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推荐文章
2022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学习心得5篇
大家知道吗?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人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让我们一起学习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事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学习心得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学习心得(一)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月25日在京举行,伟业功成,映照百年大党不变初心,看得我热血沸腾、由衷自豪,我的奶奶看得也直抹眼泪。又逢元宵佳节,奶奶便用家乡流传的捏面灯习俗,捏了一个憨态可掬的牛,还特意染红了,寓意祖国和全家牛年红红火火。今年是党的百岁诞辰,是吹响脱贫攻坚走向全面乡村振兴号角的一年,我又让奶奶捏了两个牛灯,祈愿百年大党永远年轻,祈愿乡村振兴如脱贫攻坚一般早日胜利,祈愿涌现更多“三牛”,齐心聚力点亮复兴之路。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灯芯”,为脱贫攻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根本保证。百年大党一路走来成绩辉煌,首次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小康愿景。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脱贫攻坚这件“大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办好;只有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里,绝大部分党员干部不负使命和重托,他们中有的长期超负荷运转,有的一心工作没时间照顾家庭孩子,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向绝对贫困宣战到群众真脱贫,再到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老百姓的幸福没有终点线,各级党委和政府不能松懈,还需锚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动力、组织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政策支撑和资金投入是“灯油”,为脱贫攻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保障。实现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是对历史和人民的答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构建、优化体制机制,采取更加集中的政策支持、更加精细有力的举措。在顶层设计上,党和国家不断加强系统布局,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制定“五个一批”脱贫措施,提出“六个精准”基本要求。坚持政府投入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和项目布局,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脱贫。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尽管脱贫攻坚显著成就,但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存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度一点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借鉴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和机制办法抓好乡村振兴,强化资金支持,优化资金配置,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各方参与形成合力是“灯基”,为脱贫攻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动力。涓滴成海,众木成林。脱贫致富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和国家弘扬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乐善好施”“达则兼济天下”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不断增进东西部相互协作脱贫攻坚,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不断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源、力量重心下沉;广泛宣传学习脱贫攻坚中的先进典型,激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行动起来、艰苦奋战,充分彰显团结伟力。乡村振兴已实现良好开局,但基础仍旧薄弱,想要实现大发展需要有关方面协同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履职尽责,培养新生代农民和乡村人才,增强其内生发展和致富能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学习心得(二)
层峦叠嶂,山高谷深。满眼苍翠中,一条盘山公路呈“之”字形蜿蜒至谷底。一路盘旋而下,来到群山合围的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
62岁的村支书毛相林正在院坝里忙活,招呼远道而来的游客。20年前,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没去过县城,如今,全村私家车近40辆。
巨变的起源,是毛相林带着村民修通了一条绝壁上的致富路。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下庄村人均收入达1.3万元。担任村干部已40多年的毛相林是深受村民信赖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筚路蓝缕,绝壁上凿通出山路
“我们这里像个井底,所以习惯往上看。”暖阳洒在院坝,毛相林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老辈人传下顺口溜: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
过去,被困谷底的下庄人,唯一通往外界的“路”是陡峭的山体和108道“之字拐”,去趟县城,走小道要手脚并用,危险不说,一来一回得3天。
难道要一直困在大山里穷下去吗?1997年,毛相林动了修路的念头。召集村民商议时,却受到了很多质疑。毛相林没有气馁,和村民们磨嘴皮、算细账:“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我们修不完还有儿子,总有能修完的一天”……终于说服了村民。
在绝壁上开山修路,艰辛危险超出想象。毛相林带着村民,用最原始的方法,寸土寸石向前掘进。腰系长绳吊在空中钻炮眼,用简单的工具农具开凿岩石……
艰苦并没有动摇毛相林的决心,但意外的出现却让他因内疚而产生了犹豫。两个月内,接连有两位村民在修路过程中不幸遇难。还要不要继续?就在这时,一位遇难村民的父亲毅然站出来表态:“继续修!我儿子死得光荣,咱只要下定决心一定能摆脱贫困!”
