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
推荐文章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最新范文
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模范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努力当好“四个引路人这便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好榜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欢迎参阅。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1
1997年的金秋时节,张万波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梦想,以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回到了本溪县南部山区的一所农村中学——祁家堡中学,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尽管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很大落差,但是他还是很快调整心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学习。2006年在调整学校布局的大背景下并入了位于镇上的本溪县第五中学,在本溪县第五中学这片沃土上播种了他的教育梦想,成就了他的教育人生!当了17年乡村中学班主任也就经历了17年的风雨晨昏,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乡村班主任的工作的真谛也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用爱收获快乐!
2000年下学期,张万波担任初三班主任,并执教当时老教材的代数和几何两科,那是他第一次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也是第一次接触初三的数学课教学,又赶上妻子怀孕,他家离学校二十二里,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骑自行车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风雨无阻,从未改变过。当时班上有个叫刘政楠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由于父母离异,产生辍学的念头。张老师亲自到他家里,看到在道边的两间泥土房和屋里乱七八糟的摆设,全然没有一个家的温暖。张老师亲自点火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刘正楠说从他父亲走后他没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那一夜张万波住在他家,和他谈了很多,告诉他以后所有的一切都有老师呢!刘正楠终于重回校园,而且比以前更刻苦,学习成绩也更优秀了。尽管当时的工资不多,但是张万波每月都给刘正楠一定的生活费。就这样,在张老师的爱心感化下,刘正楠不仅顺利完成了初中的学业,2001年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本溪县重点高中。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祁家堡地区的老百姓认识了这个小个子数学老师——张万波!
2001年8月14日,是个让张万波激动不已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他当上了父亲,由于他在县里参加教师培训,妻子选择在镇上的医院生孩子,结果孩子在出生后第二天,因大脑缺氧住进了本溪市妇婴医院进行抢救。由于妻子在家“坐月子”,所以照顾儿子的重任全落到他的肩上。儿子在保温箱里呆了18天,他奔波在草河口、本溪、沈阳之间,为儿子拿药治疗。学校开学后,他又接任了初三的数学教学任务。他知道他的家人需要我他,但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那些处在人生第一个路口的学生们更需要他。他没有因为儿子的身体不好而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节课,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并不计任何报酬。在2002年的中考中,刘莹同学在满分为120分的数学这科上考取了116分的高分,他所教的毕业班的数学优秀率在全县排在并列第三名,比镇上的初中成绩还要好,那一年又让祁家堡地区的老百姓认识了这个小个子数学老师!
“动人心者,莫乎于情”,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育人真理。一名教师必须爱他的学生,只有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样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从教以来,只要学生有困难,张万波都热情相助,播撒爱的种子,收获爱的果实。
2002年9月,张万波又接了一个初三班,班里有个叫栾忠慧的学生,学习成绩较为突出,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利,他每天要翻山越岭上学,来回花费三个小时的时间。为了能让他和其他两名东沟的学生能把这些时间用在学习上,张万波带领他们住在学校,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为他们做饭,洗衣服。同为人民教师的妻子,当时工作在草河城中学,离家也有三十多里,每天早出晚归。他把妻儿抛在家里,完全没有任何报酬地组织学生在校上晚自习,和学生吃住在一起。每当听到电话里儿子“爸爸、爸爸”的喊声时,他也心酸,但当他看到学生一点点进步时,他觉得我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他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更对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呼。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2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生有“爱”,首先老师必须心存爱心。爱心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是管理班级与教育学生的重要因素。
2006年8月,还记得刚接一个毕业班不久,班里召开了《如果我是小草,是谁浇灌了我》主题班会,那次班会令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动了,也正是那次班会让他认识到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感动和教育的。那年的12月11号到21号,班级里有15人在三天内得了水痘,被隔离在家学习。这可急坏了他,因为当时正值期末冲刺的时候,谁都知道这对于初三的学生意味着什么。21号是得水痘的学生返校的日子,早上他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大字“回家了”,并且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封告全体同学书,写下了他最想说的话,把在校的学生给他写的信也写在了上面。在接下来的班会上,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把这个班级当作了家。在当年的中考中有22人考上了重点高中。从最少的3人到22人,这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让张老师体会到了坚守乡村教育的幸福!
