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实用写作 > 心得体会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阿祖0分享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精品8篇)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精品8篇)】,供你选择借鉴。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透过教学实践,下头谈谈自我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搞笑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欢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用心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用心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十分丰富!真聪明等。调动了学生用心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用心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并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状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用心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应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贴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潜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我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资料却被教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我的深思熟虑构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教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创造性,为学生带给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此刻,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问题情境务必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资料务必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

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我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我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

还有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决定。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篇2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是给日常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越而的活泼与可爱,并且不乏思想上一次次的灵光闪现、不乏更多了一些对生活、社会的深层思考,同时也在浑然不觉之中感受着知识的滋养。本学期,有幸参加市教研室组织一次《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下是我学习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务必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我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我不仅仅会教,并且有自我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一样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贴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终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务必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资料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资料,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资料,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务必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__常生活中。这样,一方面学生会主动联系身边的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

三、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好处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构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活力和用心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到达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从正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搞笑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欢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合作、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齐,让我们与新课程一齐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欢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篇3

我参加了教育局要求,主持的新课标培训。透过学习,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要逐渐改革,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谐互动,共同探讨、交流经验、综合实践。现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我肤浅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领悟新的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避免和克服教学生涯中的不良习惯,使教学方式方法显现出多样化。教师们的概念中认为教学就是在三尺讲台上讲课,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海绵体”进行吸收,“填鸭式”的教学是部分教师长久的“顺手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学生的大朋友,要放手相信学生的各种潜力,教师把自我的位置摆正,定格在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活化石,以权威居高临下。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只起陪同,观望、辅导、协调、帮忙作用的人,而不是学生的操纵者,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是知识的吸收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忙每一个学生进行搞笑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途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要透过合作讨论、实验操作、探究质疑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资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用心性,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态和创新潜力。

二、正确领悟新的教学法。

新的教学法主要是: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受别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主动、独立、自控潜力,密切关注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职责,有利于发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学生在参与小组或者群众中为了要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到人合作学习。它体现了学习的交往、互动、共享等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群众观念、团队意识;探究学习。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我生活中经历和体验中选取和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新的学习问题的学习方法;它体现了学习的问题明朗化、学习过程活泼化、学习形式开放化;有利于构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学习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因素和用心因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潜力。倡导《新课标》中新的教学方法,是现实社会的需求。

三、教师与学生和谐互动。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个性强调综合实践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共同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要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不要一味追求学习的结果,而要注重合作讨论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合作意识的培养与合作方式的训练是否有效。

总之,《新课标》是一盏指路灯,它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我们教育工作者仅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前进,我们是不会迷失自我的远航!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篇4

学期开学初,我受学校的委派,到北师大参加“国培计划(2012)——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 小学语文班的学习。说实话十天的学习,听紧张的。但现在回忆起来是幸福和充实的。没有学生的牵绊,没有学校事务性工作的打扰,没有家庭琐事的做饭、卖菜、洗衣的纠结,只有听报告、吃饭、写作业这样单线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纯美的学生时代。于是我认真听专家教授的报告、讲座恶补自己理论的匮乏,可惜时间太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从多位教授、学者、教学名师的讲座和课堂教学课例中,我听到了一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强音:“2011版的新课标”。咱们学校的张素红校长真诚的邀约,感动了我,虽然我知道咱们昆吾小学人才济济,但是我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向大家汇报自己培训后的体会,我就忐忑不安的来了,有不当之处请谅解。今天我也就崔峦对新课标的解读及其课标中谈到的重点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大家汇报。

一 崔峦解读新版课标的三个四。

崔峦大家都不陌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评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他解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用一个词:精准,主要讲了新版课标的三个四。“四个坚持”与“四个强调”,“四个加强”。可能有很多老师学习了新课标,听过或者看过他的讲座,我们再重温一下。

(一)四个坚持

1、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1、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

之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之二:正确把握语文(母语)教育的特点

之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之四: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活力的语文课程

之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请老师注意两个关键词,全面、语文素养。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对语文素养概念更清楚了。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之二:正确把握语文(母语)教育的特点:

第一,语文教育、母语教育,担当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思想情感的任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不仅要教语文,还要教做人。

第二,语文这门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的素养、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是靠学生的读、思、悟、练的实践过程,要加强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

