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最新

小黄 1172分享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导入语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最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最新

郦道元

【学习目标】

1、知识: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能力:品析课文,展开想像,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的能力。

3、情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河山的雄伟壮观,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2、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略无阙处(毫无)b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c夏水襄陵(漫上)d不见曦月(阳光)

e或王命急宣(有时)f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g不以疾也(认为,觉得)h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i素湍绿潭(急流的水)j飞漱其间(冲刷)

k良多趣味(很)1.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m.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n.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第二课时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一春冬——清幽

秋——凄凉

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总结延伸。

1、总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延伸:

学生查阅长江三峡的现状的资料

第三课时同步练习

一、达标训练

1.给加粗字注音。

曦月②沿溯阻绝③素湍

绝⑤飞漱⑥属引凄异

2.解释加粗词。

夏水襄陵:②亭午夜分:③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⑤乘奔御风:⑥绝:

霜旦:⑧属引凄异:

3.填空。

《三峡》一文选自_____。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给《水经》作注写成了《________》。

4.将下列写景的句子与相应的季节用线连接起来。

沿溯阻绝春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夏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秋

清荣峻茂冬

二、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划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一段中______字通______字。

3.试就第二段文字内容,大概计算一下船速。_______________

4.解释加粗词。

或王命急宣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翻译下列句子。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林寒涧肃

教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精心设计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导语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导入语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首先,以材料的形式导入。现在中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爱看、爱听有趣的故事。为此,教师在导语中可适当穿插故事,以材料形式展示,可以把授课的内容与有趣的故事材料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进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带着浓郁的情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如教《木兰诗》时,可以先讲述有关花木兰的故事,让学生依据故事来评价花木兰。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勇敢、坚强、有孝心;有的说有爱国心、不贪图钱财等。针对学生所答,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口中所评价的花木兰是这样的一个人,文中所写的花木兰是否跟你们的评价相吻合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油然而生,思维也随之激活。

其次,顺水推舟,扣题直入。根据具体的课文,直接以课题为文眼,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对课堂教学很有帮助。如教朱自清的《春》时,课前先在学生们没有看课文的前提下,根据特定季节的景物特征,用自己的笔描绘春天的景色。写完之后课堂交流,然后导入新课:“大家描绘的景色很美丽,很迷人,不过朱自清笔下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色比我们描绘的更美丽、更迷人!大家请翻开课本。”这样,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兴趣倍增,求知欲望被激发,注意力被吸引,思维也活跃起来。因此,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进入学习最佳情境。

巧设机关、曲折有致、耐人寻味的提问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是长进。”可见,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这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真正动脑、动口、动手,做课堂的主人,积极思考,就必须遵循“疑——问——思”的规律,坚决克服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要善于提问,以问激趣,以趣促学。其实,这也是教师能够灵活巧妙地运用提问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如教《空城计》一文时,我设置了这样两个如果:(1)如果魏军的统帅是司马昭,而不是司马懿,那么空城计还管用吗?(2)如果司马懿得知孔明是用这种计谋引诱了他中计,他会怎样表现呢?(让同学现场表演)这样来提问,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大了,可以促进学生借助想象和推理,促进思维活动的进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最新相关文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最新 - 5068儿童网

《三峡》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 - 5068儿童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梦回繁华》教案最新 - 5068儿童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最新 - 5068儿童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蝉》教案最新 - 5068儿童网

《三峡》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预习 - 5068儿童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昆虫记》教案最新 - 5068儿童网

八年级政治教案范文精选2020最新版 - 5068儿童网

八年级物理教案范文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2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