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上历史教案2021
有些初中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上历史教案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上历史教案202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废除等史实;了解新式报刊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在宏观上把握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
2.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鲁迅《狂人日记》的批判性。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它前后总计经营了77年,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代,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同时期其它报纸难以企及,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1.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
2.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4.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科举制度废除的得失。
结论: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种考试选才制度,对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不能以偏概全,一棒子打死,而应该还其一个真实的面目。
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社会文化断层,选官制度紊乱,政局更加动荡混乱。
【探究二】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结论:(1)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
(2)冲击了传统经典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3)促进并产生了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4)开创了近代文明的先河,帮助国人了解世界。
总结归纳提升能力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创办新式学堂
停止科举考试
新式报刊的创办
商务印书馆
文学艺术的成就: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等
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1.中国的职业学校教育始于同治帝,最早由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学堂实施,初称“实业教育”,1917年改称“职业教育”。维新变法期间创办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A)
A.京师大学堂B.经世学堂中学历
C.时务学堂D.京师同文馆
2.1901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1905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A)
A.教育B.外交C.娱乐D.习俗
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A)
A.《申报》B.《大公报》C.《新闻报》D.《新青年》
4.以下是鲁迅作品的是(C)
A.《子夜》B.《雷雨》C.《狂人日记》D.《女神》
历史提高成绩的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
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有些初中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将复杂内容通过化简,舍弃次要内容,记住关键字眼,然后拓展开去,最后达到全部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上历史教案2021相关文章:
★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八下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下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下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