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实用写作 > 心得体会 >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

阿祖0分享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优秀10篇)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关于山海情的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关于山海情的心得(优秀10篇)】,供你选择借鉴。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1

山海情——泥·火·光

近期频登热搜的《山海情》以主旋律破圈,收获了一众的“精神葱民(村民)”,其鲜活的人物群像,有的裤脚沾泥、有的内心火热、有的眼中带光。正所谓“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山的那边和海的那边,有一群扶贫工作人员,同心合力带领闽宁镇村民建设“金沙滩”,值得我们在泥、火、光中细细品味这真实而伟大的山海情。

脚下有泥,心里有料,是凌教授对科技兴农的践行与担当。凌教授头戴苇笠,挽着袖子,蹲在泥泞的菌草实验田攻关技术,俨然一个田间老农,扎实接地气。凌教授不摆架子不喊口号,为了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吃住在菇棚里,手把手教技术,带队跑市场做营销。这种潜心钻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负责态度,映射出基层技术人员的赤诚之心,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双手触摸民情。基层技术人员对技术、对群众善始善终,不置身事外、安守“本分”。群众事无小事,任何一个小事都可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工作中抓关键,从源头解决问题,从根源上改变群众对扶贫产业和创业就业方式上的认知,不能只盯“第一桶金”、不能师傅领进门拍拍屁股就走,提高群众心理接受度,才能让乡村产业落地生根。

心中有火,率先垂范,是马得福对群众一枝一叶的关情与守护。当搬迁任务、脱贫工作遇上了兄弟情、长辈情,马得福同志克服畏难心理,心里装的都是金滩村,从劝返吊庄遭受乡亲们冷言冷语,到带头开荒拓土、挖地窝子盖房子,软磨硬泡争取来通电放水;从不惜“丢官帽”在现场会上反映蘑菇滞销,为民发声,到面对固守“先人的根”的思想阻碍涌泉村整村搬迁,马得福用掏心窝子的话解开全村人的心结,而这正是基层工作的缩影。老一辈都说,再苦再难不当“逃兵”,作为入职不到一年的小白,我也要谦虚精进,学习他们的火热干劲儿,敢啃硬“骨头”,把群众的事记心上,融在一起、打成一片,多坐坐小马扎、唠唠家常事,明白了百姓的心事儿,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暖人心。一束火如萤萤之光,簇起一团火可比皓日。现阶段疫情防控、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关关难过关关过”,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终能逆袭闯关。

眼中有光,心中无我,是白校长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留在涌泉村十几年的老知青,守着大山里的几个孩子,坚守扶贫先扶智、用教育改变命运。冒着被解聘校长职务的风险也要变卖捐赠物资,即使被嘲讽训斥也要与辍学家长周旋,领导反对、女儿误解,白校长毫无怨言。用一片云去推动另一片云,用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白校长用躬亲实践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本质。近年来许多支教大学生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却被乡村学校“厌倦”,因为形式化、潮流化的支教,冷了学生们的心、伤了乡亲们的情。乡村教育既是基础工程又是民生工程,乡村教育工作者要以热爱和责任并行,不走马观花,把为学生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蜡炬燃烧、照亮他人,春泥护花、必有远“芳”。

山海有情,同心筑梦,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不仅是“精神村民”,更要传承这种山海情,续写出更多泥、火、光的新故事。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2

从《山海情》里看扶贫干部的变与不变

最近的热播剧《山海情》以宁夏闽宁镇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贫困地区,通过国家的扶贫政策,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一个个优秀的扶贫干部、技术专家攻坚克难,将“黄沙戈壁”建成“塞上江南”的故事。从这部剧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奋战在一线的无数个扶贫干部的身影,看到他们的“变”与“不变”。

变化:从经济发达的福建,到荒凉贫瘠的西海固,挂职海吉县副县长的陈金山和全国知名农业专家凌教授,不远万里助农扶农,在他们扶贫期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变化:穿着更接地气了,副县长刚开始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说着一口文绉绉的福建话,到后面则是运动服、中山装,轻装从简适合下村行走;说话更加通俗了,扶贫干部从一开始的书面语到后来群众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从别人都听不懂的福建话到会说点当地方言;工作方式更加灵活了,从物资帮扶到后面的集体移民、技术教导、劳务输出扶贫政策的变化,也反映着扶贫干部工作方式的创新灵活。

