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必修一考点2021
对于高中地理的知识,有一些是必须要记忆的。对知识的记忆也是要讲究策略的。介绍一下高中地理如何去记忆。下面是小偏整理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必修一考点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必修一考点2021
考点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表现形式 |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 |
地壳运动 | 水平运动 |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
垂直运动 |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 |
岩浆活动 |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 |
变质作用 |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
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考向:内力作用与地貌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基本形式 | 示意图 | 岩层的运动方向 | 岩层变化 | 对地表的影响 | 例证 | 相互关系 |
水平运动 | #FormatImgID_0# | 平行于地表 | 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 |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期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
垂直运动 | #FormatImgID_1# | 垂直于地表 | 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 意大利那不勒 斯海岸 的变动,台湾海峡的形成 |
考向: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内容 | ||
理论要点 | ①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是地壳活跃带 | |
解释与运用 | 板块张裂 | 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 |
板块碰撞 |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
(2)板块运动边界类型
分类 | 板块张裂区 | 板块碰撞区 |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 ||
边界类型 | 生长边界 | 消亡边界 | |
运动方向 | ←|→ | →|← | |
形成地貌 | 裂谷、海洋、海岭 | 高大山脉 |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
举例 |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 落基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海沟 |
示意图 | #FormatImgID_3# |
考点2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 | 形成的地貌形态 | 分布地区 | |
风化作用 |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 |
侵蚀作用 | 风力侵蚀 |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
流水侵蚀 | 侵蚀 |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
溶蚀 |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 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 | |
冰川侵蚀 |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 |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 | |
堆积作用 | 冰川堆积 |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
流水堆积 | 形成冲积扇(河流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 |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堆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堆积 | 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
风力堆积 |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考向外力作用与地貌
1.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
2.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岸边的嶙峋怪石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等。
(3)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高中地理知识记忆策略
对于高中地理的知识,有一些是必须要记忆的。对知识的记忆也是要讲究策略的。介绍一下高中地理如何去记忆。
一、根据知识结构,注意先记什么、后记什么。
先简单,后复杂。复杂的问题未必是重点,但它一定是难点。例如,对于等高线地形图,先要“牢记”的是等高线地图的基本知识——等高线的定义、特点、各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情形、比例尺等。要在把简单知识弄清楚后,再去攻克难点。
先主干,后枝叶。“干”是纵向的、结构性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枝”是横向的、伸展性的知识,如对主干知识的阐述、应用等。毕竟“枝”是在“干”上生长出来的,其重要性当然比“干”次要些。例如,相对于“形成气候的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而言,“下垫面的比热容、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和对气流的影响状况的差异”就次要些,原因是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诠释。
先概括,后具体。概括往往表达的是整体性的特征,具体则是局部细节上的描述。例如,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特征”,从整体性上,我们可以通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来理解,但在局部上我们还要弄清楚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最高和最低气温月等。再如,在一大段文字中找出几个“关键词”记住,这些关键词就对这段文字有提示作用。
二、把知识放在特定的情景中记忆。
在生活场景中记忆。把课本知识放到生活场景中,它就变得鲜活起来了,记忆的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如果借助“早上上学时太阳的高度”这一情景来记忆,就容易多了。
通过图形记忆。相对于文字来说,图形要“形象”、“生动”得多,记忆的效率也快得多。例如,夏至日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如果借助“夏至日日照图”记忆,效果会很好。
在联系中记忆。一根竹竿立不稳,把几根竹竿绑在一起就立稳了。知识也是一样,如果在联系中记忆,不仅效率高,被回忆起的机会也要多得多。例如,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和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把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大气层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图”联系起来,把“对流”与气温的递减规律联系起来,把“天气”与对流运动联系起来,前后形成一个逐级因果关系的知识链,并以“气温垂直变化图”做引领。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必修一考点202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