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实用写作 > 心得体会 > 心得感悟 >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10篇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10篇

福萍1141分享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10篇)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怎么写?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10篇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1)

政商关系不仅关涉到营商环境,而且集中体现了党风、政风和社风。“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坚决防止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问题损害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

党的__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政治生态日益清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7月21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明晰政商交往的界限和禁区,推动政商关系良性发展。党员干部要把握分寸、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符合时代需要。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党的__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一系列减税降费、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扶持力度等政策措施相继出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企业作为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指示精神,领悟“亲”“清”内涵联系、平衡“亲”“清”二者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强劲动力,不断排忧解难、添柴加火,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亲”是政商关系活起来的根本。“亲”是敢于作为的责任使然。当前,有部分党员干部“心有芥蒂”,拒商远商的现象时有发生,说到底还是对“政商边界”存在“认知偏差”,宁可不作为、懒作为,也不敢主动履职、积极担当。此次《意见》的出台,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指路明灯”,从落实惠企政策、优化涉企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加强政商交流、助力企业发展五个方面督促其全面履行职责,积极担当作为。党员干部不能“蜻蜓点水”、敷衍塞责,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放开手脚,与企业家多谈心、多交流、多引导,及时回应企业及其负责人的关切。要做好各类惠企政策的解读工作,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实现良性互动,提振发展信心,助力企业向好向稳发展。

“清”是政商关系好起来的关键。“清”是有所不为的纪律使然。古语有言:“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党员干部的衣食俸禄均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要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根植“为了人民,一无所惜;除了民利,一无所求”的人生信仰。要以《意见》中负面清单厘清交往界线,在与企业及其负责人交往中做到慎始、慎独、慎微,以党纪党规、法律法规为准绳,绝不索拿卡要、谋求私利,做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坚守为政之本。还要谨慎用权,不做“拍脑袋”“图痛快”的莽撞决定,要在与企业光明磊落的交往中牢记初心使命,做到不越纪、不触法、不谋私,以自身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赢得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提振信心、凝聚共识,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千方百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奋力为历史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2)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次围绕廉洁丝绸之路建设举办分论坛,旨在推动营造风清气正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廉洁合规经营能力、共建“一带一路”反腐败和法治交流合作平台。通过论坛,再一次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提到了相当的高度,“规范政商交往,维护廉洁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发展路上的重要议题。

关于怎样才是气正风清的“政商”关系,一直没有脱离媒体视线。而眼下,一些失去大权后随即“落马”的官员,也常感叹:那些奸商都是小人,没权之后他们就不认了。的确也是,从古到今,那些不法商人根本就没有“君子”过。但是,这些“小人”们之所以能够前途宽广,还不是仰仗着那些自称“君子”的“大人”们。所以,官商勾结自古至今从来没有消停过。那些怀揣发财美梦的商人们,正是能找到“有权在握”的“大人”庇护,才得以“一路顺风”,故有“无商不奸”之说。

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都道出了“君子”应有的作为。作为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理所应当成为“君子”。然而,有的人就在与这些“小人”的交往中,渐渐地脱离了君子之道,与“小人”们相互利用,作出些伤天害理的、完全违背党纪国法的事情。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清”“亲”结合的政商关系。不逾越纪律、制度的红线,才能“清”起来。

现实中,为一个“钱”字而让清白的“政商”关系蒙尘者不在少数。早年有一句歌词,“钱啊,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曾经一度“红”遍全国。然而,要说“杀人不见血”,有时候“权”比“钱”更厉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权力”通融下的种种肮脏行径,经不起阳光的爆嗮,更经不起党中央着力反腐的“铁拳”。回望贪官们一路行来的“轨迹”,演绎出滥用“权力”者的复杂心态以及官商勾结的沉疴诟病。

“一带一路”是促进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伟大工程,“政商不清”,大环境就“清”不起来。为政者,一个“权”字,毁掉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途,更重要的是给党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留下许许多多无法挽回的“后果”。襟怀磊落,坦荡为人,是共产党人最起码的素养;而关爱亲人、朋友,重视情感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两点并不矛盾,一个真正关爱亲人、朋友的人,是不会助力他们误入歧途的。政商关系“亲”而“清”,事业发展就充满活力。

作为商业营运者,要用实际行动驳倒“无商不奸”的偏见,让所作所为阳光起来,经得住历史的检验;作为执政者,更不能在“非义之财”面前丧失了信仰,忘却了初心,被“奸商”所迷惑。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政”与“商”的关系也当如水般清白、透明。离开了商业,发展、繁荣就无从说起;脱离了党政,事业就成了无头的苍蝇,只有乱撞。只有“政商”携手,坦荡前行,才能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作用,让事业磅礴于新时代。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3)

