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实用写作 > 心得体会 > 心得感悟 > 最新土壤学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最新土壤学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舒淇1分享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土壤学心得体会篇一

一、人民调解工作

1、纠纷调处工作

今年1-11月份,共受理各类纠纷104件。其中婚姻纠纷15件,邻里纠纷48件,赡养、抚养、扶养纠纷26件,债权债务纠纷7件,其他纠纷8件。调解解决99件,调处率为95.2%。接待来信、来访28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2、强化基层调委会组织建设

一是对居委会调委会的调整充实。今年上半年居委二委班子换届选年,换届选年工作一结束,我们司法所及时对六个居委会的调委会进行了调整充实。充实了年轻、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调委会成员。二是开展业务培训。调委会调整后,针对人员变动大的特点,及时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培训,自行和邀请县局、法院、政法委等部门来镇培训共4次,培训320人次。三是关心前线,发挥调委会前沿作用。居委会的调委会是调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县调解工作的落脚点。一年来我所注意“防、早、小、调、回”5个工作基点,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居委会的调委会。今年居委会各级的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纠纷86件。四是做好指导、把关工作。在充分发挥居级调委会的同时,我们司法所加强对调委会的工作、业务指导,把好涉及法律知识强、履行时间长、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等难关和要点的调解及协议书的制作。据统计一年来,司法所对居委调委会工作的指导29次,指导、修改、提出建议修改法律文书12件。

二、安帮工作

1、基本情况

至11月20日,全镇刑释解教人员数为52人,其中刑释39人,解教13人。人户分离8人,是总数的15。4%。

2、开展的工作

一是思想帮教工作。刑释解教人员一回来,司法所、居委会组成的帮教工作小组在第一时间做好思想稳定工作。消除思想顾虑,敦促思想转化。今年释放的刑释解教人员共13人,我所开展衔接、日常思想帮教13人,共60人次。二是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和鼓励自谋职业。属地建镇后,我所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于10月建立了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推荐刑释解教就业12人次,上岗1人。与此同时,通过搭建结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渠道。今年为刑释人员就业培训21人次,自谋职业4人。三是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刑释解教人员一回来,我所及时送上生活用品和临时补助,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1—11月发放困难补助26人次,5400元,被褥、衣服、生活用品等37件。

三、法制宣传工作

一是专项法制宣传。根据法宣办、宣传部、司法局等要求,集中开展专项法律的宣传,以黑板报、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集中开展专项法律的宣传。据统计,今年开展专项法宣传4次、黑板报宣传6次、47块、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的法宣工作。今年是迎世博冲刺之年,我所结合迎世博系列工作,把法宣工作融入迎世博,使法宣与世博宣传有机结合。今年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法律宣传工作16次,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次。如迎世博活动中每月15日是环境整治日,我所结合环境整治日,把《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作为阶段法宣工作的重要内容。三是平安建设法宣工作。今年是我们创建平安社区第四年,也是整个崇明创建平安县的关键之年,为此,我所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平安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配合平安办,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中,开展法律早市,法律咨询,法律进社区、反邪教等宣传活动和文艺汇演。据统计一年来,司法所开展法律早市3次,法律咨询4次,法律进社区8次,反邪教宣传4次,文艺汇演2次。

四、存在的问题

1、司法所的规范建设不达标

由于我镇是一个新镇,司法所也刚刚建立,所以司法所在硬件、软件上不达标,特别是办公场所尚未落实。

2、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镇域范围广、司法所人少,应付不上工作,所以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如台账、报表、数据、帮教工作记录等。

3、协议书数量的缺失

一是纠纷总体上量少,二是居级调委会懒惰等主观原因,使今年的协议书总量完成县局指标的80%。

4、角色转换之后,创新精神意识差

土壤学心得体会篇二

16~18世纪,现代土壤学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而开始孕育、萌芽。在西欧,许多学者为论证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假说。17世纪中叶,海耳蒙特根据他长达五年的柳枝土培试验结果,认为土壤除了供给植物水分以外,仅仅起着支撑物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3)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3.1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__年11月9日—10日

指导老师:资源与环境学院 陈宝成

我们的行程为两天,路线是: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资环实验基地—沂源“九天洞”—鲁山风景区。

对两处都要用挖剖土的方法:

a.剖面点的选择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b.剖面挖掘与修整: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2米,宽1米,深1.5米。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c.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根据土壤形态及性质,对土壤层次进行划分。

d.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土壤剖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特性。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化学分析,记载土壤剖面的观察内容和土壤基本性质。

e.土壤样品的采集:采集土壤,为以后实验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3.2农业土壤

3.2.1实习地点自然社会简介:

