天外云卷云舒,无意聚散。那百年前的的古都,无人再描绘昔日的繁华,那千年前的古人,无人再刻画入骨的风姿。然生生无穷,代代无尽,我们隔着百年的光景,遥望同一轮圆月,身边的人或来或散,往事也飘散如云烟,正如这月,或阴或晴,时圆时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是天上月,事是俗尘事,人是多情人……

月色作文4

天色早已被蒙上了黑纱,也不知是窗前路灯的光芒,还是月光,攀上石榴树的技蔓上,那枝叶仿佛又承受不了月光的重量,索性将他们撒在小路上,倏地便是一层斑驳的银灰。

那光芒很神秘似的,吸引着我。抬头,只见月光的光圈,不断缩小,最终汇聚在一起。捏出了圆圆的月亮。我携了三个妹妹赶趟儿似的出门赏月。揭开岁月的银幕,那月愈加清晰,银蟾光满。对着月亮发呆的我,好像看到了又长出了一个月亮。假若我向那洗尽铅华的冷月飞去,也许会感受到:自古月圆月缺千百度,却阅尽沧桑无数。它的光芒飘飘悠悠。就连那月也似乎只是被秋风送来,稍纵即逝。月是秋眼眸,总希望我自己如一叶小舟,沉睡在这荡漾着温暖的眸子里。

当这感觉意犹未尽时,妹妹拽拽我:“你去搬小板凳,别忘了咱的中秋茶话会呀。”我漫不经心的挪着步子,正撞见提着一大袋冬枣的三妹,一摇二晃的朝着木色小亭奔去,透明的塑料袋几乎擦着小路。我也冲进家门,扛着四个板凳一路小跑,匆匆进了亭子。大妹清点着瓜果食物:瓜子、核桃、板粟、冬枣、月饼、酸奶,淡茶。年纪最小三妹因看不见桌上的美食,急得围着桌子转,还不停的蹦起来,活像是只急红了眼睛的小白兔,她一见我怀里的板凳,乐得蹿上去,观赏着一大桌美宴。瓜果点心摆好了,二妹和我切月饼,每大块分四小块,用盘子盛着端上桌:月饼上的油亮晶晶地,我的口水顿时从舌根漾了出来。大妹又忙着倒茶,每一杯的热气儿,轻轻地,飘飘悠悠地向上腾升。暖暖热意都送给了清冷的月光,也让这满月暖和暖和。茶壶里十几片碧绿的茶叶,也随这茶水幸福地翻滚着。

月亮悄悄地挪动着,我们一手操办的一桌果实也摆放妥当。四个小姑娘激动地坐好。我开始讲话,一开口就是领导腔,怪里怪气的音调令三个妹妹都笑起来,顽皮的三妹笑得钻到桌子底下,我伸手扯她起来,重新讲道:“这个……中秋节,是个呀丰收的季节呵,有播种才有收获,那么你们在学业上也因有付出才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嘞!”妹妹们拍起手来。我们四个又举起了杯“叮叮咚咚!”地碰杯。大妹起了哄:“来来来,中秋节快乐呀。”大家又笑起来,说着祝福的话儿,爽朗的笑声招来了小弟弟,不满一岁的小孩儿,在他妈妈怀里,那眼睛如葡萄一般黑,一般大。萌萌的眼睛里映出了我们一桌子果实,白花花的月亮也在他的眼睛里发着光,他伸手就抓一颗圆圆的票子,一个也没抓着,栗子在地上骨碌碌地滚着,大妹见此便对二妹和三妹说,以后你们要学一篇课文叫《豆儿圆》,我看这回应该叫做《栗儿圆》啦!我们都拍手称妙。

我抿一口茶道:“吃够了,不如玩飞花令吧。”大妹一拍桌子:“好极了,从我开始一人一句,不准重复,说出含月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二妹随口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三妹也不甘示弱:“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我也连忙念:“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大妹胸有成竹地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妹又一字一句的颂道:“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三妹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我应出:”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月光的怀抱里,不知不觉,已快到了夜阑时分。

月下,携着岁月沉淀下的感悟,带了妹妹们在亭中,聆听在月的柔情中悠悠奏出的旷世乐章。虽然,在天明之时,所有的诗韵与月的梦幻,或被秋风推去,或被朝霞一口吞掉吧。但是月色里的这个中秋,却有了我与妹妹们精彩的收获,在独有月色,静谧的夜色中,这是最幸福的团聚。

月色作文5

“花有清香月有阴。”东坡笔下的花与月相衬,惬意无比。又有“月挂疏桐”的清冷夜景。他是月下的漫步者,左手指月,把酒言欢。而张爱玲却不同,她言:“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她的月亮是孤独的,就像张爱玲自己一样,孑然一世,高蹈于尘。

张爱玲四岁时,母亲远走,17岁与父亲决裂离家。她出身名门,而出走一生,以自己的方式活出了高调和绚烂,似一枚纯美高悬之月。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这是爱玲笔下的月,时而饱满,时而沧桑。几十年的月,经历世事的看客月,也道出曹七巧一辈子的故事,所以它的底色是凄凉。张爱玲的经历也浮浮沉沉,但“花来衫里,影落池中”,纵是一世冷傲睥睨,也不免低到尘埃。月亮就是张爱玲,他们朦朦胧胧,要么月上柳梢头,不然便寂寞锁清秋。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口,被炊烟熏得迷迷濛濛,牵牛花在乱坟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犬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

禄兴死了,灰蒙蒙的月亮也打不起兴致,它为禄兴所悲,为娘子所悲,也对那个时代的农民的命运而悲。爱玲说,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多美的比喻,就像爱玲的人生,可以成部小说,等后人精心撰写,不加修饰地娓娓道来。或许某一天她也坐在摇椅上想着,是否能成为别人笔下的壮美诗篇。是,你是张迷眼中的传奇女子,惊鸿一瞥,正是临水照花人,然而,却照见人间低处的悲伤。

“烟树迷离,青溶溶地,早有一撇月影儿。薇龙向东走,越走,那月亮越白,越晶亮,仿佛是一头肥胸脯的白凤凰,栖在路得转弯处,在树桠杈里做了巢。越走越觉得月亮就在前头树深处,走到了,月亮便没有了。”

这还是她的月。纵然晶亮难免薄凉,薇龙看到了无底月,走到尽头的月消失了,连悲切绝望时都不配给薇龙衬个色,只能进行一个人孤独。她到底还是卑微的,衬着月的美人,凄凄惨惨戚戚。

曾几何时,我们也同时间旅行,在她笔下走走停停。欢愉,酣畅,紧张,难过,忧郁,疑惑。我痴迷其中,疑惑不解。是什么让一个人如此畸形?极端病态与觉悟是一念之间的吗?还是对人性人心深入骨髓的懂?张爱玲总是如此,她永远不会在故事中给他们确确切切的结局,又好像就是那样,一切都命中注定。

月本身是没有光的,它没有太阳的璀璨耀眼,但是可以想到冷清的月色,也可以点缀女子的动人,“她不由得想到了她自己月光中的脸,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流苏也该庆幸自己是美的,在柳原眼中,“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流苏美得渺茫;娇蕊是朱砂痣,魂牵梦绕;爱玲是月下美人,昙花一现,又是寒冷与冬天。越少的美越揪心想念。

也许她站得太高,所以看得通透;也许她站得太远,所以冷得清醒;也许她就是烟火,最灿烂处孤寂。胡琴咿咿哑哑拉着,请沏一壶爱玲最爱的茉莉香片,看窗里的月亮,张的月。

    相关文章

    15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