2019年,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南京市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干部孔某因搭乘企业的“顺风车”被行政记过处分。一些人为孔某打抱不平,觉得这处分实在是堪比窦娥还冤。孔某既没有吃拿卡要,也没有慵懒散拖,仅仅因为搭乘企业的“顺风车”就被处分,似乎的确很冤。

然而,拨开“顺风车”的面纱,我们看到的是,孔某作为市食药监局科长,主动询问企业负责人有没有“顺风车”去连云港,如有可否搭个“顺风车”?这貌似礼貌的询问对企业而言,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企业能够回答“没有”?正如企业所言,孔科长对他们企业有监督管理权力,开了口,如何敢拒绝。为此,企业只能制造“顺风”的机会,那就是公司安排司机把孔某送到连云港参加培训,并且让司机在酒店住两个晚上,再“顺风”把孔某给顺回来。

由此可见,孔某找的“顺风车”那是他的管理服务对象,是有选择的“顺风”,其主观上知道这家企业不能也不敢拒绝,企业在“顺风车”中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何尝不是一种对权力的“贿赂”和“巴结”。正因为企业知道孔某是领导,是对其行业有直接监督管理权力的领导,所以才不敢得罪。如果孔某不是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只是与我们一样的普通群众,企业还会给他“顺风”吗?

孔某的“顺风”,是顺的公权力的风。把公权当成私人的附属品,用另一种方式彰显权力的特殊性。要知道,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手中握着权力,对服务对象应该主动“逆风”而行,企业给予的便利之风要拒绝,企业给予的好处之风要拒绝,企业给予的取悦之风要拒绝……只有勇于善于常于“逆风”而行,才能够保持一身浩然正气。孔某明知“顺风”不能为而为之,实则是特权的惯性思维,如果心中“有戒”,行为就会“有界”。这种“界”,是常怀“逆风”而行之心,常行“逆风”而行之事,只有将“界”明确,才能够心生戒备,时常严格要求自己,若如此,孔某又何至于会主动打电话向企业要“顺风车”?

企业的“顺风”,也是顺的权力之风。如果孔某不是对企业有直接监督管理的权力部门,企业又何至于会卖孔某的面子,何至于畏惧不服务孔某的后果?正如企业负责人讲的那样,因为他们企业是孔某的管理服务对象,所以对孔某不能得罪,也不敢得罪。说得直白一些,企业顺的不是孔某的人情,而是给了孔某手中公权力的面子。要让企业多一些“逆风”的勇气,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公权的管理,只有将权力牢牢地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对公权私用的监管,让公权私用没有生存的空间,企业才能“大胆逆风而行”,拒绝领导干部的“不当要求”。

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建立清亲政商关系,还需要干部筑牢“逆风而行的思想”,将公权放在阳关下,将权力装进笼子里,做到公正公开公平,让权力成为为企业服务的“利器”;而企业也需要多一些“逆风而行的勇气”,加强对公权的监督管理,只有彼此都少一点“顺风”的心思,多一些“逆风”的勇气和坚持,才能够真正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4)

(四川)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督促落实“六稳”“六保”部署要求、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立足发展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为全省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坚强保障。

民营经济,其特点就在一个“民”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形式。就是这个“民”字,从正负两个方面体现其特点。从正面来说,这个曾一度消失的经济实体,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渐进发展中得以复兴,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生力军;但是,作为民营企业,“政策落地有差距”“营商环境有短板”“亲清交往有顾虑”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严重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此,四川省纪委监委印发的《措施》,目的就是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努力确保“政策落地”。按照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是主要工作目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是工作着力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那么,在落实“六稳”“六保”的过程中,各级纪委监委就要拿出“绣花”的功夫,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反映集中的各种问题,让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地生根,真正实现“减负输血”。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直接影响民营经济的大前提,如果没有宽松的营商环境,那民营经济就举步维艰。例如,有的地方行政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民营投资存在“关卡多、手续杂、费时长”等现象,导致民营企业“入门”都难;在“入门”后,对民营投资虽无明文限制,但与国有经济甚至外资经济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也在营商环境上抑制了民营经济之发展。这就要求,纪委监委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公平竞争等系列部署,开展好系统治理,持续正风肃纪,才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尽力厘清“政商关系”。本来关爱亲人、重视情感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真正的“亲情”应当建立在“清白”的基础上;而“清白”的关系又反过来促进“亲情”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就政商关系而言,往往存在“亲”而“不清”或“清”而“不亲”的关系,这是会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就要促进“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才能进一步破除各种束缚创新发展活力的“牢笼”,让“民”中蕴含的无穷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民营经济这支“生力军”不断壮大。

