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小黄 1172分享

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技巧,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P26材料研读: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旅顺屠城是在日军高层将领的直接命令和间接煽动下对无辜的普通中国民众的野蛮屠杀。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条条街巷血流成河。日军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材料说明这一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践踏。

P26问题思考: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中国放弃和丧失了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P27课后活动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

阅读是学生从事学习的基本活动,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如何阅读并提高历史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中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粗读、细读、精读”的三种方法并理解其涵义。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其次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指导学生读目录,构建知识体系;读诱发性导语,了解教材重点;读正文,把握主体知识;读平面地图和形象插图,掌握历史活动空间和强化学习的直观效果;读注释,拓宽历史知识;读大事年表,理清繁杂的历史头绪,形成完整的时空概念。最后达到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系统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二、教会学生找准学习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

初中历史教材共6册,记载着人类从远古到现在几百万年的重要活动。由于历史学科课时相对较少,教学任务重,如果在学习中不能抓住重点,找准关键,那么必然会在繁多的史实中迷失方向,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那么如何才能抓住重点呢?首先告知学生教科书的重点章、节、子目和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时有的放矢。其次教会学生掌握确定重点知识的原则或方法,具体表现在:①凡是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②凡是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③凡是和当今世界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④凡是教材内容配有插图,课后有思考题、讨论题和练习题的内容。

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思考并用,培养分析概括和综合评价能力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分析问题仍然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讲述仍然贯穿全过程。如果把学生比喻成针,那么教师就是线,脱离了线,针还是织不出美妙的图案。课堂教学中我创造机会多设计问题由学生作答,使他们时时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教材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描述性的内容较多,有大量生动具体的史实,识记量特别大,这无疑增大了记忆初中历史的难度,但记忆基础历史知识又是必要的,“温故而知新”,“不记则思不起”,正如法国作家伏尔泰说的“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有创造和联想”。

1.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就是要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的字眼,把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浓缩记忆法常有如下几种形式:

(1)内容浓缩法:就是将材料内容的核心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中英南京条约》,可将其内容浓缩为“割地、赔款、开口、协定关税”。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简化为“割三岛、赔两亿、开四口、设工厂”。

(2)字头浓缩法:就是将句子、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尤其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的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如《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通商口岸,可缩为“广厦福宁上”等。

(3)数字浓缩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高度归纳,将历史知识概括成数字来进行记忆。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可以将其内容浓缩为“一二三四五”,即一个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两个阶段(自强与求富)、三个条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内忧、外患)、四项内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防、教育)、五位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为“刘叶朱周贺”甚至还能谐音为“留叶煮粥喝”。

3.归纳记忆:可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归纳。比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都江堰(战国时期的秦国)、灵渠(秦朝)、大运河(隋朝)、会通河和通惠河(元朝)。

4.图示法,是历史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记忆方法,历史图示教学法不只限于图形和图象,也包括图解和表格。运用约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用在具体的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例如:红军长征图示、丝绸之路路线图等等。

五、注意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

考试是教师的法宝,成绩是学生的生命。教师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取胜,平常就要教给学生解答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等题型的技巧。下面以材料解析题为例,说说我怎样教会学生解题。

(1)先浏览问题,再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

(2)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引文出处等)。

(3)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

(4)紧扣题意、认真作答。作答时还应注意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形式:完全用所引材料或归纳概括材料观点来回答;把教材观点和材料结合起来回答,三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回答。

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技巧,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贵在坚持。只要我们坚持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那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甲午中日战争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5068儿童网

八年级上册近代史战争历史教案

中国近代战争故事-甲午中日战争的故事 - 5068儿童网

    精华图文

    20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