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部编语文七年级课后练习题答案

小黄 1172分享

基础知识、阅读与作文是语文考试的三大块,其中阅读理解占比很大,也很容易丢分,小偏整理了《寓言四则》部编语文七年级课后练习题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寓言四则》部编语文七年级课后练习题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

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

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6.《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

(2)战斗后:

7.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席子。④濡(rú):沾湿。⑤逾:通“愈”,更加。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1.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12.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

注①踵:到,走到。②缪:通“谬”,错误,荒谬。

13.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2)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1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表达交流

16.仔细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野猪、马与猎人

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他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

(选自《伊索寓言》)

1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能超过6个字)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知能演练·活用

1.B 解析 B项,“舍”读音应为“shì”。

2.(1)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2)待,等到。(3)你。

3.C 解析 C项的朗读节奏应为“奈何/忧崩坠乎”。

4.(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而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2)地是聚积的土块,四处都是,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5.此“笑”揭示出赫耳墨斯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6.(1)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必胜的信心。(2)得意忘形,炫耀自己的胜利。

7.(1)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

(2)骄兵必败

8.B

9.(1)移动 (2)离开

10.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11.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2.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13.(1)D (2)A

1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1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1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他人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去报复他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17.示例 (1)①耐心等待 ②守株待“伐” (2)①鞭挞人们的贪婪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②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

✍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 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

✍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

②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

②列举的省略

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

②特殊含义

③强调意思

④特定称谓

✍ 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

✍ 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

4.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5.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6.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7.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答题技巧

✍ 1.考察作用: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

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

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会;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运用排比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还有叠词、短句的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引用诗句、名人故事、名人名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等,这种题目的答案一般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同学们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

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16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