孙武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要真正让“六稳”“六保”落地生根,优化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厘清政商的“亲”“清”关系,各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就不能我行我素,而要走进企业,沉入企业,深入交流,并协助企业职工查找廉洁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建议。同时,加强警示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存在问题的方面充分发挥好监督作用,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切实护航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5)

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商交往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政商关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出了再部署、再强调。

“亲”是“助推器”,要突出“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作为、主动服务,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企业的发展、企业家的成长,深入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在制定涉企政策时,要多听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企业遭遇问题和困难的情况下,更要靠前一步、雪中送炭,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出发点,为企业送去“亲”的温暖。各级地方政府要保障政策的有效供给,优质的政策资源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在深入全面调研、科学严谨论证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地制定政策,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丰富宣传渠道、主动送策上门,既要根据企业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还要确保政策稳定性延续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政策执行的摇摆与急刹车,“新官不理旧账”;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流程再造,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助推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

“清”是“护城河”,要坚守“底线”。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是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却与企业间存在“亲而不清”的关系,搞起权钱交易、商业贿赂,这样的领导干部以“权”逐“利”,正中某些以“利”猎“权”的商人下怀,破坏了营商环境,也致使自己在违纪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身陷囹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要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建好自身过硬的“护城河”,厘清政商交往的“底线”,既要服务好企业主体,又要避免被“围猎”,始终保持“清”而“亲”的关系;要坚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保持公平竞争的“底线”,着力构建企业发展壮大的土壤;要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杜绝畸形的政商关系,切勿自甘堕落,大搞江湖义气,充当不良企业的“后台”“保护伞”,突破了从政“底线”。

“亲”和“清”,内涵不同、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在政商交往中,要做到“亲”“清”与共、携手发展,定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之舟”行稳致远。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6)

山东省蒙阴县工商联副主席孙昌团到县内某民营企业接洽工作,中午在公司职工食堂放心地吃了顿便饭。谈起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出台前后的情形,孙昌团深有感触:“以前到企业调研,到了饭点,企业负责人留吃饭,是不敢随便答应的,就怕授人以‘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之柄,说不清,也给企业老板们留下不好接触、高高在上的印象。现在,正面清单明确规定,上门服务企业或者开展调研,因工作误餐的,可以参照员工标准在企业食堂就餐。这样的规定,符合实事求是精神,也更人性化了。”

良好的政商关系,廉洁的营商环境,对于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规范政商交往,各地做出积极探索,如出台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让公职人员干事不再畏手畏脚,有效为市场主体增添活力。但也有个别公职人员不敢担当,对企业的合理诉求不理不睬;或没有抵挡住诱惑,越过红线、底线,出现贪腐问题,以致“谈商色变”“清而不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藩篱。因此,规范政商交往,营造廉洁营商环境,还得在厘清交往边界基础上,让政、商“各司其职”。

规范政商交往,公职人员要当风向标。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这种“帮忙”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不能损了公家肥了自己。面对企业一而再送上门的“红包”“辛苦费”,以及上杆子的吹捧,公职人员要清醒地认识道:企业敬畏的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为了一时蝇头小利,坏了长远的人生“经济账”。只有立住脚,不伸手,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亲不逾矩,清不远疏”,扬起清风正气,方能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来企业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规范政商交往,企业要当监督仪。企业追求利润,与政府注重公益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利益上的矛盾。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围猎有职权的公职人员,让其批条子、指路子,有风险的同时也可能鸡飞蛋打。但你不干,有人干,自己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所以大家才会去捧臭脚丫子,导致政商交往逐渐偏离正轨。对此,企业就要规矩经商,静心推动经济发展,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并对公职人员的“吃拿卡要”行为敢于发声、大胆发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仍心存侥幸试图火中取栗的公职人员不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推动政商交往正常化、规范化。

规范政商交往,执纪者要当助推器。孟子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职人员被企业“拿下”,除了自身精神的薄弱,更在于监督制度的执行者是人,而人性本“恶”。面对政商交往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或诬告陷害行为,执纪者是“酒杯端起来,原则放下去”或不敢撑腰鼓劲,让规矩仅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落在嘴上,违纪者只会日益大胆,给党和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制度要形成威慑力,需要担当与问责相配套,既要惩戒反面典型,更要树立正面标杆,促使执纪者做到真正的担当、长久的担当,才能推动各级把规范政商交往,维护廉洁营商环境的担子切实挑起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规范政商交往,营造廉洁营商环境,是关系人心向背,构建清廉政府的政治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多方效力的大格局,让人人共建共享清廉之风,养成以廉为荣之自觉,政商关系才能进入良性轨道,营商环境才能更加廉洁和谐,进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7)

