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节知识总结2021
立足教材,打好基础。从历年生物高考来看,所考内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节知识总结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节知识总结2021
回归教材
1.水,男性60%女性50%。
2.细胞内液三分之二,外液三分之一。
3.组织液也叫细胞间隙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中代谢产物大部分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小部分被淋巴管吸收,经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4.内环境理化性质:酸碱度,渗透压,温度。
5.渗透压: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钠离子氯离子占渗透压作用的90%,37度时为770kp,等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6.血浆pH接近中性,7.35-7.45,稳定性与HCO3-HPO42-有关。
7.内环境是细胞与外接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8.血浆含有较多蛋白质。
9.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起源海洋)。
10.随着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1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2.贝尔纳——神经系统调节,坎农——神经和体液调节,现代+免疫。(主要)
13.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反射是在中枢神经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15.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16.兴奋:受到刺激后,相对静止——显著活跃。
17.静息电位时K+外流,刺激后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
18.突触小体:轴突末梢膨大,杯状球状。
19.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即引发新的神经冲动。
20.单向;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出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22.下丘脑: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
23.脑干:维持生命,呼吸。
24.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
25.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26.脊髓:躯体运动调节的低级中枢
27.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8.脑:除了感知、控制机体活动外,还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其中语言之人脑特有。HSVW,S受损运动型失语症,V看不懂,H听不懂,W不能写。
29.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尤其大脑皮层下的海马体。长期记忆——新突触的建立。
30.血糖0.8~1.2g/L80~100mg/dL
31.曾认为胃酸刺激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胰腺分泌胰液。沃泰默切除神经只留血管,仍有胰液,认为神经难剔除(自变量:有无通向小肠黏膜的神经)。斯他林和贝利斯——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小肠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刮下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小狗静脉。促胰液素是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32.血糖来源: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33.血糖去路: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34.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5.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6.反馈调节: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37.TRH促释,TSH促进甲状腺合成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38.激素调节特点:微量高效、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9.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分子)的主要内容。
40.人体热量来源: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骨骼肌和肝脏产热较多)。
41.热量散出:汗液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呼吸排尿和排便。
42.低温: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
43.高温: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展,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
44.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45.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缺甲状腺激素影响脑的发育,成年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46.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47.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雄县、脾脏、骨髓。
48.防线一:皮肤黏膜,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49.艾滋病:初期,淋巴结肿大。
50.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抗原。淋巴因子作用下,B细胞增殖和分化,多分化为浆细胞。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再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51.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留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到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52.细胞免疫:结核杆菌、麻风细菌。T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裂解死亡。
53.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54.过敏反应:花粉皮肤荨麻疹、海鲜呕吐、毛屑过敏性鼻炎。已产生免疫的抗体,在再次收到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特点:发作迅速、反映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5.抗原检测:人工标记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56.类固醇、环孢霉素A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使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57.达尔文——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会弯曲生长,锡箔。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背光面生长快。
58.鲍森詹森——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59.拜尔——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胚芽鞘下部分布不均。
60.温特——胚芽鞘会朝琼脂块对侧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命名生长素。
61.吲哚乙酸IAA/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
62.植物激素:体内产生、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63.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
64.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生长素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65.两重性:促进抑制生长发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高浓度甚至杀死植物。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
66.生长素类似物: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伸根。
67.预实验:摸索套件,防止浪费。
68.浸泡法:低浓度、遮阴和湿度高。沾蘸法:高浓度中蘸一下。
69.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合成在根尖。脱落酸合成在根冠和萎蔫叶片,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合成部位:各个器官,促进果实成熟。
70.第六植物激素:油菜素。
71.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从而抑制生长素。
72.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73.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学好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第一、立足教材,打好基础。从历年生物高考来看,所考内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确保60%的基础分能高比率地拿下,就要认真地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好笔记,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第二、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第三、理解图表,提高能力。近年两高考图表题占比分较大且图表题越来越复杂、越综合,呈现一题多图(表),图表和曲线相融现象。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应十分重视课本或与课本联系紧密的图表和曲线。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感,进一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四、精做习题,举一反三。做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前做过的测练题、测验题等,精做习题,完成习题后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举一反三,将知识升华。做习题时不能抛弃基础,去做一些难、偏、怪的题目,这一点,基础差的同学更要冷静和清楚。
第五、阅读目录,把握整体。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读目录有利于学生把握全书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节知识总结2021相关文章: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全汇总2021最新 - 5068儿童网
★ 高中生物有效的学习与记忆方法2021 - 5068儿童网
★ 生物必修二变异、育种、进化考点2021 - 5068儿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