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成语典故及其解释

家敏 1163分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个成语都代表着一段历史故事或是一个历史典故。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一些关于经典的成语典故及其解释_中国最有名的成语典故,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烽火戏诸侯

【出处】《史记·周本纪》。

【释义】古时候,遇到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燃晒士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戏:戏要。用烽火台上的狼烟戏要各地诸侯。比喻人没有诚信。

【历史典故】

周幽王,又叫姬宫涅。他在位时,不理朝政,喜好美色。有个叫褒响的大臣劝说周幽王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周幽王不但不听,还 把褒响关了起来。褒家的人为了把褒响救出来,就在乡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一娘一,起名褒姒,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周幽王,替褒响赎罪。

周幽王十分一宠一爱一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就没有笑过一次,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她各种珍奇礼物,想尽各种古怪的办法叫她笑,都没有成功。于是周幽王说:“有谁能让王妃一娘一娘一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黄金。”这时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他说:“大王可以跟一娘一娘一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一娘一娘一见了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的。”周幽王很高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各路诸侯误以为天子蒙难,纷遣军队星夜兼程地前往救驾,但到京城后才发现是个恶作剧。褒姒见此情景就真的笑了。京城里外,此时已是兵马云集,一片混乱,这种狼狈滑稽的场面,被站在高台上的褒姒看见,禁不住哈哈大笑。幽王心花怒放,以后又数度重复这个荒谬的方法,以致无人再相信狼烟信号的意义。

五年后,酉夷犬戎大举攻周,周幽王连忙下命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但是谁也不愿再上当了。结果周幽王被杀,而褒姒也被抢走了。

杀人不眨眼

【注音】shā rén bù zhǎ yǎn

【典故】问:‘如何是大善知识?’师曰:‘杀人不眨眼。’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

【释义】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十分凶残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杀人不见血

【相反词】救死扶伤

【同韵词】心长绠短、目光短浅、极则必反、若隐若显、天高地远、辞微旨远、浑身是胆、山高路远、山遥水远、势不容缓、......

【年代】古代

【灯谜】刽子手

【邂逅语】法场上的刽子手

【成语故事】北宋初年,宋太祖派大将军曹翰率军进攻胡则,到九江庐山寺,寺里的和尚都躲了起来,只有缘德和尚坚守不出,曹翰问缘德听说“杀人不眨眼”的将军没有。缘德说他是不怕死的和尚,曹翰只好用缓和的语气请教,缘德这才召回所有的和尚

【成语举例】杨林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见了不觉毛发直竖,身子寒抖不定。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四回。

中流击楫

【出处】《晋书·祖逖传》。

【释义】中流:河流的中央;击:敲打;楫:船桨。渡河时在河流的中央拍打船桨。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之气。

【历史典故】

祖逖原本出身于西晋末年的北方大族,后来家道中落。在当时的乱世之中,祖逖带了几百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过程中,祖逖主动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人,把自己的粮食、衣服也分给大家。乡亲们都十分敬重他。

不久,逃难的人群来到了泗口(今一江一苏靖一江一北)。这时,祖逖手下已经聚集了一批壮士。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大家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外族侵占,都很愤恨,见祖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就推选祖逖做了首领,,希望祖逖带领他们早日打回家乡去。

当时,司马睿还 没有即位做皇帝,祖逖曾劝说他领兵收复失地,司马睿当时并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但听祖逖说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辞,就勉强答应了祖逖的请求,并派他做豫州(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他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给他战衣和兵器,还 让他自己想办法集结士兵。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一江一。船到一江一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绝不再过这条大一江一!”他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

到了淮一陰一,祖逖停了下来,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等到聚集了两千多人马后,才向北进发。当时,长一江一以北的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祖逖说服他们停止内争,随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来越高。

祖逖的军队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后来,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领土,许多敌军也陆续向祖逖投降。晋元帝即位后,觉得祖逖功劳太大,于是封他为镇西将军以节制其权力。

贪多嚼不烂

【注音】tān duō jiáo bù làn

【典故】而今孩子何在?正是贪多嚼不烂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释义】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工作或学习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大包大揽

【反义词】适可而止

【同韵词】区闻陬见、吃衣着饭、优游少断、未形之患、养痈贻患、优游恬淡、一辞莫赞、一相情愿、区区之见、前车可鉴、......

【年代】古代

【灯谜】一口吃个牛排

【邂逅语】馋鬼抢生肉

【成语故事】贾宝玉起来要去上学,袭人服侍好他梳洗,宝玉故意逗袭人开心。袭人劝他好好读书,说不读书会潦倒一辈子,要他念书时好好想着书本,但不要过分发奋图强,功课不能贪多,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累坏了身子,宝玉有口无心地答应她

【示例】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立木为信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

【释义】商鞅为推行新法而取信于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

【历史典故】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他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商鞅的话音未落,百姓又开始哗然。有人嚷道:“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我可以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一身一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一交一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经典的成语典故及其解释相关文章:

十个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解释选集

经典成语大全及解释集锦

小学常用成语来源释义及故事大全

三字成语故事及解释

脍炙人口【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常用的成语故事典故(10篇)

冷眼旁观【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苦尽甘来【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大名鼎鼎【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名列前茅【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22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