2009年秋天,张老师回到初一,继续做他的爱心班主任。通过两年的时间使得他的班成为了一个大家庭,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和做人上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2010年的9月27日班里的董芯名由于搬家要转到市里上学,在为他召开的《感恩朋友》的送别班会上,班里的每个同学都流下了热泪。最后这个学生把张老师拥在怀里,哭着说谢谢他的时候,张老师也忍不住流下了幸福的眼泪。那年的五一,张老师年迈的母亲由于肝内胆管结石住进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5月5日进行了肝脏切除手术。在医大陪护母亲的20个日日夜夜里,让一向视工作如生命的他倍感生命的珍贵,尽管感受了手术室外八个半小时的漫长等待和术后母亲受病痛折磨的煎熬,但是当他接到远在120公里外的学生的一个个电话问候时,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每天的电话沟通让他和学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他的课五个组长起到了临时老师的作用,每天出题、考试、批阅,尽管他不在,但是学生们的表现比他在时还好,这让身心备受煎熬的他找到了心理的安慰,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2010年的11月11日,作为全县教育系统师德标兵报告团唯一一名男教师,张万波老师20多分钟的师德报告得到了全县同仁的一致认可,在报告会现场时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他最大的鼓舞,给他更多坚守乡村教育的理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在2014年的9月10号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在张老师小有名气的时候,他放弃了条件更优越、待遇更好的县城学校抛来的橄榄枝,毅然决然的选择留在离县城一百公里的乡村学校,为乡村教育继续贡献自己的微薄的力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3
离开军营生活虽然已经26年,但时至今日,叶海辉使用的大部分密码都还是当年军队的番号。“在军中的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三年,也是对我后来的工作生活影响最大的三年。这三年磨炼了我,也造就了我。”如同不变的密码一样,在军营生活中锻造的吃苦、战斗、奉献精神也成为了叶海辉生命中不变的主旋律。
2017年4月,叶海辉在体检时查出腹部长了一个五六公分的肿瘤。但当时,他正带初三毕业班,体育中考在即,考虑到中途换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挥和成绩,叶海辉干脆把医院诊断书藏了起来,直到体育中考结束后,才把病情告诉家人并入院治疗。术后又由于肠梗阻并发症意外出现,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直到开学前一天才出院,此时,叶海辉的体重也由69公斤锐减到了57公斤。开学后,他选择了隐瞒病情,没有请假,仍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继续着生病之前的工作常态……
从教27年来,叶海辉的日历里没有寒暑假与休息日,早上7点到校、晚上22点离校已成为日常。“都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随便撞和认真撞,其实区别很大。”叶海辉说。
2020年初疫情暴发后,叶海辉更加意识到,这“钟”必须得撞好。
为了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锻炼身体,叶海辉立刻召集了工作室全体成员线上讨论,集思广益,创设了一套“宅家”运动活动方案。
但正值疫情高发期,人员管控,要如何拍摄?叶海辉一家三口齐上阵。他们以家里餐厅与通道的结合处为拍摄“主阵地”。一家三口身兼数职,既是编导又是道具师,是演员也是摄像师,大家都是新手,常常一个镜头就要花费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的时间来拍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拍摄《居家乒乓球》时,设计了一系列由易到难的居家乒乓球练习方法,最后一个内容是‘最强挑战’,要用拍面和拍边交替垫球,虽然提前预练过,但开拍后仍然出现了不是掉球就是幅度过大等问题。断断续续地,一共拍了近20次,才有了满意的镜头。” 这样的用心与细致,也让叶海辉家庭获得了玉环市同心战疫“最美家庭”称号。
拍摄完成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制作微课。由于工作室成员对视频剪辑软件不熟悉,一个时长约为5分钟的微课视频,往往要花上3、4个小时进行制作。但成员们并没有放弃,边学边做,边做边学,陆陆续续地,30多节《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南》微课在“叶海辉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和省名师平台上进行了推送,赢得了家长师生的广泛好评。叶海辉还专门为台州市全体中小学生开设了一节《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南》的直播课堂,在线观看和点播回看人数累计超过60万人次。
“看着家长学生们的点赞,心中无比幸福和骄傲,真正验证了‘过程是艰难的,结果是美好的’这句话,但同时这个过程也在提醒着我们全体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自己,做一名与时俱进的老师。”叶海辉和工作室成员们说到做到,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视频走进了千家万户。
为“心系荆楚,名师驰援:特级教师助力湖北公益送教”活动倾力打造的6节《居家锻炼健康战疫》课程,得到了学习强国、菁体育、浙江之江汇教育广场、移动宽带电视、台州市教育局、玉环电视台等20多家单位及媒体分享推广,并被全国众多省市县的学校直接运用于线上教学,据不完全统计,至今课程总点击阅读量达700多万次。2021年寒假,叶海辉继续携手工作室成员精心制作推出15个《中小学寒假体育锻炼指南》系列视频,深受全国广大师生的喜爱,全部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当兵和当老师,其实都是一种奉献。”军人的坚毅与教师的柔情在叶海辉的身上交织。叶海辉说:“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地学习,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职责。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更应当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要将教师这一职业当作终生追求的事业去不懈奋斗,使其成为自己一生的幸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4