不变:脱贫致富的道路千山万水,前赴后继的基层干部千千万万、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他们千变万化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的执着与坚守。

咬定青山不放松,扶贫初心坚定如磐。“使命扛在肩,初心坚如磐”,扶贫干部和专家们面对无数的困难,从未想过退缩,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们前进的精神之钙,是他们前进路上不竭地原动力。从吊庄村的代理村支书马德福到后来的马镇长,身份地位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初心、使命一直未变。“静坐常思己过”,从农村成长起来的扶贫干部只有经常叩问初心、审视工作,才能从“回头看”中坚定方向,调整工作方法,才能对得起支持自己工作的“父老乡亲”。

直挂云帆济沧海,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勉励广大干部要“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做怕见风雨的泥菩萨”。条件艰难的西海固正是历练广大扶贫干部的基层舞台。整村移民、整村通电、种植双孢菇,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乡村干部马德福的坚持下,都迎来转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广大青年干部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留取丹心照汗青,关心百姓始终如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凌教授心系百姓,在双孢菇种植期间住在菇棚里忍受酷暑,为的就是让村民掌握自力更生的技能,后来他又去了新疆,造福新疆当地的百姓。心怀百姓,胸怀天下,不因外在条件退缩,这才是真正的“国士无双”。广大基层干部应该像榜样和时代楷模学习,真正“俯首甘为孺子牛”,经常入户走访,了解百姓困难,解决他们生活的难题,亲近百姓,百姓自然也会信任干部、感恩基层干部的付出。

一部《山海情》里有无数基层干部群像,“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基层干部像山一样意志坚定、像海一样涵养当地风土人情、心怀对百姓的挂念,定能走山闯海,获得百姓认可!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3

调查研究当有“三怕三不怕”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20_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枝一叶总关情”,惟民心民意民忧不可无视,要想摆脱“花拳绣腿”的“假把式”,就要扎根中华大地,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调研之中,切实做到“三怕三不怕”,方能练出真功夫、好功夫。

怕民心会辜负,浑不怕苦。“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等经典论述,揭示了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铁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早年在福建宁德近两年的工作中,便带头“四下基层”。1988年9月,他刚入职就对闽东九县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他指出,“闽东,交通闭塞,信息短缺,是小农经济一统天下”。他用“老、少、边、岛、贫”五个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闽东。经过长时间的调研,他根据闽东的自然优势和农业特点,提出山海田共同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更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宝剑锋从磨砺出”,真本领从来含糊不得,年轻干部从不谙世事的毕业生,到成长为运筹帷幄的党员干部,这中间调查研究的苦功夫一点不能少下。要有敢于练出“铁脚板”的决心,以一副古道热肠,在行走之中涵育一份为民深情,和群众“心连心”。年轻干部要摆脱怕“苦”的小心思,主动走出“雨淋不到、太阳晒不到”的“空调房”“舒适圈”,主动到栉风沐雨的实践之中,砥砺家国情,涵育为民心,锻造真本领。“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惟有怀着“不怕风吹浪打”的执着,锻造“铁脚板”,方能练就“胜似闲庭信步”的真功夫、好功夫。

怕民意摸不准,浑不怕累。什么是老百姓心中所盼、心中所念之事,什么就是党员干部吃力当劲的地方、凝心聚力的所在。开展调查研究势必要吃准民意,才能避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错误,才能在上级政策和群众期盼之间找到契合点,才能避免“好心办坏事”或是“有心无力办不成事”。“扶贫之花”黄文秀初次来到大山深处的百坭村,面对群众质疑的目光和“镀镀金”的臆想。为了取得乡亲们的信任,黄文秀直接住到村里,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手绘“民情地图”,学说方言,帮着大伙儿扫院子、干农活,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融入中,渐渐地,大家从心底里接受了她,专心跟她搞发展,一举打开了全村脱贫工作的新局面。年轻干部手无缚鸡之力,若不通晓基层的语言,掌握基层的“路数”,单靠一纸文凭、一张任命,是无法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的,更遑论施展才华,一展抱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年轻干部唯有走进群众的家门,接过群众的板凳,端起群众的茶碗,在和群众的“面对面”沟通交流之中,才能把准政策的“堵点”,摸清群众的“心结”,把脉发展滞后的“症结”,才能在融入民心域情之中打开思路,开出“良方”,给出破题的“真经”,才能在“狗不叫”干部的赞誉声里,让青春之花温情绽放。

