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知识精选2021
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去考虑。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知识精选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知识精选2021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表现
(1)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
(3)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4、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起救亡图存的民族民主运动。
二、短暂的春天
1、时间
民国初期(1912——1919),一战期间
2、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表现
(1)厂矿企业增多,扩建企业(规模扩大)。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2)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和实业团体,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4、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三、曲折的发展
1、时间
1927——1949(国民党统治时期)
2、阶段
(1)较快发展(1927——1936)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表现: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2)遭受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
原因: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表现: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3)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
原因: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因果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因果型选择题,即从因果关系角度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的选择题。此类题型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在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由原因推出结果,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在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解题方法:
(1)限定词法。正确理解题干有关限定词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等,影响方面要分长远影响和直接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世界影响、政治影响和经济文化影响等,然后用这些限定词和选项对照,符合此限定词的选项就是答案。
(2)逻辑推理法。比较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根据题干要求作答。比如题干要求选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我们可比较一下四选项。若四选项为并列关系,就找最主要的选项;若四选项为递进关系,就找最深刻方面的选项;若四选项相互交叉,就选一个能包含其它选项的选项。
(3)时间推断法。采取时间先后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即以题干所述事件为中心,在此之前的是因,在此之后的是果。
(4)理论引导法。运用相关的史学理论进行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就是果。还有经济决定政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
关于几种原因、目的的概念:
①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
②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外,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实践中等同于“根本原因”。
③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④主观原因:是指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事件中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思想方面的因素是主观原因,而其它的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历史事件是客观原因。自身的因素通称主观原因,而自身以外的其它因素是客观原因。
⑤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例】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解析:隋唐以后,封建性质的宗法制依然存在,故A错。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不符合本题的时间限定,故B错。隋唐三省六部制是有关行政运作、加强皇权的措施,与题干关系不大,故不选C。隋唐开始推行科举制度,选官不再重门第,而是以才干为标准,故D正确。
相关文章
-
10-2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历史必修二知识要点
> -
10-28|开辟新航路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知识大全2021
> -
10-28|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 -
10-2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必修二要点提纲
> -
10-28|发达的古代农业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知识大全2021
> -
10-28|古代的经济政策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知识大全2021
> -
10-28|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 -
10-28|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 -
10-28|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 -
10-2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