很快,“阳光历奇”特色体育教育模式与叶海辉精心准备的教案和一大箱活动器材一起,去到了更遥远的地方。
这是一趟出于“偶然”的支教之旅。
2011年4月,叶海辉在出差的飞机上看到了“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招募志愿者广告,号召有识人士到乡村学校支教,致力于改善偏远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助力偏远地区儿童的成长,积极推动乡村素质教育的发展。“当时这则广告还附上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孩子都很可爱,眼神中透露着渴望知识、渴望被关爱。作为一名老师,有谁不疼爱学生,不管他是不是我的学生,不管他在哪里。”毫不犹豫,叶海辉立刻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
18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20多个小时的车程,尽管已经在脑海中想象过支教学校的环境与条件,但下车时,叶海辉还是愣住了。地处偏僻山谷的湖南浏阳荷花建新小学软硬件条件差,就连正常的大课间活动都无法开展。不过,更令叶海辉意外的是,当时所有师生都跑出来迎接这群远道而来的志愿者,脸上写满了开心与好奇。“孩子们的热情连我都差点招架不住,他们围着我不住地问东问西,一会问我从哪里来,一会儿又问我电脑能干什么用……”于是,叶海辉向这群热情的孩子们回馈了更多的热情。
看到学校的水泥场地未能充分得到利用,叶海辉自费购买了油漆和刷子,与志愿者们一道在地上画出羽毛球场和五种不同样式的跳房子格,让孩子们的大课间活动玩出了不同花样;一有空暇,叶海辉就去当“助教”,辅助团队中经验少的年轻人;他也不忘虚心请教他人,每次课后都第一时间听取志愿者和学生们的建议,再回去准备第二天的功课,常常到十二点后才休息……
短短几天,叶海辉就成了最受欢迎的支教教师,孩子们整天粘着他“海哥哥”长、“海哥哥”短地叫个不停,其他志愿者都笑称他为“孩子王”。
从湖南回来后,叶海辉明白,这样的“偶然”之行将会成为自己教育生涯中的“必然”。他继续参加了江西、西藏和青海等站的“红粉笔”支教活动,并入选了2011年“寻找最可爱的人”公益人物。
而这份“必然”的对象也慢慢从学生扩大到了教师,从区域拓展到了全国。近十年,叶海辉共指导省内外教师获县级以上荣誉达1000余人次(多人获县市级名师或骨干教师),开设全国、省市级公开课15节,县级公开课30余节,讲座200余场(含国培讲座),各类送教近100次,受益人数达15000人。主持“浙江省叶海辉名师网络工作室”和“玉环市叶海辉名师工作室”三年来,他引领15名学科带头人和700多名骨干教师共同研修,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500余人次。
2021年全国“特岗青椒计划”培训工作启动后,在叶海辉名师工作室的支持协助下,共计10位经验丰富、处于体育教育一线的主讲教师进行授课,其中有8位教师为叶海辉名师工作室成员,直播课程观看量累计达9200次,14个省市800余名特岗教师受益。
虽然一边要做好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一边要四处奔波做好公益活动,叶海辉却始终元气满满。他笑着说:“这叫有教无‘累’,我热爱着我的热爱,坚持着我的热爱。”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叶海辉更是坚持着这一份“有教无‘累’”。他积极尝试,将“阳光历奇”融入老年活动,创编出符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活动项目,并利用节假日带领团队义务到敬老院、社区(村)、老年大学等地进行服务。至今,活动共开展50场,受益达3600人次,主编完成的《老年人“阳光历奇”教育读本》获省成教品牌项目,并在全省推广使用。目前,集叶海辉名师工作室全体力量编写的《老年人体育游戏》一书计划于明年出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5
山区教育扶贫显成效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从2014年开始,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主动担当优质学校的社会责任,与石家庄市平山、行唐、灵寿、赞皇、井陉、元氏等6个山区县12所中小学结对精准帮扶,积极探索教育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李红霞勇挑重任,走在教育扶贫最前沿,负责山区教育帮扶的组织协调工作。
坚持把提升山区校长素质作为教育扶贫的首要任务。“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此,她把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办学情怀深,教育理念先进的校长队伍作为教育帮扶的首要任务。为了让山区学校校长转变办学理念,提升办学水平,李红霞带队组织山区学校校长到全国各地考察共150人次。
有一年,李红霞联系聘请专家、沟通培训内容,带领12所山区学校校长就学校文化建设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为了能够赶上第二天的开班仪式,她在结束了学校白天的工作后,坐晚上最后一班高铁到达北京,到达培训地点时已过了深夜12点。这样的紧张节奏,对李红霞来说已经成了工作常态。接下来的几天里,她白天安排专家为校长们培训,晚上组织校长们进行学校文化深度研讨。从北京回来,李红霞又一鼓作气带着专家深入到每一所山区学校,进行了为期2周的专题调研,共同探讨各山区学校文化的总体框架,开发乡土特色课程,使12所山区学校校长的观念迅速发生改变。最终,12所山区学校文化体系全部形成,12所山区学校文化丛书正式出版,12所山区学校形象宣传片拍摄剪辑完毕,12所学校校歌定稿录制……12所山区学校走上了文化引领的发展新阶段。如今,12所被帮扶山区学校中,1所学校被评为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4所学校被评为石家庄市平安和谐校园、4所学校被评为石家庄市教育国际交流先进单位、8所学校被评为市、县级文明校园。
坚持把教师素质提升作为教育扶贫的先手棋。李红霞深知:教师素质提升是关键,必须把培养一支山区教育情怀深、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扶贫的先手棋。她先后组织石外集团优秀教师采用“集中培训”“百名种子教师培养”“日常同步教学”三种形式,全面提升山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2014年暑假开始的第一次山区教师全员培训,对于李红霞是一个挑战:山区12所学校一共600多名教师,600多人如果全部集中培训,吃住安全问题、培训内容选择、培训专家确定、培训资料的准备、培训效果检验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做好精准安排。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李红霞对培训方案进行了10多次的反复修改。培训开始后的每一天里,她都是早晨不到7点就来到学校,一直到晚上11点后才离开。后来,暑期山区教师集中集团培训成了山区教师全员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从统一培训逐渐转向分类培训,从暑假的一次培训拓展到3~4次的分类培训。李红霞从此后的暑假,也都在陪伴山区教师的培训中度过,没有休息过一天。连续7年,山区教师暑期集中5天全员封闭培训,受益教师达4869人次。
