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掼成语故事
成语的使用讲究日积月累,每天坚持学习5个成语,对于写作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的背后故事,帮助大家学习成语,供大家参考
精选成语一:东壁余辉
传说齐国东海地方有一个女子,名叫徐吾,她的家境非常贫寒。每天夜里,她与邻女们聚在一间大屋子里纺线绩麻,而照明的蜡烛则由每个女子由家里带来。
徐吾因为穷,所以她带来的蜡烛最少。有一个姓李的女子很不高兴,便对其他人说:“徐吾带的蜡烛不够,以后不要她来和我们一起干活了。”
徐吾听了此话,颇感不平,她分辩道:“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大家都看得到,我每天来得最早,休息得最迟。天天打扫好房间铺好席子等你们来。坐的时候也自觉地坐在下面。这都是因为我穷,自知带的蜡烛太少。何况,同一间屋子内,多我一个人,烛光不会暗淡一点;少我一个人,烛光也不会明亮一些,而我只需借着照在东墙上的余光,就可以每天干自己的活。请你们不要吝惜那一点余光,让我蒙受大家的同情与恩惠吧。”
见徐吾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她也的确让人同情,其他女子都不再有异议,李女也无话可说了。从此,徐吾仍天天与邻女们在一起纺线绩麻,也不再有人因为她带的蜡烛少而说三道四了
成语意思:形容希望沾点别人的光,使自己得到帮助和照应
精选成语二: 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意思: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精选成语三:温故知新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成语意思: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精选成语四:千变万化
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千里,深受宠爱。他非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参加过瑶池盛会。一天,周穆王从昆山返回合山,途中听说有个叫偃师的人,手艺精巧,制作的动物能叫会跑。他有些不大相信,立即召见偃师,问:听说你能造出各种精巧的玩意,拿出一件,让我看看。第二天,偃师带上木头雕成的假人拜见穆王。穆王看这些假人的五官齐全,眉毛胡子跟真人一模一样,觉得很吃惊。穆王问偃师:你雕的这些人都能动吗?偃师说:不但能动,而且能唱歌、跳舞,就像真人一样。穆王说:让他们表演一下,我看比真人差多少。偃师用鼓声指挥木头人开始动作。木头人按着鼓声的节奏,拉开阵势,进行攻守,但见木头人手执刀枪剑棍攻杀、防守,进退有序,一会儿排成一字长蛇阵,忽然又变成十面埋伏,继而化作九宫八封阵、六花阵、七星阵、八门阵,阵势千变万化,把穆王看得眼花缭乱,非常高兴。他觉得如此新奇的玩意不让妃子欣赏一番,实在有些遗憾,于是命令宫女请妃子一同观看。偃师见嫔妃到来,有意卖弄本领,便说:刚才表演的阵容气势太激烈,不宜在娘娘们面前施展,还是来番歌舞,换换口味吧。偃师拿起云板,吹响笙簧,木头人引吭高歌,歌声婉转悠扬,忽而如百鸟朝凤,莺声燕语,回响不已;忽而如猿啼三峡,哀怨凄恻,催人泪下;忽而如龙吟深潭,虎啸幽谷,气势磅礴。穆王和众妃子都沉醉在悦耳动听的歌曲声中。偃师把鼓板的节拍略加变动,木头人在歌声中舒卷长袖,行云流水般舞动起来,舞姿优美,或如雨中荷花,争红吐艳;或如风吹杨柳,摇曳生姿。其中一个木头人,还频频向妃子挤眉弄眼,好象是在调情,被穆王发现了。他非常生气,认为是行为不端,有意调戏,便下令将挤眉弄眼的木头人斩首。偃师知道引起了误解,急忙将木头人拆散。穆王一看,木头人不过是用皮革、颜料、马尾毛、木头制成的,他不由笑了起来。演出结束,穆王惊叹不已说:太妙了,简直像神仙一样。
成语意思:形容变化极多。
精选成语五:白首为郎
汉武帝巡查全国,一日到了郎署,郎官出迎,乃是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他的胡子鬓发全白了,衣冠也不整齐。武帝问他道:“您什么时候做的郎官?为何如此大的岁数还只做个郎官?!”老者回答说:“郎官姓严名驷,系江都人氏,自文帝时开始做的郎官。”帝又问:“为什么这么大的年纪还没遇上被赏识的机会呢?”严驷回答:“文帝喜好文,而那时我嗜武;景帝喜欢年纪大的臣僚,可那时我还年轻;现在陛下赏识年轻有为的人,但我已经老了。因此虽历经三朝皇帝,却终没遇上提拔的好机会,终于到老还是在郎署任职。”武帝听了他的一番话,十分同情他,于是提拔他做了会稽都尉。
成语意思:比喻人遭遇不好,才干长期被埋没。
带掼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
08-17|兵不血刃【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 -
08-16|卷土重来【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谜语_邂逅语_近义词_成语故事
> -
08-16|模棱两可【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 -
08-02|南征北战【四字成语】出处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押韵词_成语故事
> -
06-29|三夫之言【四字成语】出处_解释_用法_近义词_押韵词_成语故事
> -
06-29|三告投杼【四字成语】出处_解释_用法_同韵词_成语故事
> -
03-01|每况愈下【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 -
04-06|怦然心动【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 -
04-06|王侯将相【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 -
04-06|白虹贯日【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