怕民忧思无解,浑不怕难。面对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有难易之别,有反复之痛,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百姓之所难,党心之所聚,众望之所归。年轻干部可以有本领不够、民忧无解的担忧,但不可有畏难避事的行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年轻干部当有“偏向虎山行”的闯劲,拿出真才实干,在难题面前,发扬“钉钉子”精神,在一锤一锤敲击声之中和群众“一条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我们党的历史和实践中,“要有正确的措施,就要做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也是推动工作的过程,是联系群众也是为民办事的过程,年轻干部不能在群众的闹心事、烦心事、难办事面前躲着走、绕着走,不能推脱、不能“装睡”,要有股子年轻人的“闯劲”,面对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问题要保持“小老虎嗷嗷叫”的战意,坚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浑不怕难,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实现党心民心“一条心”,在啃改革发展中一块块“硬骨头”的深入调查研究之中,实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高妙境界。

“怕”是因为心中有爱,心中有责,心中有担当;“不怕”是因为心中有党,心中有国,心中有民。调查研究是党心民心融通的桥梁,和人民偕行共进,则一无所惧,则天下无不可成之事。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十四五”展开的生动画卷,年轻干部惟有和人民心贴心、心连心、一条心,主动参加调研,勤于接受实践的磨砺,才能练就一身硬功夫、真本领,方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成就一番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伟业。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4

热剧《山海情》以宁夏闽宁镇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九十年代西海固地区的基层人民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福建省对口帮扶之下,不断克服困难,挑战困难,将希望的种子洒向这片爱得深沉的土地,终将“黄沙戈壁”建成“塞上江南”的故事。全剧以朴实无华的乡村情感勾勒出人物形象,多条故事线并行的叙述方式推动情节发展,浓重的地方方言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人深深感受到跨越山海,真情不变的情感。

养过狗的人应该知道,家狗有个习性,只咬生不咬熟,就是它们见到陌生人才会吠叫,而对熟悉的人则会主动亲昵、摇尾相迎。达久木甲书记点赞的“狗见了都不咬”的扶贫干部,正是因为他们进村多了、入户久了,村里的家狗遇到,都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

争当“狗见了都不咬”的好干部,就要心上有民。正如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坚持人民至上,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时时刻刻心上有民,扶贫干部直接接触扶贫一线生活困难、亟待帮扶穷困群众,更要做到心上有民、心系百姓。

如果“只居庙堂之高”,就无法知民情、晓民意、察民苦,既要“身入”又要“深入”,不能只做填表记录“表格式”扶贫、“数字式”脱贫,更要多深入百姓家中、田间地头了解群众实际所需所求,帮助解决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才能成为“狗见了都不咬”的好干部。

争当“狗见了都不咬”的好干部,就要肩上有责。正如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所言:“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承诺如金,战鼓催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广大扶贫干部正是努力翻开人民美好生活的第一篇章,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责任人。

有些地区还存在“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问题,个别扶贫干部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发钱发物摆拍“艺术照”,“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情况还偶有发生,“作秀式”扶贫还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扶贫干部要有“铁肩膀”,担起人民美好生活的“大责任”,才能成为“狗见了都不咬”的好干部。

