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
推荐文章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精品10篇)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精品10篇)】,供你选择借鉴。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1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最近,我看了鲁迅先生的一本名著《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里有十篇散文,十分优美。在这本书里,有着作者追怀青年时代的往事。这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怀念,又真实地书写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所经历的种种生活。其中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的事,使我在读文章时,仿佛也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说明了作者斗争的决心是不可动摇。《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保姆长妈妈的淳朴与善良。《五猖会》、《无常》则栩栩如生地描写了民俗风情,反映了鲁迅思想中恋乡爱民的一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的描写了鲁迅的童年时代……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来到了中国,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救死扶伤”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他也毫不退缩,丝毫没有回国的意愿,而是坚持留在了中国,最终在为病人手术时不幸被感染,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2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才能知作者心的书,我读了很多遍,直到今天合上书本,才终于对其中几篇有所领悟。《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以看似温情的语言,激烈地批判着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给我印象颇深的是《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文章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看到这句话,我的心像是被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屈辱的岁月,专制皇权高度加强,国家日渐闭关锁国,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打开大门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国民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已经没有了分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戊戌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君子被处死,周围围观的人群拍手叫好,殊不知这六个伟大的人正是为了自己而死。书中鲁迅提到看电影看到中国人见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处死竟和日本人一起欢呼,这些思想麻木的中国人令我们痛心。
为了挽救中国人民,也为了拯救祖国,鲁迅毅然弃医从文。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不顾外界打击,为了让国民清醒过来,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流传后世。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3
有一个人,虽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却没有在那个腐朽的社会随波逐流,而是利用手中的笔,同整个封建社会斗争,他就是大文学家鲁迅。有一本书。它反映了在封建社会时麻木不仁的统治者和贪婪迂腐的国民,它就是《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这本书里面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散文。这十篇散文读起来引人入胜,令人手不释卷。字里行间还包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但是这本书还有很多隐晦难懂的地方我还是不能理解透彻。
鲁迅本来应该快乐的童年,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不时透出了一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就要去骂,去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虽然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但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藤野先生》,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比如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散文中的这个对比手法,其实能让我们体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看到书中日本学生的这句话,我的心就像是被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屈辱的岁月。
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该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而这本书正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而在当下,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又该怎么去做呢?是继续成为不进取不乐观的人,还是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家就要听长辈的话,在校就要听老师的教导,从小事做起。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我也相信你们一定做得到。
虽然鲁迅的那个时代渐渐久远,现在祖国也慢慢繁荣昌盛。但我们也时刻不能不铭记国耻,应该好好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长大后报效祖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祖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4
初读这本书,讲实话,我也不是很读得懂。就连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也是学得似懂非懂的。我甚至觉得:鲁迅的这些文章,看起来简直就是象在跟你聊天似的,哪算得上什么名著?
后来多读了几遍,我懂得了,不要把这样的名著当作美文,其实,这本书的文章看似“聊天”也正是鲁迅的文字魅力所在。它看上去很朴实,甚至比较口语化,但为什么却能够深深地吸引人呢?就是因为这样的朴实,让人感觉很亲切,就象他站在你面前跟你诉说着什么似的,“说”到兴奋处,文字又会变得非常热烈,这就让人能够从中品味和感受鲁迅的点点滴滴。
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是的,这个特点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中表现得一览无遗。一开头,便以“寻咒”从侧面点出中心,接下来便诉说了一段他童年的一段故事。其实,鲁迅先生是话中有话啊,他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其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即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连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侯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朝花夕拾》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文章,我是比较喜欢的。首先,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欢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再加上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可以看到那个人似乎站在你面前一样。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的确,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
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还发现,这个“长妈妈”跟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孔已己”很相似,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直到写完了这篇朝花夕拾读后感,“感”到了这么多,我觉得我才算是真正地读懂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5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记录的大都是他少年时的故事,文章生动有趣,用文字刻画出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集,令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一向严谨的鲁迅先生,文笔竟如此生动活跃,静中有动,动中添静,动与静的结合那样完美,看不出一丝修改的缝隙,竟如说话一般流畅和自然。恰到好处的词语运用,是文章显得更加朴素自然。只需三言两语,便能刻画出一个生动的形象。
在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妈妈了。他是鲁迅的乳娘,为人淳朴,忠厚,善良,总是笑眯眯的,还经常给鲁迅讲故事。在鲁迅的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她的影子。在她的身上,有着鲁迅先生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鲁迅先生童年时总是不满他的父亲,还总是指责他太苛刻、太严厉,总是在他高兴时扫他的性,他常常在心里对父亲产生抱怨。
但鲁迅先生的童年还是很快乐的:他常常去看庙会、做游戏、摘果子、看社戏,枯燥的生活没有困住他,他还是那样快乐,他的生活还是那样明亮。
虽然书看完了,可是,我的生活还在继续,我的少年才刚开始……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6
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却是初中课本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出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是位在世界文坛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我一直担心自己读不懂他的书,但对童年美好向往的我,还是迫不及待的翻开书。
鲁迅那个年代的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相比之下,我们简直是被宠坏的孩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住在高高的楼房里,穿着舒适的棉衣,各种家电使我们冬天不觉得冷,夏天不觉得热,平时上上网,打打游戏机……但是一想到百草园,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听说过“叫天子”、“张飞鸟”,也不知道什么油蛉、斑蝥……更别说“拍雪人”了。
小时候我又很多亲密的小伙伴,几乎每天都要聚在一起你追我赶,讲笑话和鬼故事。后来,我们都上了中学,只有在早晨上学时才偶尔见上一面,最好的就是打个招呼,多数都是当没看见。想到这里,谁会不心痛呢?
