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清明节作文450字:清明节的风俗
在传统的清明节,除了扫墓等祭祖互动,各地都有很多有趣而且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清明节450字作文,分享给大家!
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今天我就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按照旧的节日习俗,清明节要扫墓来表达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扫墓俗称上坟,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活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许多丰富有趣的习俗。由于清明节正值初春。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好时节,大家经常踏青、游玩。放风筝也是大家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里也放。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后,剪短牵绳,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去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正是播种的好时节,我国民间经常在这一天植树。同时,清明节还有插柳的风俗。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是不是很有趣呀!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让我们走进清明,共同体验它丰富多彩的风俗吧!
清明节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清明时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对清明节的写照。清明时节上上坟,扫扫墓,祭拜已故的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可是,今年的清明节不知从哪儿传出了个新“习俗”。
今天,妈妈下班回家,手里拿了好几瓶桃罐头。我很是疑问。妈妈看到我那样就知道了,将事情的原本告诉了我。我也没多想,便向美味的桃罐头发起了“进攻”。
吃过了桃罐头,没有了美食的诱惑,我的头脑变得冷静下来。我仔细的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现在的节日,早已在巧手设计师——商人的手中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节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的节日了,他们已成为商人们赚钱的机会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的,只为了图个吉利讨个平安而随波逐流,以至于让“久不出户”的桃罐头成了家喻户晓的“当红明星”。这不禁让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啸引发的核电站碘辐射风波,不知从哪儿吹出一股风,让盐的身价大涨,名声大亮。一时间,人们抢盐成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没过多久,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在这里,我要劝告大家:不要盲目的随波逐流,让人在不经意间赚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