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8篇
在红色经典中汲取能量,让红色基因不退化、不变异、不失传。用红色故事做培训的好“教材”,这是传承、是智慧、是敬畏、是情怀。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关于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篇1)
红色经典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红色经典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红色经典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吾辈青年生逢盛世,应不负盛世,顺应大势,守护这盛世之中华。
我曾有幸踏访松山战役遗址,看到过这场惨烈战争的遗迹。在龙陵县腊勐乡大垭口村的松山抗战遗址中有中国远征军树子高地陆军第八军103师阵亡将士雕塑群,还有满目疮痍的山体。看到这些遗迹,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这次战争中,远征军和松山人民在民族危难之际,英勇献身。战争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战争对于十八岁的李莲春来说,她的十八岁是黑色的,她的青春定格在十八岁,她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日军的丑恶暴行。这是需要我们永铭记的历史。
翻开历史的书签,那些曾经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民族和国家美好明天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如一座座丰碑永远展现在我们面前。直至今日,也未被人们忘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以史为鉴,坚守民族精神,才能面向未来。
这正是红色基因历史的积淀,历史真正厚亡之所在。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篇2)
泱泱华夏,九州四海,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古往今来,一抹鲜红传唱经典,九州四海,奏出人民心中的赞歌。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前有大禹铸九鼎,镇九州龙脉,造福芸芸众生;后有霍、卫征漠北保家园,守护天下百姓……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历经艰苦岁月,曲折探索中正一步步走上伟大复兴之路。
从古到今,中国人民总是能在危亡之际一次次地奋起反抗,总是能在暴风雨里抵力前行,没有哪一次革命不流血,也没有哪一场战争无伤亡。无数人仁志士抛头颅,撒热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筑起精神之长城,鲜血横流,红旗飞扬,以红色奠定基础,以红色传文化,以红色讴歌历史,流在血管里,刻在骨子上,更古不变,迸发出生机与活力。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一点一滴的红色血液,才凝结了中华民族多少风雨历程的红色基因;正是一场场生死攸关的革命战役,才筑牢了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领土根基;正是一个个可爱的中国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安逸的生活。
红色,是经典,是希望,是不灭的星星之火;更是激励,是动力,是跨步走的基础,__,牢记使命;少年强,则国强,以意气风发之盛势,传承红色经典,展少年风采,展时代精神。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篇3)
塞罕坝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林场的名字。它是蒙冀交界之地,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百万亩树木让荒山换了人间,塞罕坝从昔日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变成了今日的“天然氧吧”。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造林人传承塞罕坝精神,用手一株株栽种,用心一棵棵培育的人间奇迹。
从驰而不息的植树造林中,读懂“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的塞罕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造福百姓,面对国民经济困难的窘境,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人,豪迈上坝,他们将青春和热血洒在了塞罕坝。当时,塞罕坝的条件极其艰苦,建设者们没有固定住所就睡马棚、窝棚,没有食物就啃馒头、吃野菜,“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是他们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艰苦的环境非但没有减弱他们的工作热情,反而激发了他们早日实现造林梦想的斗志。初见成效的塞罕坝林场,却在1977年和1980年接连遭受雨凇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大旱后,毁于一旦。只能重新造林,从头再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听从党的号召,传承“红色”基因,以钉钉子精神赓续奋斗,终见今日这一片动人的“中国绿”。如今没有彼时艰难的生活和艰苦环境,但在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路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党员干部更应该发扬塞罕坝精神,多走一些“土路”、多听一些“土话”,坚定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传承好“红色”基因。
