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高潮和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原因与结果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线索的分析,培养学生从时间空间上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史实的学习,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适度补充图文资料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能力,从整体上掌握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和曲折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壮大;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民族实业家的努力和贡献的学习,培养学生为祖国富强努力学习的精神;认识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2.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民族资本的产生,由此引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
【讲授新课】
第一步:了解历史史实、线索、特征(学生迅速浏览,了解主要历史大事;指导学生圈点划批,勾勒出重点和难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遭受打击(抗日战争)——陷入困境(解放战争)
第二步: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指导学生精读细读,合作交流,思考问题)
Ⅰ、学生自主探究题
探究一: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有利因素是什么?这一春天之所以短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方法:解答本题要在对课本知识短暂的春天的概况及原因清晰理解的基础上,研读题目按要求思考,方可作答:
参考答案:有利因素:(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扫除一些封建障碍;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3)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5)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探究二: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原因各是什么?
点拨方法:解答本题要先熟悉课本内容,主要是锻炼阅读提取能力。
参考答案:
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
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7——194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打击,走向萎缩。
原因是沦陷区工厂受到日军的破坏和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1945——1949年受到排挤,陷入绝境。原因是美国取得在华政治、经济特权;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苛捐杂税,导致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产品滞销。
Ⅱ、小组合作探究题
探究一:结合所给材料,讨论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点拨方法:解答本题要抓住“因素”的含义,从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找寻切入口解答,
参考答案:
有利因素: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不利因素:1、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稀缺、传统的重农抑商;
2、后天畸形。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战争与革命不断,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探究二:结合所给材料,讨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历史影响?
点拨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历史影响,从它的产生和发展分析找出解答
参考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产生上来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冲击和瓦解着旧的封建生产关系。
从初步发展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从短暂春天来看,它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存在依赖性,难以独立发展。
第三步:见解,引导学生获取历史认识
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的三大障碍。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课后小结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的三大障碍。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课后习题
1.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主要的主观因素是(D)
A.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B.列强在一战期间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热情
2.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A)
A.面粉、棉纺、卷烟业等行业发展迅猛B.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3.“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A)
A.官僚资本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D.地主阶级
4.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A)
①一战结束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③日本的全面侵华④民族资本的薄弱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5.在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B)
①欧美列强忙于国际大战争无暇东顾②国民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③民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6.以下对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发展缓慢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欧美列强的压制B、中国实业家能力有限
C、清政府对民族资本缺乏政策保护D、各级官吏敲诈勒索
7、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C)
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
板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
二、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发展历程
三、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四、民族工业发展趋势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材料分析、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到新阶段。
(2)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因此对于巴拿马世博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次世博会上,中国展品所获奖项计1211枚,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成为中国人最扬眉吐气的一届博览会。这里参展的企业大多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历程。
讲述新课: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时间:19世纪末。
3.表现:引导学生将初步发展概况概括为以下特征:
(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
1.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于是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这些实业团体大都以“强国富民”、“振兴民生”为目标,反映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此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时间:一战期间。
3.表现:
(1)厂矿企业增多
(2)投资总额增加
(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合作探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是什么?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地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轻工业方面,如面粉、纺织、皮革、卷烟等。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第二,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因此,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控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下,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4.结束: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合作探究】:春天短暂的原因是什么?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又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②进入19世纪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弱而亏损闭歇。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三、曲折的发展
1.较快发展
(1)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
(2)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3)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过渡: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日益萎缩
(1)时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2)原因:
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
3.陷入绝境
(1)时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为什么抗战胜利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反而日益萎缩呢?
(2)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3)表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资料,认真分析图片与1937~1949年百元法币购买力变化比较表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加深理解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的严重后果。
从图和表中可以看出,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生活艰难。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合作探究】: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不利因素: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最大阻碍。
②先天不足,自它产生之日起就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③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以东南沿海为主,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⑤不平等条约直接地打击了民族工业,如《马关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规定外商可以在中国设厂,洋货在中国盛销。
⑥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统治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
(2)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历届政府的扶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思维方法的一种。它是对常规思维的“背离”,即反其道而行之,对那些现成的观点结论。进行逆向推理。我们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逆向思维,对改变思维定势,丰富历史认识,往往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在考试中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答题,会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有利于提高考分。逆向思维的方法有三种:换位思考、换角度思考和发散性逆向思考。
一、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全部或部分换位后进行思考。我们以学习“美国内战”为例。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我们将南北双方换位,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那么南方能否允许北方奴隶的存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需要市场、原料和自由劳动力,此其一。其二,北方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实力强大和人民支持。我们仍将南北双方换位后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北方弱小、南方强大,那么北方还会取胜吗?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只是情况要更复杂,更因难些。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北方取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而,我们还可以得出更深一层次的结论: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者,任何背离民心者,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由上可知,凡是涉及历史事件双方的结论,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必然性或偶然性的解析,我们都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同学们不妨多尝试一下,一定会有不少意外的收获。
二、换角度思考
换角度思考是指我们对历史事物在从常规的、角度思考之后,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去思考。这既有利于探索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多种因素,又符合历史创新思维的多维性特征。我们以学习“隋朝的大运河”为例。对大运河的开凿,常规思维一般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它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的繁荣;二是它劳民伤财,地方官吏乘机勒索百姓,造成民怨沸腾,加上隋炀帝本人极尽奢华,政治腐败,最终导致隋朝灭亡。我们换角度设问:工程如此巨大,无疑要耗费巨额的财力和物力,假如随朝经济凋敝,国力贫弱,那么能凿成这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就从反而证实了教材上的结论:隋朝经济繁荣。还有,在长达四五千里的复杂地理和水文环境下,巧妙借用天然河道和古运河通道,这不正好反映了那时的水利勘测和工程设计的高超水平,从而证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创造力吗?这一点也是教材上所没有的,但又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三、发散性逆向思考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进行多向思维。而发散性逆向思考就是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考。它可以强化我们对某些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我们再以学习“淝水之战”为例。淝水之战是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后,由前秦发动的统一战争。按照常规思维,大凡“统一战争”都是顺应了民心的,因为人民都厌恶战争,都渴望统一、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所以它应该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可是前秦发动的“统一战争”为什么却遭到了人民的反对、不得民心呢?(这是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进行发散性逆向设问:人民为什么会反对“统一战争”呢?从前秦军队中士兵的构成来看,士兵大多是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他们受尽了民族压迫之苦,强烈地渴望摆脱前秦的统治。因而可以判断:人民决不是反对国家统一,而是反对由前秦来号令统一。民族矛盾的尖锐,使前秦并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原因,如秦军的指挥者在战术上失当,作为统帅,苻坚骄傲轻敌;秦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强等。我们继续作发散性逆向思考;根据当时的形势,从前秦的对手东晋入手,又可得出前秦失败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有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这样,前秦失败的原因就可总结出这五条来。同学们可联系所学史实来思考。
历史是变迁的观察站。但通常因为我们习惯于定势思维而堵塞了自己洞悉的目光和创新的思路。用“逆向思维法”学习历史,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对现成观点结论的甄别能力,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活跃思路,丰富史论;从而使我们的历史学习步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相关文章:
★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八上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相关文章
-
10-26|《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
10-26|《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