争当“狗见了都不咬”的好干部,就要身上有泥。扶贫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听群众言、说群众话、办群众事。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作就要接地气、有“泥土味”,不能摆出一副“小干部模样”高高在上,要坐上百姓炕头、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判,了解真实情况,第一手资料,工作做细做实。特别是在“三区三州”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还存在语言的障碍等问题,扶贫干部说话做事要群众听得懂、看得见、心里清,只有脸上有汗、身上有土、脚上有泥才是群众认可的贴心人,才能成为“狗见了都不咬”的好干部。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需要更多“狗见了都不咬”的扶贫好干部继续砥砺奋进、坚持战斗,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凝聚磅礴力量!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5

扶贫干部的“山海情”

新年伊始,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使西海固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上线就迅速走红,成为202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作为扶贫剧的标杆之作,《山海情》以其细节处见生活,温情中见人心、奋斗中见斗志的鲜明特色,感动你我,温暖寒冬,更让我们那些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的“山海情”致敬点赞。

信念如“巍峨青山”,铸就扶贫干部“愚公志”的坚韧品格。对扶贫干部而言,扶贫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执着信念和坚定信仰。古有“愚公移山”故事,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无数扶贫干部,在从事脱贫攻坚工作那一刻起,就立下当代“愚公志”,坚定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气神,鼓舞他们在绿水青山中拓荒,在风雨兼程中前行。“全面小康”的必胜信念如同“巍峨青山”一般,汇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力量源泉,正是有这份坚定的信念,才有了无数扶贫干部不计得失的真情付出,排除万难的豪迈坚定,不达目标的执拗坚毅。

未来是“星辰大海”,点燃扶贫干部“烈焰般”的奉献热忱。“星辰大海”对你我来说,也许是对未来的期许,也许是对生活的向往。而在扶贫干部眼中,他们的“星辰大海”朴实而真挚,是异地搬迁群众搬入新家嘴角的喜悦,是寒门优异学子走出大山眼中的渴望,是贫困群众重拾生活信心的希冀……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实现他们的“星辰大海”,成为了扶贫干部最大的愿望。正是有了这份热忱,他们如漫天星辰中最亮的那道“光”,将自己最珍贵的青春与生命“燃烧”在中华民族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照亮前路,迎接朝阳,迎接希望。

力量暖“鱼水深情”,礼赞扶贫干部“史诗般”的历史答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心能换心,情能动情,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仅只有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任务,更有一份责任、一份情感和一种温度,无数扶贫干部用他们的忠诚、奋斗、担当与奉献,在润物无声中传递直抵人心的力量,让扶贫工作充满暖暖温情,充满感动瞬间,充满勃勃生机。现在,扶贫干部已经用自己的初心与担当书写了“史诗般”的历史答卷,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在未来的前行路上,这份力量将继续指引着、激励着我们,凝聚起奔腾向前的民族伟力。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6

把有血有肉的“中国奇迹”写进了年轻人的心

“你在看什么?”“看山。”“这山有啥不一样的?”“你要是见过这山原来的样子,就知道有啥不一样咧……”

昨晚,电视剧《山海情》收官。“山”指宁夏,“海”指福建。《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对口帮扶下,西海固群众移民搬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金沙滩”的故事。

23集播出了13天,观众跟着剧中人同悲共喜了近两周,见证的就是大结局里马得福所感慨的——山川焕颜、水土重生——一个在脱贫攻坚的时代旋律中、在“闽宁模式”背景下,“塞上江南”正在逐步实现的过程。踏踏实实拍出的好剧感动了观众,无数人成为一部脱贫攻坚题材剧的“自来水”,网友们为它打出罕见的9.4高分。《山海情》描绘的只是当代中国极其微小的一段,但在它诚恳、敦实、赤子、真挚的诠释里,人们会相信,小小“一粟”背后有浩瀚山海。

不怠慢细节,每一个角色都是乡土中国真实的人

《山海情》的剧情是大开大合的,23集跨越25年岁月。但它毫不怠慢细节,用日常的、细腻的、观众可感可知的普通人的故事,塑造出一群乡土中国真实的人。

这些普通人有真实的模样。被黄沙沾染得泛黄的头发和衣服,干燥气候下粗糙皲裂的皮肤、嘴角,他们一个个都是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人:扒过火车的张主任一脸煤灰,回到村里的马得福坐姿一看就是村里人,李大有耳后别根纸烟为显摆不为抽。这些普通人有中华民族共通的改变命运的信念、对故土的执念,也像任何地方的普通人群一样,有人愿意吃苦耐劳,有人就是“等靠要”的懒汉。