毛相林带着大家擦干眼泪,继续走向山上的工地。历时七载,下庄人用双手,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路。
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当初2米宽的石子路,如今已变成了标准的山区公路。从下庄到巫山县城,车程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百折不回,山洼里种下致富果
走进下庄村,一条标语赫然入目:“不等不靠,幸福要自己造”。靠着这股精神,下庄人告别了交通闭塞,同样靠着这股精神,下庄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闯敢试、大步前行。
路通之后,不少村民去了外地务工,收入有所增长,可是村里的产业发展缓慢,“穷根”还是没拔掉。
“我的父母都是党员,母亲以前经常教育我,有事莫往后躲,要往前冲!村里的事,我必须要站出来。”毛相林说。
下庄村土地不少,但传统种植的就是玉米、洋芋和红苕,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成了毛相林花费力气最多的事情。
先是种漆树,辛辛苦苦把树苗栽下,没成想气候不适合,第二年树苗全枯死了。后来又养过山羊、桑蚕,都不顺。
毛相林憋着一股不认输的劲儿,外出考察,请教专家,与村两委共同商量种植脐橙。为了打消村民顾虑,毛相林先在村民大会上作检讨,然后承诺自己先种几亩,大家看看效果。
这次毛相林一点儿不敢大意,他带着儿子去学习,试种成功后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这几年,下庄的脐橙年年丰收,每年能给村民们带来200万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下庄村水果种植面积近千亩。水果种成了,毛相林又带着大家发展乡村旅游。
激励后人,不忘身上的责任
2004年通路以后,全村有130多人外出上中学,30多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也有新期盼:“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来,用学到的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
“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毛相林上门劝说准备外出打工的毛连长。亲眼见到家乡的变化,毛连长放弃了外出的计划,决定留在村里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已有一半选择回来了。”毛相林告诉记者。
随着乡村旅游的启动,下庄村的村容村貌也变了模样。2018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2019年,陈列馆建成开放。
来自重庆云阳县的退休干部孙先明带着家人来参观。“我们感受到一种不甘贫穷、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很受感动。”他说。
说起当年修路的事情,毛相林总是饱含深情。“不敢忘了身上的责任,绝壁上的路修好了,致富的路还得继续往前蹚!”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学习心得(三)
将初心融进灵魂,绝壁抠出向生天路
毛相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党员就要以身作则,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要带头。”
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小三峡的深处,整个村子被“锁”在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天坑”之中,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直径1.3公里,井口直径不到10公里。过去,全村4个社、96户人家就住在“井底”,连接外界的唯一一条“路”,是近70度坡度的山体上三个大台阶和108道“之”字拐。村民们去巫山县城,要经由逼仄的古道翻越悬崖,一来一回至少4天。到1997年时,全村397人中有150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大山,160多人没见过公路……
闭塞的交通束缚了人们挣脱贫困和封闭的双手,阻挡着全村通向文明和富裕的脚步。水果成熟了却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药材无法销售出去,只能用来烧火;猪羊赶不出山,不能变成现钱;生了急病的村民,抬到半路就没救了;山外的姑娘打死也不往山里嫁……
难道下庄村人注定与世隔绝?注定只能当“井底之蛙”?注定生活在这“天坑”之下,子子孙孙穷下去?1997年7月,刚刚当上村支书一年多的毛相林坐在下庄村的“井口”之上,望着四周海拔1000多米的群山,眼泪夺眶而出。路,已经到了不能不修的时候了,没有路,他们就是最后的下庄村人!
然而那时,下庄村的路还没有列入全县规划,一无钱、二无机械,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吗?毛相林回想着自己当年入党时写下的话,“我用什么为人民办事?忠于党又能为党做些什么?”来自内心深处的发问让他下定了决心:要修路,再难也要修,抠也要为子孙后代抠出一条路来!面对村民的质疑和反对,他激昂地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这句话激荡起村民们向贫穷闭塞宣战的决心和勇气。
山一样的艰难,终难敌山一样的意志。缺乏劳动力,毛相林就号召在家劳力全都上工地,还给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写劝回信;没有资金,他带头卖猪卖粮,四方借款筹措……1997年冬,下庄村人在绝壁之上打响了向命运抗争的第一炮。那一天,随着此起彼伏的炮声响起,很多人激动地哭了,这是几代人改天换命的愿望!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下庄人修路,无异于上青天。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法:“土专家”放红绳,在半山腰荡着“秋千”勘测地形;村民腰系长绳,悬在空中钻炮眼,在“炸了一炮”的垂直山体上,用手挖,用脚蹬,硬是抠出了一条通向外界的向生天路。图为下庄村修路村民正在作业。 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骆勇/摄
然而,在绝壁上开出一条天路,远比想象的更加艰难。没有工具,毛相林和村民们就腰系长绳,用大锤、钢钎、簸箕等简单的农具悬在空中钻炮眼;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他们在“炸了一炮”的垂直山体上,将炸开的缺口作为“立足之地”,用手挖,用脚蹬;高山绝壁没有人家,他们就住山顶、喝泉水、睡山洞。为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一次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他说,我是修路发起人,最重的活、最危险的活必须带头。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毛相林带领着下庄村人,在悬崖上艰难地一寸一寸向前推进。
修路是危险的,牺牲随时可能发生。1999年8月,26岁的村民沈庆富被峭壁上落下的石头砸中头部,掉下悬崖牺牲了;同年9月,36岁的村民黄会元被一方巨石砸到300多米的深沟里。两个月里接连牺牲两条鲜活的生命,路还要继续修吗?还会不会有人牺牲?在黄会元的灵堂前,压力与愧疚让内心一直无比坚定的毛相林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就在全村人陷入悲痛,陷入对修路的挣扎与彷徨时,黄会元72岁的老父亲站了出来,当着全村男女老少的面,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这个地方这么苦寒,我们数十代的人受了这么多年的辛苦,哪怕我儿子黄会元死了,我也期望大家再努力一把,我们公路就修通了,就摆脱这个贫困了……”老人的话掷地有声,震撼着每一个下庄人的心。毛相林含泪问村民:“同意继续修公路的,请举手!”一声声响彻天地的“修”,一双双高高举起的手,让毛相林浑身又充满了力量。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带着村民们,又一次向大山发起了挑战,再没有退缩。
