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成语典故

家敏 1163分享

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历史上著名成语典故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历史上著名成语典故_成语典故故事简短一点,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雪中送炭

【出处】(宋代)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

【释义】炭:木炭。在寒冷的下雪天给人送去木炭,以供取暖。比喻在别人极其困难和危急的时候,给予物质上或一精一神上的帮助。

【历史典故】

宋太宗即位后,因其深知创业的艰难,故生活非常俭朴,甚至禁止在皇宫之中使用金银做装饰品。他也很能够体会百姓的甘苦,处处为百姓、为社稷着想。

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冷,鹅一毛一大雪下起来没完没了。宋太宗在屋子里,,身上披着狐狸皮外套,仍然觉得浑身发冷,宫外更是天寒地冻。太宗命人端来取暖的火盆,奉上一温一热的美酒。他烤着火,品尝着美酒,忽然看到院中树上的枯枝随着寒风,被吹落到了地上。他心中不禁一动,暗想:这么寒冷的天气,汴梁城中的百姓,有许多缺柴少米的,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呢?

想到这里,他马上下令召府尹进宫,他对府尹说:“如今天寒地冻,城中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如何受得了?你马上带些衣食和木炭去城中走走看看,帮助那些无法过冬的人们,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府尹领旨,带领衙役,备好衣食和木炭,给有困难的人家都留下足够的东西。受到救助的百姓感激万分,于是,便有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不吃烟火食

【注音】bù chī yān huǒ shí

【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卷九引《直方诗话》

【解释】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同凡俗

【结构】动宾式

【近义词】不食人间烟火

【押韵词】以文害辞、泰阿倒持、主明臣直、万口一辞、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危而不持、传闻异辞、情见乎辞、潜台词、羽檄交驰、......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王九13岁得了重病,父亲把他抱到青华观,许愿让他做道士。王九梦中见到一个姓阴的鬓发斑白的道士叫他不吃五谷熟食的方法,并给他吃柏树枝。王九醒来后不再吃五谷,神清气爽,只吃生果饮清泉。宋太宗赐他名字赵自然

【成语示例】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观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

后羿射箭

神射手后羿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箭箭都射中靶心,从来没有失手过。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旁人那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一习一一番,好尽情领略后羿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一精一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射一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一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一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一精一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一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

覆巢无完卵

【注音】fù cháo wú wán luǎn

【出处】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解释】复: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用法】作定语、分句;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不能幸存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覆巢破卵

【押韵词】愁眉苦脸、家长礼短、弛高骛远、破业失产、惊神破胆、舍近取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功行圆满、输肝写胆、目擩耳染、......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反对曹操率50万大军征讨刘备与孙权,御史大夫向来与孔融不合,在曹操面前添油加醋,恶意挑拨。曹操大怒,命人逮捕孔融全家,孔融的孩子无动于衷,也不逃跑,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成语示例】你是知道覆巢无完卵的结局的。

宠辱不惊

【出处】(晋代)潘岳《在怀县》诗。

【释义】一宠一:一宠一爱一。受一宠一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历史典故】

唐太宗时期,有个叫卢承庆的人,字子余,,他被任命为考功员外郎,是专管官吏考绩的。因为他做事认真、公正,深受人们的敬重。

一次,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他给负责此事的一个官员评定了“中下”的评语,并通知了本人。受到惩处的官员听说后,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卢承庆事后想了想,觉得粮船翻沉,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挽救的,给他一个“中下”的评语未免太过严苛了,于是,就把评语改成了“中中”,并通知了本人。那位官员依然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的感激的话,也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卢承庆得知此事,脱口称赞道:“好!一宠一辱不惊,难得难得!”于是,又把他的评语改成了“中上”。

后来,卢承庆本人也经历过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但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命运的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为人的原则。


历史上著名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历史5个字的成语故事典故(10篇)

三个字历史成语故事典故精选10篇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典故(10篇)

30个历史名人成语典故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三个字(10篇)

成语故事及典故大全

5个字的成语故事典故(10篇)

10个成语故事典故

不常见成语故事典故(10篇)

    相关文章

    22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