更重要的,他们还有着朴素的人的情感。年轻人为心上的女孩捎张油饼,“看你吃比我自己吃还香”;乡村老师被女儿误解时沉默了,但他还是在孩子远赴福建打工的前夜往行囊里偷偷塞几张纸币;福建工厂的联谊会上,已为人母的海吉女工悄悄藏起气球,打算回家乡时带给自己的孩子。亲情、友情、爱情,生而为人的情感藉由羞涩隐忍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像一颗颗绵密的情感露珠,晶莹剔透,瞬间在观众心里荡漾开。

制造这些细腻体验,离不开剧组“沉浸式”的创作。剧中人在戈壁荒滩里一寸一寸地开拓,建设新家园,剧外,创作团队在自然环境恶劣的西北大地上完成了同步突破。剧组在苍茫戈壁滩上挖地窝子、打夯土方,随着剧情推进,村民种蘑菇赚了钱,剧组又开始建砖垒房。每一件旧家具、物品,都是剧组从今天闽宁村村民手上买或租来的“时光见证者”。甚至剧中村民种的蘑菇都是美术团队在现场自己种下的。正因有了对细节的严格品控,宏大的国家叙事自然贯穿在了满是生活气息的画面里,将观众带入一段跨越山海和时间的真实奇迹。

不回避道阻且长,每一步向前都凝结着真实汗水

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要弘扬的主题很清晰:西海固人民把根扎在更辽阔地方的勇气,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扶贫干部的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福建对口帮扶干部、专家、企业家的无私奉献……但珍贵的是,剧中不回避道阻且长,所有的问题、艰苦、苍凉、贫穷、愚昧都明明白白地展现出来。

一开始,缺水、少电、山高路远、风沙漫天、村民有认知局限,扶贫的难,是自然环境、基础建设、人文观念的多重恶劣。一部分吊庄户移民到了金滩村后,难题依然在。仅以种蘑菇为例,专家在西北土地上种出菌草蘑菇,需要迈科技关;说服村民出资2000元建大棚种蘑菇,需要迈勇气关;种蘑菇的人多了后,供大于求,蘑菇滞销,又需要迈过拓市场一关。再看教育问题,没有移民时,孩子们上学难难在路途遥远;金滩村建起西戈壁小学后,难的是操场尘土飞扬,难的是缺少固定教师;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十五六岁的孩子到底是外出打工还是继续上学,也成了横亘在白校长和村民间的一道认知难题。还有马得福不惜折损“仕途”都要替菇民求助的戏剧点,也是直白地把一部分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呈现出来。

《山海情》里关关都难。但剧中不开金手指,也没有天降福星。几年时间,当初种下的小树苗依然是护不了村庄和村民的小苗苗。世界级的农业专家,种蘑菇在行,走市场却是外行,遇上不讲理的贩子,教授急了也打架,遇上自己预估错误,拿不出有效办法的科学家也只有自掏腰包垫付款项这条下策。所有这些难过的关,会让人知道,路途虽遥远,可就是有人一直不放弃,就是有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事情做成了。

不渲染苦情,每一处困境中都看得见真实梦想发光的样子

没有人怀疑,涌泉村的日子苦,金滩村的依然很苦。但丧吗?一点儿都不丧。

前两集里,孩子们想要跑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动因是为了脱离穷苦。但画面里,一众人奔向火车的镜头拍得极美,年轻人在山间的跳跃、奔跑一样壮丽得直戳人心,这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热烈又灿烂。

水花拖着身体残疾的丈夫、年幼的孩子、所有家什,一副平板车上路,在风沙尘土里走了七天七夜,这一路艰难苦极了。可导演不拍路途之艰难,而是把特写给了黄沙散开、水花脸上满是希望的笑。这样的女性,是苦水里长出来的花儿,可她无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只要看见希望,就能笑得美,四百公里路再远再难,在她眼里,终点就是新的家园。