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愚公精神,是战胜困难最坚强的力量。2004年4月,历时7年,毛相林以“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毅力,带领村民终于在几乎垂直的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下庄村人终于能够走出“天坑”,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路通的那天,毛相林找来一辆车,把这条路从头走到尾。全村男女老少,自发形成队伍,跟着他走。走到终点时,毛相林大声对着乡亲、对着群山说:“今天我们终于把这条路修通了,我们没有辜负死去的兄弟们。”那天,村民们笑了,他却哭得像个孩子。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就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毛相林带领下庄村人用坚强的心撞击坚硬的岩石,用血肉之躯刨出向生天路,彰显了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成为飘扬在大巴山深处一面鲜红的旗帜。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学习心得(四)
情系群众,践行宗旨
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起源于宫廷,后来传播至王府,发展到民间,历经千年风雨,在当地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对于白晶莹来说,既是从小练就的技艺和儿时的回忆,更是扎根于心的情怀。
2016年,科右中旗从精准扶贫出发,把蒙古族刺绣作为特色产业扶贫的重头戏。白晶莹主动挑担,成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的推动者。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科右中旗委书记白云海同志在汇报脱贫工作时,提到了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一定要把蒙古族刺绣产业做好。
“白书记在座谈会结束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我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没想到,一个祖国北疆蒙古族小旗县的发展深深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回忆起来,白晶莹激动不已。从那一刻起,白晶莹内心中推动蒙古族刺绣产业化发展,更好地助力地区脱贫进程的攻坚决心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自觉。
为了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白晶莹把自己修炼成了“菩萨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没有经费买图样,她用白纸自己设计、绘制蒙绣图案,现有的1072种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全部出自她一人之手。农忙时节,老百姓没办法集中学习,她便利用工作日的早晚休息时间和双休、节假日下乡入户培训并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的方式,让贫困妇女在家门口掌握就业技能。
“这个小片服饰花纹,绣三天能挣100多块钱,一个月下来赚2000块钱没问题。”科右中旗60岁的代钦塔拉苏木道兰毛都嘎查一级绣娘王秀莲说,以前,她和老伴儿因年迈多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靠低保补助维持生济。2017年8月,她参加了白晶莹组织的第一期蒙古族刺绣扶贫培训班,从此生活有了显著转变。
多年来,白晶莹的足迹遍布科右中旗的12个苏木镇(乡)、173个嘎查(村)。冒风雪,顶烈日,穿草原,越沙丘。一串串足迹,丈量着科右中旗从“国贫旗”到“摘帽旗”的蜕变过程。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学习心得(五)
“攻”在当前,“谋”在长远
4年弹指一挥间,白晶莹及其产业团队在科右中旗173个嘎查集中设立了51个产业村,举办了130余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培训绣工16000人次。对于脱贫,白晶莹拿出了“铁杵磨针”的韧劲和绣花的功夫。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期间就少数民族非遗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更好传承和发展蒙古族刺绣文化指明了方向。2019年8月,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命名科右中旗为“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蒙古族刺绣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到2019年底,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
这让白晶莹深有启发——要将刺绣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更宏阔、更长远的坐标上。
作为地区非遗文化的蒙古族刺绣,虽然有很多独特韵味,但要想走出深闺远销国内外市场,还需要不断提升它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白晶莹团队立足脱贫攻坚实际,逐步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蒙古族刺绣产业市场运营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积极推动蒙绣与中国四大名绣等绣种的交流合作;邀请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艺术家团队,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样图创作;并依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展精品刺绣论坛、评选活动。
目前,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基地里,缝纫车间、刺绣车间、成品室、研发室、展览室一应俱全。还设计开发了包、桌旗、蒙古袍等系列主题产品,亮相法国国际订货会和米兰时装周。
在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白晶莹以《非遗扶贫与乡村振兴》为题做主题演讲。她说,蒙古族刺绣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扶贫路径,要以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焕发出更大的价值,带领更多的群众“绣”出美好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