随着培训工作不断深入,李红霞发现,全员培训并不能全部解决山区学校日常教学问题。因为山区学校的大量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每天每周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是需要山区学校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及时进行研讨解决,只有帮助每一所学校培养出本校各学科的带头人,实现学科自我造血,才是山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长远发展之计。因此,从2016年11月开始,李红霞开始在教师帮扶中实施一项新的项目——“山区学校百名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利用3年时间帮助山区学校培训了100名种子教师。
“种子计划”实施后,石外优秀教师对山区学校种子教师实施“一对一”培养,通过每学期开展师傅一节示范课、师徒一节同课异构课、徒弟一节展示课、徒弟一篇教学论文,简称为“三课一文”,对山区教师进行一对一精准培养。截至目前,第一批130名山区种子教师已经顺利出徒,第二批山区种子教师120人正在培养,为山区学校的持续发展培养了动力和源泉。与此同时,这些种子教师开始在本校带动培养自己的二代种子,使山区教师的培养成为良性发展。除此以外,李红霞还坚持每月带领石外集团近百名中小学教师分别深入到12所山区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共2768人次。常态化帮扶让山区学校教师迅速成长,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井陉县障城中学是被帮扶中学中最偏远、最薄弱的学校,2013年的中考成绩全县倒数第一。在石外集团的帮扶下,在李红霞手把手指导下,2017年,障城中学中考成绩跃居全县第二,完成任务指标全县第一,令当地教育同仁刮目相看。
在李红霞的提议和帮助下,6所山区初中学校分别成立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办公室,与石家庄市职教园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年来,被帮扶山区学校共培养出6个县域中考第一名。2020年,被帮扶山区学校有92%的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高或职高学校,超出“十三五”期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的目标2个百分点,提前达到“十四五”规划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的目标。
坚持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扶贫的落脚点。李红霞特别关注家庭贫困的学生。灵寿县有个学生叫段雪敏,她有个脑瘫的弟弟,在她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因为过度操劳病逝。10岁的段雪敏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几乎不说话了。李红霞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后,特意邀请她来石外参加“手拉手共成长”元旦联欢活动。白天,段雪敏在学校跟石外的学生一起上课,一起排练节目,一起演出。晚上,她就住宿在石外学生家里。从五年级到九年级,段雪敏每年都要来石外参加“手拉手共成长”活动,每一次,她都会有新的变化。渐渐地,她性格变得开朗了,自信了。如今,她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正定中学。“从小到大受到的来自李老师和石外的那些帮助,让我无法忘记。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鼓励,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知道会不会有现在的我。”已经高二的她专门给李红霞发短信表示感谢。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6
赵保和、杨献平等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让我们见证了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奇迹。他们把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热情都献给了钟爱的教育事业,献给了求知若渴的学生。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作为基层中心校校长,通过学习,我更加敬畏责任、敬畏知识、敬畏制度、敬畏民意。我将以构建和谐的更乐教育为目标,认真履职尽责,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狠抓管理,努力把更乐镇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凸现一个宗旨——率先垂范以人为本
1、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要坚持政治学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信念,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从教,真正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我坚持订阅《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渠道了解教育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及时把握教育潮流,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2、在工作中,自己始终坚持以一个中共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恪尽职守。
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财经纪律,根据我镇各学校实际情况,依法统筹规划,合理划拨教育经费。今年的重点工程是完善又上中心小学建设和张家庄、江联小学的美丽校园建设。另外,从严治理乱订学习资料现象,采取学校自查、家长督查的方法,使全镇各小学无乱收费、乱办班和乱印发资料等现象。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告诫自己要多些“平等”,少点“架子”;多些“微笑”,少点“脸色”;多些“合作”,少点“说教”;多些“赞赏”,少点“指责”;多些“激励”,少点“威吓”。在生活上,热情帮困,作好师生的公仆,坚持家访制度,教师出现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婚丧嫁娶必访,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团队的亲和力。