戈壁滩小学的孩子们没有平整的操场,缺少来了就不走的老师,教具都是靠捐助的。但导演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留给“春天”。白校长带着学生参加自治区的合唱比赛,不选拔、全员参与,当孩子们坐了几小时大巴、穿着干净整齐的校服终于站在礼堂里,他们用最洪亮声音放声歌唱的,就是带着蓬勃生命力的《春天在哪里》。在艰难困苦的现实主义基因里,创作者为土地和人民的故事注入饱含希望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手笔,用绝望之中有希望告诉观众,政策科学、干部作为、帮扶人真心、群众努力淳朴,这样凝心聚力同向而行,是真的可以遇水架桥、逢山开路。

当初追着撵着逼村民走出大山的张树成与金滩村暂别,又与闽宁村永别;初来乍到时着西装、流鼻血、连做梦都在找水喝的陈金山,任职期满要回福建那天没有惊动任何人,只对着建设中的闽宁村头望了又望;凌教授在西海固教会村民种蘑菇致富,他要接着赶往下一站新疆,所有人捧着自己种的枣、抓的鸡赶来送行……《山海情》里,一次次道别都让人落泪,不靠刻意煽情,而是交代一个事实——有人来有人走,有人接续奋斗,中国的脱贫攻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是真真正正几代人凭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精神,走到山长水阔。

收官时,许多观众问,《山海情》有没有第二季。剧集本身已终结。而征途漫漫,中国大地上还有讲述不完的有血有肉的真实奇迹。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7

扎根基层 当深怀“山海情”

最近热播剧集《山海情》频繁刷屏,这部讲扶贫的影视剧为何能在如此广泛的范围内打动人民群众的心,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那个年代干部到基层扶贫最原本的面貌,而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能从中学到的有很多。

心志坚定,翻越困苦之山。上个世纪90年代的贫困地区,飞沙走石,土地干裂,条件之艰苦令人感慨,是因为当年的扶贫干部不惧艰险,扎根基层,面对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但不退缩,反而甘之如饴,带领着当地农民学技术、搞生产,才一点点将一块块贫瘠的土地改造成水草丰茂的“塞上江南”。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环境远不及当年艰苦,但继承他们身上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堂必修课,从城市平坦开阔的马路走到农村崎岖的山路,从大学舒适便捷的校园搬到乡下朴素的田园,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这时候应该看到过去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果,更要看到未来乡村振兴的壮阔蓝图。

心怀信仰,扬帆希望之海。剧集中清晰地反映出贫困地区农民的真实状态,他们纯朴,但是观念守旧;他们热情,但是思维落后;他们勤劳,但是缺乏技术。他们通常是先看见再相信,而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必须先相信,再看见。要做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相信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清晰地看到未来将会出现的景象,然后为之不断努力奋斗,让老百姓相信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他们带到所规划的未来,同时,也应该在自己的工作上把能力磨练出来,掌握过硬的本领才是实现一切目标的基本前提。

心系群众,深怀手足之情。那个年代的扶贫干部是因为与所在地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才会去关心他们背后的所思所想,才会明白其之所以如此行事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从他们的角度尽心思考,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身处基层的我们也必须走到农户的家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想法和困难,从而明白我们所服务的对象不是一个抽象的集合,而是一个又一个生动而具体的人,思其所思,感其所感,产生共情,方能生出使命感与信念感,从此枯燥的工作不再乏味,平凡的岗位不再普通,与群众建立起来的情感才能踏实而自然。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8

扶贫路上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初心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路上决不能让一人掉队。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打赢这场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需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信念坚如磐石,作风扎实务实,意志坚韧不移,久久为功,不达目的决不收兵。那么,在扶贫路上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初心?