从久久为功的守树护林中,读懂“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走好“绿色”道路。“塞北一棵松,独立天地中。年轮二百岁,长啸八面风。”这是塞罕坝的“功勋树”,它给了第一代林场建设者“这里可以栽树”的启迪。由于塞罕坝地势较高,当时我们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最初造林成活率不到8%,如同爱迪生为发明灯泡做了一次又一次实验一样,林场科研人员不断改进育苗法,摸索植苗技术,攻坚克难,终在高寒地区成功取得全光育苗。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塞罕坝人种的树可绕地球赤道12圈,这是塞罕坝的“功勋林”。从一棵“功勋树”到百万亩“功勋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塞罕坝造林人久久为功的植树造林和守树护林,现在塞罕坝林场辐射带动近4万人受益,林场职工年均收入近10万元,老乡们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他们说,“绿水青山”如今是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保护生态环境之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政治高度、战略意义,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于工作中,走好“绿色”道路。
生态环境关乎每一个人,谁都不能独善其身,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民幸福指数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读懂、领悟、践行塞罕坝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道路,不遗余力建设“美丽中国”,在新征程上再建新功。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篇4)
__年即近,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的年份,当五星红旗飘扬于新时代新未来的天空上,阳光映照下的红色也就越分耀眼……
我们骨子里的红色是清洗不掉的,那红色基因顺承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也是挥洒不走的。红旗上那独特的黄色五星,不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向那新繁荣、新未来进军吗?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革命领袖的宣言与当代处于韶华时期的我们相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是历久弥新的传承,只是响应我们青年具有不卑不亢的精神来面对新的机遇及新的挑战。从年少初时的红领巾及少先队员的称号再到入团申请及团员宣誓,随后即来的是党员的称谓及入党誓词。红色方巾、红色证书,那鲜艳而庄重的红色,无不在提醒着我们身上的责任与义务。朝夕之多,是靠那坚忍的干劲和永不可磨灭的红色基因来得以支持和出现的。
寻访于战争遗迹,翻阅历史遗籍,满腔热血被一次次、一件件的历史实情所激起。没错,如今的中华民族与战争落后贫穷的那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正因如此,时间才能让我们更加真切: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实行,到2020年中国奔向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一束束数字引发回忆,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深思,中国今天的繁荣强盛,不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的红色基因起的光锋模范带头作用吗?那纯正永流的红色基因,使得发展中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新的繁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民族将人心中的红色基因汇聚起来,那股强大的力量必然可以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共产党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发挥先锋的带头作用,将中国引向快速发展的道路。抗疫战争的胜利、“天眼”的建成,“神舟七号”的飞天成功……这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耗尽心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繁荣发展中,体会到那独一无二的爱护。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街上的国歌高亢有力,五星红旗迎风飘飘扬,被蓝天白云及阳光渲染的万分耀眼。它飘扬着,指引着的正是走向新繁荣的方向。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篇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山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浪淘沙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财富,“红色文化”便是其中最宝贵的之一。
转眼间,建党__年即将到来。而在近一个世纪栉风沐雨的沧桑洗礼过后,那些宝贵的“红色文化”仍如晶莹的琥珀般明亮,闪耀在华夏滚滚星河。之所以生命力如此强大,是因“红色文化”是与中国发展一脉相承的。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成为人格品行的底色,是我们的责任!
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操守。
“红色”是中国血液的颜色,是中国脉搏的颜色。它始自那一艘沉默安静的南湖游船上,却潜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试问于战争年代,若没有“抗战救国,保卫人民”的红色口号,若没有鸭绿江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信念,红军、解放军如何有出生入死的信念?
“红色文化”是中国精神的载体,由意向来看,它更像是一头“巨鲸”。承担起亿万人民追逐梦想的脚步并给予我们深深的前进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红色文化”并没有如一些恶势力或消极分子预料一般,逐渐淡出现代人的视野。反而跟随时代的大发展不断注入着无穷的新的活力。《红岩》中的江姐随着一次次再版重现,我们得以知道抗日时期共产党人的坚毅不屈、拼搏勇敢;《地道战》《集结号》这些经典仍在源源不断的娱乐电影中保留其珍贵,并成为家喻户晓的老片,时常回味。井冈山、瑞金的许多山城依托红色文化发源地,开展特色旅游,满足大众的精神寄托的同时,也实现了脱贫。
“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措施。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杨善洲一头扎进大亮山30年,至他去世,曾经光秃秃的大亮山已经成为一片林海;黄文秀在服务人民精神的感召下,毅然回到家乡百色老区......这些红色精神应当被书写、被歌颂、被录入中华民族厚厚的红色文化书卷中!