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正人,必先正己。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参与教研,坚持任课、听课、评课,服务于教学。
围绕一个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落实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校长负责下的领导分工把关制,以教体局有关精神为准则,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办法。教师备课采取同年级集体备课,教研组长一周一查,各学校每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期末定性检查,综合考评,并及时总结反馈。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上,建立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上课,树立全镇师生的“铃声意识”,向40分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做到提前候课、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2、强化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要求全镇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边工作边总结,以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专题研究报告。青年教师每人上好一节示范课,中心校组织人员听课、评课,并将优秀教师推荐参加县、市级优质课比赛。
3、加大课改力度,创新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将“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等教学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之中。始终围绕“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发展理念,建立了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技术带进课堂,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把我镇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4、培树榜样典型,弘扬正能量。在当今的课改大潮中,我镇涌现出了省优秀乡村教师、市优秀班主任杨五红和百名老区最美教师吕海如、梁秀丽等模范标兵,中心校立即在全镇掀起全体师生“学楷模,追先进,创一流”的学习教育热潮,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感化身边人,进一步强化榜样示范作用,在全镇弘扬正能量,让全体师生激情工作、砥砺奋进、追求卓越。
夯实一个基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坚持走群众路线,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学校岗位责任制,使每位领导、每位教职工都明确了自已的工作职责、范围和权限,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各级组织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使各学校形成了大小事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并积极倡导教职工要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充分调动了各基层组织管理者的积极性,为他们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展示平台。
2、完善班子的议事决策程序,重大问题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事、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既不主观臆断,又不议而不决。
3、在班子组织建设上,特别强调每个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于上级文件精神,班子成员首先融会贯通,然后对教师宣讲。同时,中心校还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极力支持选派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
4、为进一步强化我镇教育质量全面管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制定了《更乐镇中心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更乐镇中心校学科教学工作标准》、《更乐镇中心校教师考核细则》及《更乐镇教师课时津贴细则》、《更乐镇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易调控、好评估的内部制度文件,使全体教师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突出一个重点——保障校园师生安全
我们要抓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不放松,坚持通过“两个会一活动”(晨会、班会,少先队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与训练,把学生守则、行为规范,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落实到每个学生每天生活的每个时段。切实做到了“五有”:升旗仪式后有安全教育、大型活动有应急预案、班会队会有安全内容、放假前有安全警示和温馨寄语、每期板报有安全知识,努力实现“学校安全无事故、在校学生零事故”的终极目标。
注重一个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教育。各校组织教师以师魂为引领参与讨论,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的转变;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提升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推行“师德预警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教师体罚学生的责任追究制度。