鲁迅先生十分热爱大自然,在书塾那种严肃、古板的环境中,尽管只有一个小花园可以休闲作乐,不及百草园,但也给了鲁迅先生难得的快乐。
以前,我去农村的奶奶家玩耍,农村的环境我并不喜欢。上坡有大片大片的田野,种着玉米、大豆、花生、土豆和地瓜。农民夫妻在庄稼地里辛苦地工作。奶奶总会带我去田野玩耍,我一步一步地在石子路和土地之间的路牙上,架起双臂,摇摇晃晃地跟在奶奶身后。奶奶经常会抓来些知了、蝈蝈或者蚂蚱,养在罐子里,可有趣了。科技水平当然不及游乐场,但也是我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现在生活忙碌了,学习加紧了。假期里上不完的辅导班,使我接到奶奶打来的电话的几率高了不知多少倍,听着奶奶那沧桑的声音,有时隐隐听到爷爷咳嗽,我常常潸然泪下。
现在的我经常望着天空,听着楼上小玩伴的钢琴声,感受着一个个黑白琴键的高低起伏,合上书,闭上双眼,浮现出鲁迅爷爷慈祥的面容,幻想着,我还是一个孩子,小孩子……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7
朝花夕拾是一本鲁迅晚年时期的回忆录。其中依然有着鲁迅的一贯作风,对着封建旧思想的批判,对着其的嘲讽。
看过《朝花夕拾》有一种老年人回忆往事时的脉脉温情。
书中的十则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当时,中国在日本人的心中的确是一个弱国,可是,当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话,便心痛起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 他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头,而且还与日本人一同欢呼的国人,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仅可怜,而且,可恨!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为何意,鲁迅在此则中更着重描写的,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作者真诚的关怀,还有,对于中国,对于“人”的热爱。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是希望将日本精湛的医学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人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在此,藤野先生将医术还原到了它本来面目——为着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而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目标,着实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鲁迅先生写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断地“写为‘正人君子’所厌恶的文字”,又一次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佩。
其次,《二十四孝图》,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原本培养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图》,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阴影,使其觉得白发的祖母和我是不两立的,封建礼教毒害少年,害得他们深了
《二十四孝图》,和《风筝》所想表达的实际大同小异,这可以说是旧中国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是,这难道不是中国的弱点所在吗!
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以笔作枪,字字掷地有声,这本《朝花夕拾》,虽是回忆性的散文集,但丝毫没有改变它的风貌,对于作品中所指出的旧中国的弊端,我看过后触目惊心,庆幸我出生在了祖国富强的年代,我下定决心,尽我所能不让悲剧重演。
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中国而去努力呢?从《朝花夕拾》中,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个坚定的影子!
