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先秦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孩子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小偏整理了初中语文先秦文学常识汇总,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语文先秦文学常识汇总
一、散文
(一)历史散文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二)诸子百家散文
(1)道家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
(2)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3)墨家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4)法家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
▲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艺(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诗经):风、雅、颂、赋、比、兴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二、诗歌
(一)《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 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手法分为“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二)《楚辞》
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浪漫主义)与《诗经》(现实主义)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 风骚:“风“指《诗经》“国风”,骚指《楚辞》中《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
▲屈宋:屈原、宋玉(屈原弟子,主要有《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
三、其他
(1)《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故事。
(2)《列子》: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虚静”、“无为”。
(3)《晏子春秋》:记载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对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及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真实反映,文章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
第一,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升初的衔接,最重要的是习惯的衔接。
●养成学前制定计划、学后总结反思的习惯
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懒散的精神状态,布置孩子完成一定量的暑期作业,要求孩子制定作业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写作业,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完成暑假作业时要求孩子设置难题本,把暑假中遇到的难题抄写在专门的本子上,并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
●养成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孩子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设置专门的笔记本,选择自己喜爱的电视(广播)的人文类节目,边看、边听、边拿笔做记录,训练做笔记的能力。
●养成经常阅读积累的习惯
初中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文科一定要扩大课外阅读量。家长可为孩子开列阅读书目,并提出阅读要求,让孩子自主选择,写好阅读计划和做适量的阅读笔记。
第二,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
教会孩子树立大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把诸多目标形成计划,达成每一个,就要给予赞赏和鼓励。其次,布置给孩子的学习任务要尽量改变生硬面孔,分解层次,让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作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观念上为孩子灌输独立意识
加强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从生活上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