沂源溶洞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九天洞等十几个溶洞。

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许多洞穴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曾挖掘出猿人头盖骨及数枚牙齿化石,伴随着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大量猿人石器,故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近几年已有多处洞穴开发,正式向游人开放。“千人洞”以高宽大而得名,地质上称“山东一号洞”。

洞内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组“佛的故事”浅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龙洞”以洞内数条天然石龙而得名,洞长218米,为厅堂式洞穴,洞内有双龟把门、龙王宫、银河相会、云霞岛、龙蛇相斗等景观。“养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领云游四海在此歇息的传说而得名,全长800余米,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内有石林叠瀑、雄狮把门、唐僧取经、王母宫、水族宫等48处景观。“玄云洞”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总长300米,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连接,洞内片状钟乳石较多,敲之发声,可弹奏简单的乐曲,名曰石筝。

3.2.2土壤情况详述: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既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也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自然资料。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人类生存必须发展农业,以取得食物。农业生产,首先是绿色植物的生产,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各种作物都是在土壤里扎根立足,并通过根部从土壤里取得养分和水分,才能生长繁茂。其次,人们饲养动物,也必须以植物为饲料。很明显,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必须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改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壤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改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鲁山自然保护区内有棕壤、褐土两种土类,其中棕壤包括棕壤性土和林地棕壤,是保护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面积达172hm,,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7.8%;褐土俗称黄土,包括褐土性土、林地褐土,面积为2 898h耐,占保护区面积的22.2%。

3.3棕壤

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

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1)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5)硅铝率在2.5~3.4之间,平均值为3.03,略高于黄棕壤,但显著低于褐土。

上述性态特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棕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3.4褐土

1、褐土的形成过程

(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残落物在其腐解与腐殖质积聚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在半干润条件下,原生矿物的风化首先开始大量的脱钙阶段,其氧化钙随含有二氧化碳的重力水由土壤剖面的表层渗到下层,以至于形成地下水流。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而成,很少产生粘粒的机械移动,因而粘粒没有光学向性。

(4)、淋移粘化: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生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在褐土的粘化过程中一般以残积粘化为主,而夹有一定的淋移粘化,它们在不同的亚类中,其比重并不一样。一般石灰性褐土以前者为主,淋溶褐土以后者为主。

2、亚类

由于褐土为半淋溶土纲,根据土体所反映的淋溶程度及粘化特征相结合等而划分为淋溶褐土、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等。其它则根据其主导成土过程及附加成土过程所表现的土壤剖面特征而划分出楼土、潮褐土、燥褐土与褐土性土等。

3、褐土的利用与改良

褐土所分布的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一般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广泛适种小麦(绝大部分为冬麦)、玉米、甘薯。花生、棉花、烟草、苹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问题是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中,在这种条件下的土壤利用及改良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六)总结

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加我们对土壤学新的认识。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土壤学对实际农林生产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了沂源主要地质地貌和所发育而成的土壤类型。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们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初步掌握了地质地貌考察和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外出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和土壤剖面观测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兴趣。

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更是对可课本知识的良好巩固。同时,懂得和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实习意义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实,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采取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伟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习与研究迫切而需要。

土壤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发展起来的科学,主要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良,农业生产中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土壤学一般归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实习作为土壤学实践学习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认真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锻炼,掌握各种实习与实践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土壤学理论基础。

二、实习要求

1、3—6人为一小组。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讨论,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总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进行实习内容的学习。注意实习期间的安全。

三、实习过程

1.实习目的:

(4)通过实习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习,回顾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2.仪器配备和试剂:

(1)仪器

1、土铲:挖掘土壤剖面。

2、比色卡:比色确定土壤的ph值。

3、白瓷板(点滴板):测定土壤ph。

4、剖面刀:整理土壤的剖面、检验岩石的硬度。

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

6、铁锤:敲砸岩石以便于做岩石的石灰性反应和观察岩石内部性状

(2)

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3、实习方法步骤:

(一)、泰山山脚实习地点

(1)剖面点的选择:

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

植被为灌木林多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

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

农业利用情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

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最后开始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与修整:

根据实习目的确定剖面深为0.8m,宽 0.6m ,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达到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平作为观察面,观察者随宋老师站在断坡地面观察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观察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观察面上不能践踏。

(3) 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 :

先远距离观察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近仔细观察,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

(4)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

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详细观察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结构、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

(5)土壤ph测定:

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干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部分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观察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壤的ph。

(6)实习实验数据内容统计与处理:

土壤层次

土层深度/cm

土壤ph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石砾含量

结构特点

有机质

新生体

腐殖质

0-3

-

棕色

-

-

-

较高

淋溶层(a)