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发布的2020、2021两年度产业园区合并评价得分排名情况,江华高新区在全省园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省级园区排名第一。去年以来,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紧扣“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工作思路,践行“在江华办事顺心、在江华创业安心、在江华工作开心、在江华生活舒心、在江华消费放心”的“五心”标准,打造“一套保障、一条链、一张网、一支队伍、一道防线”的“五个一”服务模式,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有力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提供强大动力。

推行“党建+暖企”,打造精准服务“一套保障”。

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将每个重大项目逐一落实到具体责任党委(支部)、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做到牵头领导、推进主体、配合单位、时间进度全部到位,切实兑现招商承诺,将国家红利给予到位,实现全方位服务、集成式服务、全周期性服务。年初以来,全县签约引进项目15个,其中三类500强企业1家,电机电器及配套项目7个,合同引资14亿元,园区企业发明专利拥有总量为59件。

助力“党建+产业”,完善强企服务“一条链”。

先后在民营企业中建立52个党支部,全面增强党建促营商环境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推动“两新”党组织有效覆盖,引导党员在活企强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中冲锋陷阵,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营商环境的推动作用。立足全局发展,发动广大党员通过完善强链补链“一条链”服务,集中解决我县物流产业规模小、发展方式粗放、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方面问题,先后引进德邦、安能、军联、自立等18家物流快递企业进驻江华县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引进重点产业人才46名等,完善了江华县物流“一条链”。

突出“党建+窗口”,倡导贴心服务“一张网”。

组建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一支部和窗口二支部,突出党建引领,完善政务大厅窗口的党组织阵地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窗口单位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月评选党员先锋岗和政务服务之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厅窗口办件量月均突破3万件。设置党员温馨服务台,急救药品、雨伞、轮椅等政务大厅便民设施一应俱全。设置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专区,配置2台自助服务设备,公布党员24小时咨询求助电话,方便群众随时办理紧急业务。

突出“党建+帮办”,打造红色服务“一支队伍”。

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建+帮办代办”队伍建设,组建“红色帮办联动队”和“红色帮办业务队”两支队伍,两支队伍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全方位推进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工作走向深入。在全县319个村(社区)设置党员帮代办窗口,为群众提供免费的帮办代办服务,共为3万余人次提供主动导办帮办服务;推出重点项目党员跟踪帮代办服务,成功为江华高新区100余个项目帮代办和跟踪服务170余次,帮代办各项事宜200余项,深受企业好评。

深推“党建+监管”,筑牢清廉服务“一道防线”。

党委牵头推进清廉政务大厅建设,完善《政务大厅工作管理制度》、《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狠抓窗口作风“纪律整治”。各支部聚焦“中梗阻”“弹簧门”“脸难看”等作风问题,以日常巡查与随机督查相结合,坚持每天至少4次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指出、立查立改。结合群众评价、政务服务测评、日常办件及作风纪律,每月评选3个“流动红旗”窗口,2个“较差”窗口,筑牢清廉防线,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8)

湖南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督促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认真履职,与企业正常交往,列出负面清单,厘清交往界线,为政商交往提供了一张“明白卡”。

政和商虽说属于不同的阵营,但必须携起手来,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关于构建气正风清“政商”关系的话题,一直没有脱离媒体视线,但是,不管是上层的监管还是舆论的监督,缺少的就是一张“明白卡”,以致在运作过程中出现重“亲”而轻“清”,或“亲”“清”混淆、政商冷漠等问题。湖南省纪委监委印发的《意见》,明确了“政商交往”中哪些是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特别是从5个方面列出了政商交往的“负面清单”,是一张完全的“明白卡”,让“政商交往”有了正确的方向。

积极作为,让“商界行业”成为地方发展“中坚力量”。近年来,我们进行的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走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基础、最坚实的一步。无数实践证明,产业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上新台阶的“法宝”。因此,包括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在内的“商界行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但是,只有在党政部门正确领导下的“商业”,才能真正起到推动发展的作用。《意见》中,从落实惠企政策、优化涉企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发展、加强政商交流等5个方面鼓励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就给与企业的正常交往划定了范围,并鼓励领导干部们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支持企业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政商”携手,让各类“企业”成为地方发展的“中坚力量”,良好的发展势头就形成了。