不辞辛苦坚持走村入户知民意的初心。扶贫,知贫是基础,扶智是关键。贫困人群的底数、因何致贫、如何脱贫,这些数据和情况是坐等不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准确掌握情况,才能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扶贫一线人员,不辞辛苦走村入户,轻车简从不讲排场,贫困对象走访不落一人、不落一村,确保扶贫对象全覆盖,知贫底数无死角。深入群众倾听呼声,拉近距离打成一片,敞开心扉增进感情,视贫困群众如自己的兄弟姐妹,让他们愿意说出心里话,道出真实情,将扶贫对象的底数和情况了然于胸、心中有数。在知贫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进行示范引领、技术指导、资金帮扶、能力培训,让贫困人群看到新希望,掌握新技能,增添新动力,为彻底摆脱贫困打下坚实思想和能力根基。坚决不能坐等数据上门,底数不清着急实施,情况不明无序推进,好政策落实变样走形,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畏艰难坚持爬山涉水察实情的初心。当年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靠一辆自行车走遍了正定的各个村落。在宁德主政时期,刚上任就外出调研一个多月,走遍了闽东的山山水水,为宁德如何摆脱贫困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扶贫路上布满荆棘、充满艰辛,既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也有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更有荒草丛生人迹罕至之路,这就要求我们扶贫人员,不畏艰难主动迈开双腿走出办公室,冒着酷暑常到穷乡僻壤看政策落实,顶着烈日常到田间地头看产业扶植,翻越高山险阻常到百姓之家看脱贫进展,跨过沟壑河流常到贫困之户看生活改善等情况。不能仅走出办公室在附近走马观花看看,选择车子能到的交通便利地方走走,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基础较好能出亮点和成绩之地,而短时间难以出成效的地方作为空白、无人问津,要真正将扶贫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点子上,点亮贫困人员心中希望之灯,让扶贫政策惠及真正贫困之人,温暖贫困人员之心,用我们的苦凝聚贫困人员自觉谋幸福、奔小康的磅礴力量。

不怕麻烦坚持事事用心解难题的初心。当年主政宁德在霞浦县调研接待群众来访时,有一位老教师在农村教学几十年,想在临退休前调回城里,更好地照顾家庭陪伴家人。这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听了老人诉说后将情况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回到宁德后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抓紧落实。这位老教师原本对调动不报什么希望,没想到很快他调动的通知就到达单位,终于在退休前如愿所偿。扶贫工程事关人民群众长远发展利益,事事无小事,件件都是大事情。今天在扶贫第一线,我们要像当年在宁德工作期间那样,真正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诉求牢记心中,面对群众诉求有求必应,困难尽力帮助。扶贫路上难事难题千万条,群众利益永远都是第一条。只要我们不怕麻烦也不嫌麻烦,时时坚守承诺,事事用心尽力,帮助在点子上,关心到需要处,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理不清的乱麻、捂不热的心肠,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坚决不能将问题从这个办公室推到那个办公室,从这张桌子推到那张桌子,从这个人推给那个人,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群众的问题积攒一大堆,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严重影响脱贫的进展和效果。

今天脱贫攻坚战役中,我们唯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不怕麻烦,牢记初心使命,才能在扶贫道路上披荆斩棘闯过道道难关,为贫困人群闯出一条奔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9