2、强化业务提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4月份,中心校组织全镇20多名骨干教师参与河北省“和美课堂”研讨学习,多次请教研室教研员到校指导课堂教学,采用传帮带,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参加赛课,培树榜样,以点带面,促进全镇科学教研,打造优质课堂。
强化一个导向——公开公正民主评价
为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到“精心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真开展“周查、月报”的教学督导制,每次督查都将检查结果及时交流、反馈,借此督促老师们把思想放在教育上,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把行动放在课改上。我们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更乐镇教师量化考核细则》,指导各小学、幼儿园从“师德表现、常规工作、教学实绩”等11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无论校长还是老师,考核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评先、评优,还是晋级、晋职,只要有指标限制,都一律从高分到低分在校内依次确定人选,不搞论资排辈,不搞特殊照顾,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全体教师更加有信心,有盼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克服缺点、改进不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干劲,与广大师生一起,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为更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7
桂贤娣老师的报告中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但她将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理念却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出来,让我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欣然接受。这不得不令人佩服。她的每一个故事里都蕴藏着爱的智慧,饱含着教育的情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师爱是有别于父母对子女本能之爱,也不同于朋友之间的友爱,这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精神现象,是由教师的智慧、美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操。”
桂老师深知师爱不同于母爱、友爱,不是单纯的热爱,需要教师拥有爱的智慧。她像孩子一样与孩子交往,像孩子一样思考孩子的问题,像孩子一样理解孩子的需求,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共度教育生活的美好!在桂老师看来,师爱是在学生有过失时的宽容;是学生生病时的关心;是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的鼓励。师爱是珍重、是尊重、是守护、是陪伴、是启迪、是静待花开。她的“因生给爱”的教育思想,在她的教育实践中无处不体现。
桂老师的教育因为有“爱”,收获着傲人的荣誉和人们的尊重,她有着我们常人一辈子都拥有不了的经历。正是这样一个来自基层一线的教育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突然感到自我的渺小,也激动于能亲身感受这样一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人格魅力!
桂老师用她那闪耀着爱的智慧的教育方法,为学生们创造了无数的快乐。听着她的报告,我无限地感动!她用自己的大爱情怀为学生撑起一片幸福成长的蓝天!她的高尚情怀感染着我,感染着每一个为孩子默默付出的老师,让我们思考,并从中获得新的启迪!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是放飞梦想,锐意进取的决心;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恒心;是满怀期待,充满希望的信心;是献身教育无怨无悔真诚而滚烫的赤子之心!突然,我觉得很庆幸、很自豪!因为我从事着与桂老师一样的职业——人民教师!我可以有机会像桂老师一样把这大爱继续传递!让我的教育生涯过得丰满而有意义!
还记得,2006年我刚刚踏上三尺讲台,那时的我虽缺乏经验,但有的是年轻人的朝气与闯劲,对我的学生们更是情有独钟。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探讨知识和人生;课下,我与学生玩在一起,乐在一起;操场上、学校礼堂、英语角留下了我们一次次精彩的瞬间和回忆。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带学生走进多部英语电影:《帝企鹅日记》、《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等等,学习影片人物身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时刻让学生都要“做最好的自己”。一直以来,我都在用我的“正气大气”引领着我的每一位学生,用我的“爱心细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
用文字记录学生的日常生活,用图片记录学生的进步成长。多年来,我与每届学生的图片影像资料都存在我的空间日志里,这样不管过了多少年,无论我的学生们身在何处,他们都能看到他们的青葱岁月,忘不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进入实中后,我幸福于这里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感动于这里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兴奋于这里积极向上的教科研氛围。在这样一个美好“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下,我和我的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一起享受这种“在路上”的感觉。
其实,对于享受教育幸福的青年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我喜欢这份崇高而又平凡的职业!