主动拒腐,把“负面清单”作为亲清关系“照形明镜”。由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同,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上,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是存在分歧的。特别是在“政商交往”的过程中,谋取个人私利、违规获取薪酬、违规收受财物、违规干预经营、滥用监管职权等现象就时有出现,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此前,在一些报道中可知,由于在监督管理服务中吃拿卡要,人为设置障碍等导致一些入驻地方的小型企业被迫离开或破产倒闭的现象也是有的。为此,《意见》列出的政商交往的12项负面清单,就是给领导干部、机关公职人员正确履职而高悬的“照形明镜”。古人云:“夫明镜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唯有将“负面清单”认真领会,融入血液,才能在政商交往中随时比照,及时纠正。这就要求,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有主动拒腐的决心,然后再对“镜”而行,才能保证关系的“清”。

加强监管,用“三个区分”促进政商交往“良性循环”。政商关系要“清”,监督管理先行。《意见》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企业开展蹲点调研,对在政商交往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这里的“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照“清单”,对在政商交往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从严查处;另一方面,对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以及无意过失,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给敢于干事创业的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宽容鼓励,让他们与企业光明正大地交往,大刀阔斧地工作。政商关系“清”了,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让企业发展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企业促进地方发展,地方发展又提升企业品位和规模,“良性循环”一构成,发展的局面自然蒸蒸日上!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9)

9月16日,全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贯彻这一指示精神,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团结、支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40多年来,一代代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发出的号召,与国家共进退,愈发成熟自信,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民营经济顺应发展大势,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经过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形成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经济品牌。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多服务和保障,创造更好成长氛围。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要更加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更多力量。

要不断弘扬企业家精神,牢记爱国是第一位的。“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在新时代更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爱国是第一位的。沧海横流更显爱国本色。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广大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为抗疫大局,作出了很大牺牲,还有很多民营企业更是捐款捐物,充分展现了深切的爱国情怀。也正因为此,党和国家充分考虑到民营企业发展难处,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加快复工复产,减税降费,极快地实现了企业复苏。国强业更广,广大民营企业家要继续厚植爱国情怀,不断践行企业家精神,让企业走得更远。

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才能焕发新的强大活力。实践证明:企业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就要融入到国家大变革之中。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更要加快融入新时代,踊跃融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去,再创民营经济的新辉煌。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放管服”等改革,着力进一步健全更加公平、平等、法治的发展环境,彻底打通影响民营经济向前发展的“中梗阻”,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同时不断转变作风,把工作做到民营经济人士的心坎里,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另一方面,民营经济也要敢于刀刃向内,不断自我改革,不惧任何艰难险阻,敢于到行业竞争的大潮中去搏击、去领先,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自警、自省,积聚各种创新成果,在新时代合力推进“中国创造”创出新高度,不断助力“中国创造”迈向世界创新创造的“C位”。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问题思考(篇10)

天津2020·中国企业家大会于11月11日召开,会议主题为“新格局 新机遇 新优势”。会议围绕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围绕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推各类企业在津更好发展,“向企业家汇报,请企业家建言”。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是民营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营商环境是“软实力”,需要“硬举措”来托底,要坚持走“深化改革”之路,念好“放”“改”“减”三字诀,合理“放”、全面“改”、努力“减”,开好“营商环境”之花,结“企业发展”之果。

念好“放”字诀,合理“放”,放宽经营约束,营造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

经营环境是企业成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经营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营造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就要合理放宽经营约束,放宽一切约束企业经营发展的思想意识、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约束,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卡点。一要放宽经营约束之“源”,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向企业家汇报,请企业家建言”。二要放宽经营约束之“根”,从制度上消除有碍于市场公平竞争、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的隐形壁垒,直击企业发展堵点、卡点,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三要放宽经济约束之“本”,放宽人才的流动约束,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企业的人才队伍结构,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念好“改”字诀,全面“改”,改进政府短板,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政务环境是各地城市之间竞争的重要资源,更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体现,抓政务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发展。正所谓“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就是要全面改进政府短板,改进政府在服务意识、技术支撑、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短板,助力企业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激活力。一要改进政府的“意识”短板,尊重、爱护、服务企业家,切实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层层升温加压、传导压力,做到担当作为、勇于创新,热忱服务企业。二要改进政府的“技术”短板,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打造“数字政府”。三要改进政府的“政策”短板,要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融资贷款、人才用工、科技创新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

念好“减”字诀,努力“减”,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公平竞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就是要努力减轻企业负担,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让企业家们放下思想包袱,减轻经营重担,轻松上阵、奋楫争先。一方面要减轻企业的“思想”负担,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谨记舟水之喻,把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扎根于思想深处,解企忧、优服务、明规矩、强意识,既清清爽爽用权,又倾情倾力服务,主动关心、及时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除市场壁垒,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86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