一月十二日以来,由孔笙、孙墨龙执导,黄轩领衔主演,张嘉泽、闫妮、黄觉等特别演出的23集电视连续剧《山海情》在浙江、北京、东方、东南、宁夏等电视台首播。

作为开年大剧,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完成异地搬迁。他们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探索,把往日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这部连续剧通过搬迁、开荒、劳务输出(打工)、种菇、卖菇、斗奸商、寻求销路、建三级扬水站、建闵宁填等情节,塑造了杨县长、马得福、凌一农、陈金山,张树成等优秀共产党员形象。他们为了让穷山沟的人搬迁到平原落户,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甚至由于群众不理解,常常遭到羞辱,马得福就是这样。为了让搬迁的人们有事可干,有钱可赚,福建扶贫工作队的陈金山(扶贫副县长)一方面联系福建的企业老板,给他们输送务工人员,一方面从家乡请来种菇专家凌一农教授到宁夏帮助这些搬迁农民种菇赚钱。其间,他们所遭受的屈辱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开始是人们不信,后来发现种菇可赚大钱,种菇的人多了,却出现了滞销,得福、凌教授又遭到一些人的责难,在这种情况下,凌教授又组织三路人马分别到上海、西安等各大城市宣传、推销。销路打开后,由于缺乏经验,卖出的实际价钱未达到预期价格,而教授又不想失信于民,自己掏腰包,以每斤赔2角7分,足额发给菇民,直到教授赴疆扶贫,菇民们都不知情。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被马得福、凌一农等扶贫干部和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被他们无限忠于党的扶贫事业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他们为了让老百姓脱贫致富,辛勤劳作,任劳任怨,矢志不移,表现了他们大爱无疆的胸怀。我也从中得到了启示:我们这样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摘掉贫穷的帽子,于2020年实现全国脱贫,正是因为我们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像杨县长、马得福、陈金山、等党的好干部和凌一农这样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扶贫工作中,我们的各级领导和科技工作者不但能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能授之以渔,如剧中所说的凌教授教村民种菇,种其它经济作物等。正像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有山的就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养猪、牛、羊)或植树造林(包括花果树),有水的就帮助他们养鱼、养虾、养蟹等。当然,我们的人民群众的觉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一但解除误会,认定了目标,便会一往无前,朝着目标,奋力拼搏,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看了这部电视剧,使我更加热爱党,热爱我们的祖国。由此,我坚信:在新的一年里,党一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奔向小康社会!

关于山海情的心得篇10

他不爱多言,但事事都能看到他。脱贫攻坚有他,解决矛盾有他,发展产业有他,疫情防控有他。朴实是他,高尚也是他。他是四川省广元市钟岭村第一书记李书记,在我跟他对话中,我深受启迪。

“李书记,你现在既是第一书记又要代村书记的工作,压力大吗?”

“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要畏惧压力,压力即是动力。”李书记说道。

钟岭村是一个贫困村,村干部结构偏老龄化,群众思想保守,产业发展滞后。2018年下半年,因村支部书记身体状况欠佳,请假在外看病。多方考量之下,暂由李书记全面主持钟岭村工作。帮扶工作和脱贫攻坚的重担全都压在了肩上。在他的努力下,两处居民点建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2018年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圆满完成,初步建成了520亩笋用竹产业园和200亩藤椒特色园,带领大家积极探索出“竹下鸡”“藤椒鸡”循环种养殖、长短结合的优质集体产业;1200平米养牛场建成后,寻找业主进场养牛,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来壮大集体经济收入;鼓励老百姓发展户办小庭院,原本周边荒废的土地,也种起了蔬菜,围起了鸡圈。2018年10月,村委会院坝里开起了热闹的分红大会。钟岭村于2018年整村脱贫。

“李书记,这次有政策,像你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回去啊!”

“脱贫任务还没完成,我的身体情况我清楚,放心吧。”

李书记因身体原因,每次吃主食前都需要打针才能进食。在驻村期间,也时常因为工作忙,导致饭没吃到点上,生病住院过几次。本想着借着这次可以申请回去的政策,劝说他。刚开口就被阻止了,没有人能拗得过他执拗的性格。我们都知道他放不下在这里的贫困户,放不下身上的脱贫担子。舍小家顾大家,周末休息日也总能看到他在村里忙里忙外。他认为,只要我们先干起来,群众才能跟上。

“李书记,这次捐款,大家差不多都是捐的100——200元表示心意,你跟大家差不多就可以了。”

“不了,他们在前线冒着生命的危险,我们至少是安全的,能够帮点忙是应该的。”

大年初二,李书记即刻到村履职。在疫情防控初期,一方面口罩难买,另一方面群众不重视,不戴口罩攒堆堆烤火、聊天现象常见,甚至还有不听招呼走亲访友的。对此,李书记带着村干部、工作队员分别挨家挨户打招呼。同时李书记又是北庙乡所有村中第一个组织捐款的,李书记自身既要供养女儿上大学,还住着公租房,捐了1000元。截止3月10日,李书记组织钟岭村共捐款7120元,支持疫情前线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中国,有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身在一线,爬山路、迎风雪、战贫困。李书记是百万人中的一个,在扶贫路上我看到了他“最美的模样”,老百姓信他、敬他、爱他!

    86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