人生有涯,而爱无涯,教无涯。今后,我会像桂老师一样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托起一个个的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去圆一个个的梦想!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8
人生一世,无外乎两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认真学习我县教育系统的“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担当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抚卷暗思,夜不能寐。
参加工作以来,我也曾三尺讲台挥热汗,作业教案堆成山;机关工作十八载,亦是呕心沥血,砥砺奋进。但与他们相比,总感觉少了一些东西。他们的生活在坎坷中前行,在忙碌中收获,在悲喜中经历,在痛苦中领悟,在得失中选择,在平凡中精彩,在知足中快乐,在遗忘中洒脱,在阅历中成长,在历练中坚强,在给予中快乐,在简单中幸福。我知道,就是这样一群人默默的成为涉县教育事业坚实的脊梁。
现如今,我到职教中心任校长,更能深切体会到一线教师的艰辛与不易,他们不忘初心,甘守清贫,恪尽职守,他们有良心、有责任、有诚信、有担当。对标先进学楷模,以楷模为镜、以楷模为鉴、以楷模为范,作为一名校长我感慨颇多。
要向杨献平校长、赵保和校长学习,一切以事业为重,大公无私,廉洁奉公,顾全大局,先人后己,办事公道,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赵保和校长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时时刻刻激励着我,工作中要发扬公仆精神,牺牲精神,求实精神,律己精神,不务虚名,艰苦朴素,对事业忠贞不渝,对名利素不计较,对同志以诚相待。
要向王二红老师、高永爱老师等楷模学习。他们身上体现最为感动的一点是有爱心。作为一名校长更要有爱心,时刻牢记一个不爱教师、学生的校长不是一个好校长。爱要靠办实事、做好事来体现。到职中任校长以来,教师工作上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思想上各种苦恼,精神上正当的需要,时刻放在心上,摆在自己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竭尽全力,诚信实意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我校的好同事、好战友教务处主任陈乃堂同志,今年暑期培训会后突发疾病不治身亡,噩耗传来,我内心阵痛无比,擦干眼泪,带领领导班子奔赴医院处理后事,多少天的煎熬,多少天的泪水,多少天的委屈,多少天的误解,只能用一颗爱心去包容去化解。我知道,当老师被困难和逆境困扰时,也是教师最需要得到理解、同情、关怀与支持的时候。此时,如能涉身处地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及时帮助其摆脱困境,解除困难,不仅能动之以情,使其从校长的行为中感动和感化,进而通过内化作用,形成强烈的心理推动力。
通过学习“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深深体会到,爱是校长实施有效领导的一把金钥匙,爱能开采心灵深处的宝藏,爱有万钧之力。因为,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对于一个知情、多情、重情,又蔑视权势的知识分子来说,将会从心连心、心贴心、心靠心的热忱服务中领悟到,在这样一个理解人、关心人、善解人意的校长手下工作,怎能不安心,怎能不尽心竭力?
对标先进,暗思自己。今后一定要做到:凡事都要身体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因为我们是真理的传播者,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是教书育人的指导者、实践者,是做人做事的示范者。
对标先进,完善自己,今后一定做到:严于律己,不与民争利,大公无私,以身立教,让教师信得过、想得通,心里服。
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只有这样,作为一名校长才能在广大师生心目中得到承认和认可,才能赢得敬佩和信任,其言其行才能影响人、鼓舞人、团结人、感召人。
“十大楷模在心中,不断前行攀顶峰”,立下拳拳志,耕耘杏坛永不悔。此刻,深感肩上担子重,心里压力沉,力争做一名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者,言行一致、勇于开拓的创造者,努力做平等待人,体察师情的知音朋友,做有主见、有远见、有真知灼见的良师,做心胸开阔、豁达大度、礼贤下士的益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9
在教体局组织下,我园通过不同方式多次组织学习了“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每次学习都给我心灵深深触动和不同的体会。下面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他们鞠躬尽瘁、追求卓越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我再次认真学习了赵保和校长的先进事迹,再次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深深地被赵保和校长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他不愧是育人的模范、师德的楷模。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下一代。赵保和任校长之初,针对西达中学教学成绩连年低谷的现状,借全县教体系统强力推进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之势,大力实施教育“三全管理”,在全校大胆尝试河南永威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他坚持任教九年级语文课,每次统考都名列前茅,给教师们当新课改表率;他深入教学教改第一线,坚持听课评课,亲自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充当教改领头兵;他每日三餐总是最后一个到食堂和学生吃一锅饭,经常开会要求后勤人员要给学生做好榜样;寒暑假里,他和全体教师分头到学生家里检查孩子们的假期作业。短短一年时间,学校中考成绩一跃成为全县第四名,比上一年进步了5个名次,2014、2015年更是连创辉煌,取得了教学成绩两连冠,谱写了西达中学教育的新篇章。他们鞠躬尽瘁,追求卓越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二、他们爱生如子、以德育人的境界永远值得我追求。
学习楷模的优秀事迹,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品格高尚,爱生如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楷模的先进事迹,我从一名普普通通校长和老师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贵、闪光的东西。赵保和校长把师爱转化为父爱,倾心奉献给学生,他在冬日深夜三点,还到学生宿舍查看取暖情况,发现学生刘金有生病,把自己生病的女儿留在家里,却送学生到县医院,而且多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500元到5000元不等。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我们应该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三、他们献身教育、无怨无悔的追求永远值得我向往。