第三,要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结合的统一体,构字上有自己的特点。在识字教学当中,如何合理、适当的利用汉字的象形、形声、会意等特点,可以使我们的识字教学事半功倍。不仅要重视识字的教学,还要重视词汇的教学,加强对词语的理解、积累、辨析和应用。特别是辨析,非常重要,只有我们在词语教学中加强对近义词的辨析,才能让孩子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用词恰当,不会张冠李戴。

之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

我很自信地说现在我们昆吾小学每一个语文老师转向了素养--养成教学模式,市里优质课大赛,咱们昆吾小学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每次我都期待。

之四: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活力的语文课程

老师要树立大语文课程观,不能囿于教科书的教学内容,要增强课程意识,既做国家语文课程的执行者,又做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最终,我们希望构建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体现了语文的特性与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各科都有的。课改之初,大家重视的了人文性,没了语文味,丢掉了语文最本质的东西。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语文教学一定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就叫“得意”。同时,一定带着学生揣摩体会这样的情感是怎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叫“得言”。因此,既要得意又要得言,同时,莫忘得法。(举例子:有的老师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重点让学生体会自己父母是对待自己的,体会父母的爱,用了大量的时间,把学生感到的热泪直流,上成了思品课。语文课要凭借语言文字,在实现语文知识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实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特点: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润物细无声,绝对不能靠说教。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是本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的愿景,也是本次课改努力要实现的。我们的课程程度比较深,但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差。我国的学生最能适应考试。现在经济上去了,但我们的创新精神还不行。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学生教的越来越聪明,不能是只会考试的机器。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激活思维。

所以,课标里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的能力。”(20页)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我觉得在推进儿童阅读方面,咱们昆吾小学做得很好,特别是开展读书节这一创新的活动,开濮阳教育的先河。我曾经参加过第一届读书节,当时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老师的群情激昂诗朗诵、李洪亮等四位老师的领颂,学生的惟妙惟肖的表演诵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播下了读书的种子,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是功不可没,我代表濮阳的一位公民感谢你们。

(二)更加强调了什么:

1、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2、更加强调识字、写字,也包括学词

3、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教语文同时要教做人,学语文就是要学做人。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民要树立核心的价值观,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祖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有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这些都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今后语文教学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体现文化要素。

4、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三多”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这和汉语言文学的特点相符合的。因为我国的文化奠基、文学著作太多了,汗牛充栋,要多读、多背、多积累。要落实这三多,特别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引领,使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和教好语文教科书同样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

(三)四个加强

1、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因为课标讲的很清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小学阶段要很好的落实课标精神,大力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课标要求,低年级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本次课标,低年级识字写字的量有所减少,识字量由1800减到1600,写字量由1000个减到800个,各减了200个,幅度大,目的是让老师有充足的时间让老师帮助学生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要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养成好习惯。

我看咱们昆吾小学的博客圈,一位叫玫瑰余香的老师对识字教学研究很有深入,仅识字方法就总结了十几种,分析比较法、猜谜语、情景识字等,这些扎实有效的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

还根据学生写字质量下降等实际情况,提出加强写字的具体措施。在教学建议里,“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21页)从这个学期开始,每天都要这样做。这是一个硬性要求,希望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重视写字。还提出“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21页)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老师在评价作文时,不仅要看作文的内容,也要看作文书写的质量,也是评价标准之一,高考作文题目,就有书写的分数。为中小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写字质量。

特别要重视词汇教学,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这方面的工作。小学阶段认得3000字,会写2500个字,要掌握7000(2500构3个词)个常用词汇。如果一个小学掌握7000个积极词汇(指口头和书面语中能够灵活运用的词汇),就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就会比较丰富。

2、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当下的语文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一手软,一手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阅读教学“硬”,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软”。无论哪个版本,阅读教材是主题,口语交际与习作被赛到了一个角落,每个单元的后边,说几句话,提点要求,跟阅读教材不成比例,课程设计先天不足,导致教学也是这样,阅读教学比较重视,阅读课时多,占百分之六七十,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被忽视,这个问题,要通过课程设计的改革才能慢慢地趋向合理。所以要加强。如何加强,后面我要重点讲。

