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生物选修一高频考点
水蒸汽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汽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如玫瑰油、薄荷油等。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生物选修一高频考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生物选修一高频考点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压榨和萃取。
2、水蒸汽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汽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如玫瑰油、薄荷油等(也可用萃取法)。
3、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常使用压榨法,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4、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般用萃取法。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发出有机溶剂,获取纯净的植物芳香油。
5、石油醚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所以适宜用作胡萝卜素的萃取剂。
6、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汽一同蒸馏。故适用于蒸馏法。
7、玫瑰精油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目的是增加水层密度,使油水分层。分离油层后加无水Na2SO4,目的是除去水,再过滤去除Na2SO4。
8、橘皮压榨前用石灰水浸泡,目的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9、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所以适于用萃取法。
10、萃取时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有机溶剂燃烧、爆炸。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以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概念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概念教学是指对生物学中某一个概念的诠释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应用现代化技术来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认知。以必修1第二章中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例,在糖类里面,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是单糖、二糖、多糖。如果教师单纯地让学生从字面上去理解,则不仅教材中的解释比较简单,而且也难以对这三个概念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如果采用现代化技术,当在讲到“二糖”时,教师可先在PPT上点击这个概念,它便进入下一个界面,分讲麦芽糖、蔗糖、乳糖,再点击麦芽糖,它就进入具体讲述麦芽糖分布在哪里的界面(如发芽的小麦、谷粒等),再点击发芽的小麦或谷粒,它就进入一些图片的界面,再点击图片,最后呈现出“二糖可以为生命体提供能量”的一个过程简述。可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就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地理解,而是从概念到实例,从实例到生活,从生活到原理,再从原理回到概念。借助现代化技术,能使课堂教学做到条分缕析、逐级深入,有助于学生从抽象到具象地理解概念。
实验教学———化平面为立体
实验教学是指生物中涉及的实验部分的教学。一般来讲,实验教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完成的;一种是学生旁观教师操作完成的。前者的体验度高,认知性强,但对实验环境、实验器材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比较耗费时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做到每一个实验都能让学生亲自操作。而要解决旁观认知所存在的诸如参与感不强等问题,则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来加以解决。以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为例,其中有几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它们分别是格里菲斯实验、艾弗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这三个实验不仅学生无法亲自操作,教师本人也不可能操作,但其中有很多的知识点还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这时,教师可借助微课资源,即在网络上找到与这三个实验有关的短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用微课教学代替传统口头讲解教学的好处就在于,教师可以通过慢进、快进、重复、暂停、截取画面等功能实现反复地、详细地讲解实验,如格里菲斯实验中,有四种情况,那么在播放微视频时,就可以将这四种情况同时播放出来并进行对比分析,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这几个实验的理解,会从原先平面的文字理解变成立体的动态理解,使理解度更高,印象也更深刻。
现象教学———化文字为场景
现象教学是指对某种生命现象进行诠释、讲解与分析。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通过将文字转化为场景的方式来进行现象教学。以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例,在讲解“有丝分裂”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植物细胞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这整一个过程,通过动态展示的方式来讲解,虽然教材中有每一个时期染色体的图像,但融入现代化技术后,教材中的一帧一帧的图像就好像被串联成了一个动画短片一样,学生可以看到染色体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逐一变化,并且在每一时期还附上了变化规律以及其他特点的旁白式讲解。如此一来,每一时期的染色体就像是一个场景,当学生完整地看完了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后,就能很好地理解每一时期之间是如何衔接与变化的了。学生对有丝分裂的认知,既有每一时期的具体特点认知,又有对整体过程的把握,这种场景式的现象教学会极大地提高自然现象的具体感与可理解度。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生物选修一高频考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