红色文化承载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瑞金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作证,嘉兴南湖的清波作证,井冈山挺拔的竹松作证。我们必将创造更多灿烂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渲染如火的光辉!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篇6)
红色,是一种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不是少数人的信仰,不是个别国家或者民族的信仰。一般的信仰,更多的是教人为自己谋利,讲究的是个人的生前死后、因果宿命。只有红色,从不让人去为自己谋私,从不让人去沉迷于飘渺的虚无。是十月的一场燎原大火烧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红,是1921至1949整整28年的抛头颅洒热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红,因此,这种红色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的,而是有无数的前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并且,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他成为我们世代相承之意志,只要人们还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们就决不停止追逐。所以,红色更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不能放弃,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失去这种基因,我们就会掉进资本主义的陷阱,被历史淘汰,苏联就是这样的例子。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永往直前。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为什么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这不是上级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代人能否实现中国梦。当我们沉浸在缤纷繁复的物质世界,徜徉在灯红酒绿之边缘,我们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迷失。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那就要让红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让头脑清醒,让行动坚定。
这种血液的来源靠输送是不行的,要自己长出来才可靠。央视电视剧《十送红军》表现的就是十位最普通的红军战士经过长征的跋涉、战斗与牺牲,以自己的生命,熔铸和诠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信念的历程。它生动地展示了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不惧牺牲、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凝结一体,就是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将之融入血脉中随着生命的延续而延续下去。当然,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当代革命军人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我党我军从来都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从一定的层次上讲,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同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新时代我们的全新追求,是以中国梦为中心的最高追求。
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求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承先烈之意志,高举红色之火炬,继往开来,走前辈们没有走完的路,走我们这代人特有的路。众所周知,江西是中国工人运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革命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四大摇篮”。在这片光荣的红土地上,孕育了以“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内涵的红色基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江西人,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新时代,都坚持奋勇!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篇7)
7月22日至24日,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
红色资源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使命,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就能够传承好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红色基因,让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红色的故事源远流长。红色资源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保护红色资源,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历史,就是在传承我们民族的灵魂。“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首先要在保护开发上下功夫,通过建好红色阵地,坚决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有效保护、开发、运用好红色资源,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保持原样原貌原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呈现真实,以此唤醒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灵魂,穿越烽火连天的岁月,感悟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国家命运、民族大义牺牲奉献的可贵精神。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体制与机制并行。红色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综合性的功能与价值。各级党委要把红色教育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机制,把红色教育贯穿到党员教育管理、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全过程,形成红色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激励人的良好局面。要建立红色资源协同开发机制,统筹政策、信息、技术、实物等各种有效资源,形成组织、宣传、文化、教育、网络、媒体、学校等联合研究开发的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红色资源的历史性、文化性、实效性。要建立红色资源保护机制,完善和实施红色资源保护规划,做到应保尽保、应修即修,严防损毁和人为破坏,着力解决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要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要规范红色资源开发行为,既保护好不可再生的原生性红色资源,又能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研发和创造出新的教育资源成果。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党员与学生并举。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教材,需要我们常翻阅、常倾听、常思考、常感悟。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作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以及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使红色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要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主题党日等时机,到红色馆场、革命圣地开展红色教育。同时将参观红色资源教育与学习红色经典著作、举办红色文化报告会等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化、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切实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中。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开创伟大未来的生力军。要注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红色教育,推动红色文化进学堂,促进红色资源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传承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心得(篇8)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__年前,中国共产党于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年代破土而出,从开天辟地到当家作主,从积贫积弱到富国强民,我们党浴血奋战,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金融危机等国际风波的影响,经受住了“98年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种灾害的严峻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于风雨的淬炼中开出了一朵绚烂之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__是党执政兴国的根基与血脉。”中国共产党__年的奋斗历程,蕴含着宝贵的智慧与精神力量,在面对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要自觉主动赓续__中的“红色动能”,拿好手中的“接力棒”,扛好承上启下的使命担当。
要紧捧拳拳赤子之心,以“红色血脉”坚定政治自觉。“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1921年,素未谋面的十几名青年代表正是因为怀揣着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热忱,不远万里相聚于南湖,在中华大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虽历经反动势力的扑杀、围剿,根植于血脉之中的赤诚仍激励着无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在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用像过去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但面临着新的时代大考,__多次强调“__”,“初心”的内核则是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常怀于心中,才能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治理想,答好一次次“危急险难”的考卷。
要谨记入党誓词之诺,以“红色基因”坚定思想自觉。中华民族向来重视诺言的力量,“一诺千金”的美德故事流传至今。入党之时,我们在党旗下也许下了庄严的承诺,应不是一时意气、头脑发热,而是追随一生、十分坚定的。时代更迭,入党誓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但其中蕴含的对革命事业奉献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仰始终如一,无数共产党人正是将入党誓词作为行动的思想明灯,创造了党的辉煌事业。如今,“重温入党誓词”是我们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规定动作”之一,意义就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恪守承诺,在于指导行动不走“弯路”,获得奋起前行的动力。
要紧守一心为民之情,以“红色筋骨”坚定行动自觉。人民群众是党的立党之本、力量之源,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无一不是顺应民意、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取得的胜利,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一心为民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秉持的情怀与理念,无论在哪个阶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毕生奋斗的准则与目标。当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真正走到群众中间,从群众那里汲取养分、获得力量、找到依靠,方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才能更进一步。
一百年风华正茂,中华民族即将取得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在跑好“最后一公里”冲刺里程的同时,我们也担负着谋划好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篇布局之责,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新征程,我们必须继承好、弘扬好、发挥好党的“红色能量”,以实干苦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