3-17

5.2

浅棕色

酸性壤质

团粒

一般

淀积层(b)

6.0

浅橙黄

近中性壤质

粒状

较少

母质层(c)

5.3

橙黄

弱酸沙壤质

细小量少

粒状

-

母岩层(r)

55以下

(因为实习时间紧张、观察粗略及笔记较慢等使表格里部分内容缺失。)

(7)总结回顾:

4、实验实习中,坚定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应、磁性、导电性等。

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

(二)馒头山实习地点(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徐毛村)

(2)各组同学带实习工具爬山观察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形状、颜色及周围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行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应。

(3)观察记录内容如下:

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基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

土壤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它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学实习是研究土壤科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是农林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地,土壤的性质不仅影响农林产品的产量,还影响其品质。土壤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低等生物的固氮作用使土壤具有了生长植物的肥力,而植物的生长促进了土壤的腐殖化过程和养分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肥力进一步发展,在茂盛的植被下,强烈的生物风化推动着母质向土壤的演化。土壤又是生命的摇蓝。土壤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而且是生物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诞生与进化的温床。有证据表明,土壤巨大的表面及复杂的多孔多相体系,对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至关重要。

学习土壤学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和了解土壤,野外实习就是一种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土壤的方法。土壤学实习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需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学实习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土壤问题。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富集循环的重要场所。因此土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土壤又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因此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熟悉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利用改良措施。

3.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特点,为水保规划和森林植物更新等提供依据。

4.了解全国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土壤类型。

5.熟悉我省土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措施。

6.掌握土壤剖面挖掘方法,掌握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学会土壤类型的识别。

7.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学会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并能提出各类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改良技术措施。

8.通过实习进一步熟悉主要成土岩石的性质和提高鉴别技能。

9.通过实习学会野外母质类型的鉴别和地形地势的观察。

10.通过综合实习,增强珍惜、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高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1.了解土壤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土壤调查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需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调查是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土壤问题。土壤调查是研究土壤科学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水保基本建设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 实习时间 : 20__/5/29--20__/6/4

2、 实习地点: 长乐下沙

南屿林场

校园内

3、参加人员 :指导老师 林徳喜

级别 20__级

专业 林学

组别 第 2 组

组员 韩道忠、孙亲权、陈泽良、杨欣华、黄迟育、李涵、陈婷婷、

王亚鑫、彭建伟、王秀逊、罗青梅、何丽萍

三、实习内容

第一天 20__年5月29日 实习地点:校内,实验室

进行实习前的总动员,老师给大家讲解实习的具体安排,各项实习操作的方法,实习内容,时间安排,参加人员的分组,工具的领取及介绍工具的使用。要求预习实习相关的内容:三大岩类的识别方法、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最后特别强调实习期间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安全等等。

第二天 20__年5月30日 实习地点:长乐、下砂林场

沿途观察岩石标本、地质地貌及母岩母质特征等,并取采集岩石标本同时学习观察、鉴别岩石标本。观察滨海风沙土的形成、利用现状和改良措施。沿途观察、了解长乐平原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水稻土的形成和特点,同时观光了长乐国际机场,在长乐国际机场参观园林植物的配制特征和规则以及参观了金刚腿的景观,在金刚腿观察花岗岩的特征包括其矿物组成、构造及花岗岩风化物形成的母质特征。

第三天 20__年5月31日 实习地点:校外,南屿林场。

去南屿林场野外观察岩石标本、地质地貌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等。沿途观察土壤垂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形土壤特点的差异,沿途观察岩石风化的特点并采集岩石标本同时进行鉴别,并在南屿林场挖掘主要剖面,掌握山地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土壤形态特征的观察和记载方法。进行土壤原状样品的采集,分析样品的采集。

观察并描述南屿林场边上的自然景观、土壤类型及其成土条件、土壤形成特征、土壤肥力特点及利用改良现状。下午在实验室风干土壤样品并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

第四天 20__年6月1日 实习地点:校内,实验室

内业实验、测定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自然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等的测定)。

校园内实习,利用整段标本进行全国土壤的分布和主要土壤类型的介绍,观察不同类型的整段剖面等,了解全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土壤类型。并进行前面测定的土壤物理性质数据处理、计算出土壤自然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

第五天 20__年6月2日 实习地点: 校内、实验室。

上午在室内实验室观看岩石标本,并进行矿物岩石考试。考试采用当场评分方法,考试时每一组列出实习期间见到的、本省常见的岩石标本五块,考完一组换成另外的岩石标本进行考试,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写出岩石的正确名称,同时指导教师对所考时列出的每一块岩石进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问题,也是作为考试成绩评分内容依据之一。下午讲解写实习报告的方法,要求同学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完成。

    88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