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考前百家争鸣考点解析
你的书不是白读的,你的学不是白上的,你所做的一切,你的汗水,你的辛劳,你自己每晚在昏暗的灯光下奋斗的日日夜夜,你满纸的笔记,一张张的卷子,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都有它无限的光。小编整理了2020年高考历史考前6个重点问题解析,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年高考历史考前百家争鸣考点解析
1.百家争鸣中的“争鸣”
(1)天人之辩:孟子认为人性与天命相通,人性、天性都有仁、义、礼、智的特质。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强调天作为自然的客观性,同时“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
(2)性善性恶之辩:孟子是性善论者,认为人性本善,品质之所以会变坏,是环境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3)德治、法治之辩:法家强调国君依靠国家权力实行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乎自然,儒家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天下。
(4)用兵寝兵之辩:墨子“非攻”思想,并不是一概反对战争,而是注意到了战争的正义性与否,儒家强调政治因素与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
(5)义利之辩: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把义、利对立起来,荀子冲破儒家义利观樊篱,将义、利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认为对利的追求为人的本性,但要有度,用礼制约束欲望。
(6)“富民”与“富国”关系:儒家推崇民富先于国富,富民与富国有机结合。道家反对统治者干预人民的经济活动。法家以富国立论,虽重视富民,但是以充实国库、富国强兵、开疆拓土为目的。
(7)国家体制:孔子心中理想模式为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体制与国家结构,通过亲疏、尊卑、贵贱、上下的严格划分来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道家主张松散的国家联盟,人民之间不相往来,法家主张专制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百家争鸣中的“共鸣”
(1)诸子立论的中心议题为如何得到统治者重视从而治理国家,重整社会秩序。(2)诸子坚持己见,思想具有排他性,主张思想统一为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3)强烈的托古心态,以古老的传统、先圣先贤的名号,增强本派学说的权威性。(4)普遍主张立君为民、天下为公。突出强调君主存在的前提在于有助于实现天下苍生的福祉和利益。
3.百家合流: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
(1)理论上的合流。如荀子的礼法并施思想。
(2)实践上的合流。当时的统治者出于自身需要,同时立几种思想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汉代的外儒内法。
3、儒、墨、道、法思想的本质
1.孔孟的以德治国方案的本质是道德救世。其途径是通过统治者及其附属的知识阶层榜样的力量,调动起人们心中向善的根基,使全社会都成为道德人,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对外和谐。西周初年的“礼治”是他们心目中的德治样板。
2.墨子的以爱治国方案的本质也是道德救世,不过他的道德不是孔孟的忠孝仁义,而是全社会成员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之心。其途径是教育全社会成员都有“爱心”和爱的行动,建立政长系统和宗教信念以保证爱心的普遍实施,以爱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
3.老庄的“以道治国”方案的本质是理念救世。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都必须遵守,不可人为的予以破坏,这是他们的基本理念;为了追求人的精神自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必须遵守,这是他们的另一基本理念。遵守自然规律,实现“风调雨顺”;遵守社会规律,实现“国泰民安”;遵守心理变化规律,实现“心态平衡”,是他们社会和谐方案的基本内容。
4.法家的“以法治国”方案的本质是制度救世。其途径是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律的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的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
高考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很多老师在高考前给大家的鼓励都是:同学们,我们再坚持几个月就解放了,我们再坚持几个月就可以随便玩了。其实,这种“鼓励”的话语只不过是老师给学生的一份充能形式的鼓励,就像是你的轮胎马上就要燃尽了,你只能加大油门拼了老命的往前冲刺。
但是你真的想过吗?高考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种开始!
我们在应试教育之中,压抑了太多的天性,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沿着别人铺好了的道路在走,好像从来没有想过我自己的路到底在哪儿,我的未来到底是什么。
可是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你终于可以只学习你感兴趣的专业,你终于可以把时间花在你真正的梦想中去,你的一切曾经的梦都可以开始飞翔了,是的,你自由了,你梦想的牢笼没了,你的枷锁没了,你解放了,你如今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鸟,飞到那乌云背后明媚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相伴。那里是你真正为梦而拼的地方,大学里面的每分每秒都是对梦想的追逐,都是对命运的真正宣战!
所以,高考的意义是什么?它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人生这场战争当中的尖兵,你看到的高考,只是轰轰烈烈追梦战争开始的前哨,当你的尖兵遇到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关于理想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2020年高考历史考前百家争鸣考点解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