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社会生活的变化》历史教案

小黄 1172分享

让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让每一节历史课都能动起来,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中的共识。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社会生活的变化》历史教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社会生活的变化》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提高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展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大量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签订后,列强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状元实业家张提出“”的口号,并在他的家乡创办等一系列企业。

2.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

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时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主要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段受到了鼓舞。还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时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萎缩。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概略,使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3.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二、设问导读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工具:

时间:19世纪初,配方发明后相继传入。

作用:使人们出行,极大地促进了。

2.通讯工具:

时间:19世纪70年代后传入。

作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文化生活的变迁

1.和的传入:

时间:近代以来。

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保留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2.新闻报纸的出现:

名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作用: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3.出版机构的出现:

名社: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

作用:有利于信息和文化的传播。

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2.简述装束、礼节和称呼的变化。

中学历史教学的“三要”与“三忌”

1、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探究的价值,忌走过场

让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让每一节历史课都能动起来,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中的共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尝试着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置讨论、探究等问题,给课堂带来许多活力。但不少假讨论、伪探究充斥课堂,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活动而活动,师生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缺少交流、缺少碰撞、缺少新的生成。不少教师在盲目的跟风中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为什么而活动,为什么而探究?

在《秦王扫六合》一课中,三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一位教师还专门设计了“我向嬴政献计策”的活动。我想他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想办法突破本课的重点,同时让学生“动”起来,让评委看到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是,效果是不理想的。

首先,这样的问题需要讨论吗?这个献计策活动,献来献去献的还是教材上梳理好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而非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的计策,所以仅是比拼学生的快速阅读教材和填空能力而已,没有什么思维含量。学生少有自己的见解,只是“传声筒”“录音笔”“搬运工”,即使回答出这样的问题,又有多大的成就感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学习重点不是经过讨论得出结论“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而应当是“了解秦代巩固统一的措施到底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所以,这个讨论题的设置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课程目标。

其次,既然要求学生热烈讨论,为什么讨论问题时没有分歧?为什么回答的方式是照本宣科?这些说明什么?说明教师设计的问题根本就不具备讨论的价值,讨论题是个伪命题。课堂上有思想的交流吗?有思维的碰撞吗?有不同意见的交锋吗?很遗憾,没有。很多时候,我们打着“探究”“讨论”的幌子,扔给学生的却是低级的问题,没有思维力度,没有逻辑梯度。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简单化,而且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的情感。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我们从五四运动的口号中可以感受到什么精神?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填空题:不怕(牺牲)、(斗争)到底、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五四精神是用来感悟的,不是用来填空的,历史课不能沦为“填空”课。

在课下交流的时候,有教师提出: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初一学生的年龄和阅历限制了其阅读的广度、认识的高度;一节课只有40或45分钟,如果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进行讨论,是无法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任务的。我认为,这些很难成为假讨论、伪探究泛滥的理由。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在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就应当慢慢渗透。初中的历史课不能一味灌输,应当真正让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境、提供的材料、设计的问题中受到启发,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才是中学历史教学努力的方向。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为内容服务,忌搞形式

假讨论、伪探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说:“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滑稽可笑的表演、眼花缭乱的活动等等。鲜活的历史知识以及史学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政治天条和视听环境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和浅薄。”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教师绞尽脑汁,翻新花样,但是,他们往往只想到用什么方法上课,而没有认真思考所讲的课究竟要达到什么效果,即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如果过分注重形式而偏离主题,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试写新闻稿”的教学环节:如果你是《共产党》杂志的通讯员,你将如何报道中共“一大”?这种情境设置显然不合理,不符合时代背景和基本逻辑。首先,秘密会议怎么可能公开报道呢?其次,《共产党》是月刊,还经常不能按期出版,不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再次,“试写新闻稿”其实只是让学生完成五个小填空的组合而已(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这样的设计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一位教师在上《秦王扫六合》一课时,设计了“采购一尺布”的角色扮演作为导入:“刚才我派了几位小伙计到齐、楚、燕、赵四个国家去帮我采购布料,做鞋面子,采购一尺。请四个小伙计上台展示一下,看买的布怎么样?......这个布不错嘛,今天赚到了,有这么长的布。这个伙计去赵国采购的,跟我们这儿是一样的。这两个伙计是怎么回事啊?这布怎么短了一大截,是采购一尺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先请四位同学回到座位上,谢谢你们配合。”这一活动四位学生在台上站了两三分钟,并没有真正参与任何活动,只是教师讲述的摆设而已,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一位教师在上《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五四运动的意义并齐读。一位教师在讲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时,说:“大家看一看(课本),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有哪些?”还有一位教师在讲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也是要求学生看书找出来、读出来,然后稍加解释。看来,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眼里,历史意义只是用来背的,根本不需要理解、推论、建构。其实,历史意义应当是提供材料,营造情境,创设问题,启发思维,开动脑筋思考出来的。

评价一节课不能简单地依据“是否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是否使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是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真正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发展。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当扪心自问:一堂课下来,我们有没有真正激发过学生,让学生真正困惑一次?我们有没有真正感动过学生,让学生真正怦然心动过一次?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当真正明白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能给他们什么,为什么要给他们这些,效果可能如何?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敢于“讲故事”,忌太干瘪

历史课没有历史人物,没有故事,没有细节,只有干瘪枯燥的历史结论,只有“填空”,只有“搬运”,这还算是真正的历史课吗?这样的历史课还有“历史味”吗?这样的历史课初中的学生会感兴趣吗?

例如,学习“中共一大”,为什么重点探究教师自己都不太明白、对于初一年级学生来说明显深奥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为什么只以提问的方式枯燥干瘪地呈现“中共一大”的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不能讲讲故事?为什么不能呈现细节?

许纪霖说:“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中真正理会到历史的魅力。”本来历史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科书在编排的时候已经使历史的味道变淡了,而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更是变本加厉,就教材教教材,还有什么资格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历史课”?

当然,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把历史课变成单纯的故事课。初一、初二的学生处于最感性的年龄段,应当采用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初中教师要敢于讲故事,要善于讲故事,要有故事可讲。历史教师不能把历史课的人文性丢了,让历史成了没有智慧、单纯记忆性的学科,而要通过讲故事、讲细节,创设情境,神入历史,上出历史课的“历史味”来。

历史教师在一节课上所展现的全部内容和活动,说到底是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是他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是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钻研,关心历史研究的进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做实专业基础,拓宽历史学科视野,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水平。

    22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