总而言之鲁迅其实是在众多的作家群中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他敢骂,骂苟延喘、阴险狡诈的人,骂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这就是鲁迅一个大胆的作家!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8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也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仿佛在给我们讲故事一样,也就更能吸引我们。在这些作品中,《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我曾在初一时读过,却总是一知半解,心中只有些模糊的感觉。
在这次寒假里,我又重新读了这本书,或许是因为课上学习过几部分的原因,心中突然间明了了些。二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小引……细细品读下去。。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成长过程的生活道路和经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或许并不全是真实的,但却能够从中觉察到鲁迅对于过去的情感。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那些参杂了虚构的故事中,鲁迅或是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或是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这一切,确实是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阅读这些散文,我们能够体味到鲁迅发自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小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中,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好奇地向先生问“怪哉”虫的事情。
我们好像看到了小小的鲁迅,赤着脚丫子,在海边与闰土玩耍,听着闰土的“传奇”故事,眼中闪烁着对大海的美丽的向往,心中有了一个“小英雄”的形象。虽然年幼,却已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似乎看到了小小的鲁迅,高兴地收下了长妈妈带给我的礼物,忘记了与长妈妈的“旧仇”。在书房里,一个人静静地,手捧着希冀已久的《山海经》津津有味地徜徉在奇异的世界中。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不禁怀想起自己幼时傻傻单纯的白色时期:虽毒舌却细心体贴我的青梅竹马,虽粗糙却真心关怀我的大哥哥,虽大大咧咧却一心为我的妈妈……
那么那么多的美好的回忆,才促成了如今已渐懂事的我。即使我仍不够成熟,但我仍会努力,创造出自己的记忆,有一部我自己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9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我读了这本书后,带给我的感触很大。刚开始读时,感觉这本书怎么也不像一本名著,只像是在讲述他的故事一样。但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它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一直吸引着你。
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会不断的吸引你的眼球。比如说里面的《猫·狗·鼠》,鲁迅先生的小老鼠,鲁迅先生就把它写的很细致,主人公每天和小老鼠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可就是因为“长妈妈”的不小心,把主人公的小老鼠给踩死了,使主人公万分伤心,觉定要为小老鼠报仇。可是因为后面“长妈妈”的种种表现,慢慢地感动了主人公,使他的心里不再对“长妈妈”生气了,而是充满了爱。
还有,主人公去看“五猖会”,讲述了当时的鬼传说和一些民俗习惯,让我们感受到了过去“五猖会”的热闹,还有那些“鬼”,让我们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从百花园到三味书屋》写出了主人公童年的贪玩,好动,并且写出了当时主人公的课外生活是多么得多姿多彩。
鲁迅先生写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正是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乡民,给了鲁迅先生幼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和爱的启蒙,使他拥有了一颗丰富细腻,向往美好的心。
现在的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少年,能在温暖的教室中学习,而且再也不用受以前相互讽刺社会的影响,都能上学读书,比起以前无家可归,无法上学的人,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我们更要互相关心,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歧视那些无家可归,流浪在街头的人,我们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他们和我们都是人,都是一样平等的,我们不要像以前社会那样,瞧不起那些贫困的人,而是要去帮助他们,去给他们温暖和关爱!
所以,我们要在这大好时光,多读书,多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50字篇10
还未细读此书,我便已感受到一股韵味,“朝花夕拾”这四字,透露着一些重又回味往事的诗意。但诗意听来终太过柔美,书中的十篇散文字字是铿锵的,总在那生动的嘲讽中射出些批判的犀利,鲁迅先生的浩然正气便在这黑的字中真实地体现了出来。
在这十篇散文中,我喜欢的是《阿长与
鲁迅的文字总以他独特的方式暗藏深刻的含义,有时让我的理解也有些犯难。《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初读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前半段批判反对白话的人,后半段却接连写下对《二十四孝图》的厌恶,但多次体味后方略知如此写作的目的。白话实则更象征着新的文学与知识,阻碍新事物发展的人必遭谴责,前文交待了这样的内容。《二十四孝图》宣传旧的愚孝,充满对孩童的残酷,“肉麻当有趣”,鲁迅表其厌恶,抨击此书,实则抨击旧文学、复古之说。因此,文章的前后便和谐统一了。
《朝花夕拾》中的选文是回忆性散文,我曾在鉴赏鲁迅文章的书中看过对此的详解。书中写日本学者曾指出鲁迅文中记事与事实不符,质疑文体的确立。其实回忆性散文虽源于事实,但为突出中心,也常将材料适当典型化,且鲁迅在《小引》中也写,“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我便略微总结,回忆性散文取材于真实经历,但又不缺乏文学性、艺术性。我也明白了,写作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突显中心。
阅读《朝花夕拾》,鲁迅先生那幽默而又有力的文字给我的心带来极大的共鸣。我感受着他为后人走出文学之路的坚实、卖力,这一刻的我不禁又潜入文字中,重品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