3、加强儿童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越早为孩子建立图书室越好,拿出买玩具的钱,上辅导班的钱,去建图书室。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儿童阅读挤进课堂。压缩课堂教学时间。例子:山东潍坊一老师,利用三年半把所有教材教授完,开始带学生课堂上读课外书,六年级已经把《论语》读完。学生的语文能力相当好。借用陶行知的话:我们要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耳朵,使他们能听;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说;解放他们的手,使他们能做;解放他们的时间,使他们能干。

愿景:儿童阅读进课程,进课表,进评价。

4、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强势的老师,培养不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会问。把教师的角色隐蔽起来。

激活和发展想象力。如古诗教学,重点不是翻译,要想象画面去诵读。用一幅图画框住学生的想象,这样不好。

阅读:有个人感受和见解;习作:进行个性化表达。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在问题驱动和体验式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去社会中调查,为什么大型超市离得商品比较受欢迎。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篇5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由衷感激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一天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活力,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经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义,信息化的社会来临对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战,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供给了一个平台,异常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资料,力求使自我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进取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从重结论转变为更重过程,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多去赞赏他们、而少去批评责罚他们,要用真爱去关心他们,还要时刻注意自我的言行并时刻留意关心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片属于他们本事表现的天地,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阳光。

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教师代表着“学生的教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那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本事,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到达知心朋友一样。最终,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一样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忙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仅具有必须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学基础指引自我的工作。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供给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同志根据自我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他们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应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经过说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课的标准,适时改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经过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让我从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对待学生与管理班级。一些具体的事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我的感悟本事。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动力和热情。在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我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们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主角;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教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我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篇6

为了响应课改的号令,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在的学习气氛,不论是上级引导,仍是身在一线的教师们都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同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响应课改的精力到付诸于实践到理在已有一段时光了,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老师,我已看了新的变更,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一)老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核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导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领导者与介入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独自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收老师灌注的现有常识,很少甚至不斟酌过学生的实在感触。

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诱者,同时以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学以至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而,作为教师确切有必要转变一下本人的角色地位,适应课改的需要,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窨,有了与老师同等对话的机遇,变得越来越勇敢,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示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改变

变从前传统的被动学习状况的客体地位为自动学习的主体位置,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天生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运动参加者、摸索者与研讨者。

学生是独特治理学习进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需坚固地札根于教师的脑筋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育学生主体的必定要求。由于只意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逼迫学生学习,使得大局部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而今,通过课改,先生的观点转变了,方式也转变了,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领导者。如斯一来,学生学习的踊跃天然而然地进步了,变得爱学习了。

(三)教养评估系统的转变

攻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的一统天下,树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制。

以往,无论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才能,都是以测验作为手腕,从而构成了“考,考,考,老师的宝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局势。

而今,依照课改的精神,将不再以分数作为独一的评价手段。咱们都知识评价与考试重要是为了发明学生的提高与存在的不足,在此基本上增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假如只在学习期末对学生评价和考试则不能有效地到达这一目的;而且有良多的学业与非学业的内容不合适通过一次评价与考试进行检讨,某些考试也请求评价不能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内,如须要较长时间的义务和活动。因此,当初我们倡导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应依据不同的内容确按期末评价与平时评价相联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的累赘,防止呈现“常设抱佛脚”的景象,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一直的日常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良教学。

以上是我在新课程改造的学习体会。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篇7

经过学习新课标我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从中我体会到以下几点:经过新课标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

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讲授新课程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学科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一样教学资料,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整体提高。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供给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供给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到达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进取探讨,总结经验。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篇8

语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及其深远的。落实《新课程标准》搞好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让我们一线教师作出应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学观念

正文:小学生语文作为一种语言,确立一套恰当的评价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的塔米尔曾提出:“在教学和评定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不同的评定方法所得出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了学生如何学习和分配多大精力去完成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当代,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他们渴望着有着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教师给他们一个全新的解读,渴望阐释自己的独特体验,渴望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在观点的碰撞交流中去共同完成对那一个个文本的理解。顺应这一潮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必须靠个性来培养。这必然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冲破传统的羁绊,走向自由的天地,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独特的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和自豪,我们教师也定能成为学生崇拜的大师。

一、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要时刻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来发展。加强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及主体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过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所学的一切知识,学生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以读为主,注重学生自己独特的感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理念。即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读自悟,并通过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品,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变“学会”为“会学”。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学习――运用,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 “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86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