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的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中不乏这样的典型,王瑞瑞老师撇下自己的嗷嗷待哺的双胞胎孩子,毅然决然地踏上去往70里外的教学之路,为了学生无怨无悔。偏店的杨连太老师的拖着重病的身躯,为杨家寨小学的孩子送去了爱心午餐。四中的高永爱老师更是这样,她的身残志坚,甘守三尺讲台,她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我们要学习她献身教育、执着无悔的崇高境界;学习她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不懈追求;学习她关爱师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他们献身教育,无怨无悔的追求永远值得我向往。
四、他们业务精湛、热情工作的态度永远值得我努力。
在十大楷模身上,我看到一种最为感动的事业之心,那就是业务精湛,热情工作。一中杨献平校长带领的高三教师团队,井店中学的贾素婧老师,鹿头中学的张陶老师,都是业务精湛、热情工作的典范。他们对教育工作精益求精,改革创新,一以贯之的追求卓越,坚持不懈的提高素质,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他们业务精湛,热情工作的态度永远值得我努力。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通过这次学习和精神洗礼,楷模的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我将毕生追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永远在路上。我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楷模精神,立足本职,安心教育,提高师德修养。
其次,规范管理,建设高效队伍只有加油站。严格按照教育质量三全管理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努力做到高效、卓越、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职工民主、服务意识,创出二幼精品旗帜,打造二幼服务品牌。
最后,改革创新,突出园所特色一直进行时。着眼幼儿全面发展,打造幼儿体能特色发展,在幼儿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开设绘本、蒙数、艺术等自主教育课程,从语言、思维、审美情操等方面开展素质教育,抓好幼儿左右脑发展黄金期,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基。
记得有句禅语说:“人生不过一床、一碗、一尺地。”我们一个人要活下来所必需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但是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服务教师永远没有止境。今后我将处处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用满腔热忱做好幼教工作,把楷模精神发扬光大。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与感想2022篇10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桂贤娣的师德报告,看似聊家常,实则直击人心,与我而言更是如此,扪心自问——
一、我还有教育激情吗?
下午1点半左右报告开始,刚刚经过长途奔波,且在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全程站着脱稿演讲,情绪高昂,谈吐幽默,内容真实而不夸张。整个会场几百名老师被桂老师激情营造的强大磁场深深吸引。听过很多场报告,这次报告最吸引我,让我真正的意识到人的热情和激情原来有这么大的魔力,这应该就是一名教师应该具有的人格魅力吧。正值壮年的我在教育岗位上已经工作二十多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像已经消磨了热情,丧失了激情。这次报告正如醍醐灌顶,教育热情和激情对于教师怎能缺失?我是该警醒了!
二、我是真的“爱岗敬业”吗?
桂老师荣誉等身,“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教育系统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提名奖”,每一个国字号的荣誉都记录了她超越常人的“爱岗敬业”。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有可能在工作中迸发出那么多的教育智慧,才能在工作中一直不辞劳苦、精益求精,最终在同行中成为佼佼者。想到自己在工作中,随着职业倦怠感的增强,不时地感觉教育工作的“心烦”、“心累”。和桂老师相比,非常惭愧,桂老师唤醒了我心中那份曾经有过的做为一名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我有持续的努力吗?
桂老师业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参加区里的赛课二获奖。本来她是没有机会参赛的,但是当她知道了比赛的信息之后,就千方百计的争取参赛的机会。为了得到参赛的机会,桂老师动用了各种“手段”。当区里的领导听了桂老师的语文课后,对桂老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破格给了桂老师参赛的机会,也正是桂老师工作中踏实的态度和专研精神让她的课堂赢得了领导的认可。教育需要技术,教育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因为努力有过成功,现在只有持续的努力,才会有更大的成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每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本领,将自己的事业成功与学生的学业成功连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我有“用心”教育吗?
感佩桂老师的教育智慧,一条条教育“妙计”构筑一个幸福的教育人生。教育的过程需要智慧,做一个智慧的老师,让教育“润物细无声”,让教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现实生活中,我与大多数老师一样,认认真真的备课、兢兢业业的上课、辛辛苦苦批阅作业、加班加点的课后辅导,埋头教学事务,而忽视学生德育,无视自身专业成长,试想这又如何生长出教育的“妙计”,形成过人的教育智慧呢?
五、我是学生最需要的人吗?
桂老师为学生准备了许多零钱,告诉学生需要用时可以随时来取;她甚至为女学生准备了生理期的用品,以备学生的不时之需。心里想着学生的一切,努力为学生提供方便,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得不到学生的爱戴呢?教师要做的难道只是“传道、受业、解惑”吗?不是,还有对孩子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爱。我想,教师要力争做一个学生最需要的教师,这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努力目标。“实现之,则幸福至!”
充满激情的桂老师,爱岗敬业的桂老师,积极追求的桂老师,心中装满大爱的桂老师,向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