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中国历史典故

家敏 1163分享

中国有着上下两千多年报的历史,经典的历史典故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经典的中国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大全简短,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悬梁刺股

【出处】《战国策・秦策》暨宋・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释义】股:大腿。将头发悬在梁上,用锥子刺大腿,以防止打瞌睡。形容读书学习发愤刻苦。

【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有个人名叫苏秦,字季子,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曾与张仪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学成之后,他到各国去游说,希望各国的君主可以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却始终无所获。最后,他的钱全都花光了,只能回家。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邻居们也都在暗地里嘲笑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愤读书。从此,他闭门不出,埋头苦读,常常读书到深夜,有时疲倦得直打盹,想睡觉,他就用冷水冲醒自己。但是,,到后来冷水也没有什么用了,于是他想出了另个方法,准备把锥子,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了,再坚持读书。

几年的苦读之后,他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于是他再次去游说,后终于成为位声望颇高的大纵横家。

东汉时期,也有个像苏秦样勤学苦读的人,他叫孙敬,字文宝,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人如饥似渴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想了很多办法来刺激自己,但是到后来都失去了效用。

他怕影响自己读书,就想出了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根绳子,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头则绑住自己的头发。当他读书疲劳打盹时,头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自己马上清醒,再继续读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敬后来终于成为个大学问家。

按图索骥

【拼音】:àntúsuǒjì

【解释】: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找到匹好马。比喻遵循规则和搜索。

在春秋时期,秦国的伯乐非常善于识别马匹。他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本名为《相马经》的书。这本书将马的种类引入插图中。

读完他的书之后,他的儿子认为他已经学会了他父亲的技能并且到处都拿着《相马经》来找好马。

天他看到只癞蛤蟆,它的额头就与《相马经》马的良好特征相吻合,他认为他找到了千里马并立即跑去告诉他的父亲。博乐知道他的儿子是愚蠢的并且戏谑地回应:这匹马会跳起来而不会控制。嘿:好马。

不求甚解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开辟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另种境界。在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腐败黑暗的丑恶内幕后,陶渊明尤其喜爱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他在勤劳耕作之暇,或与好友饮酒畅谈,或在家里读书吟诗,生活十分惬意。他家门前有五棵大柳树,因此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28岁那年,他写了篇《五柳先生传》,也就是他自己的小传。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先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但对所读的书不执著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杯弓蛇影

【拼音】:bēigōngshéyǐng

【解释】将反射在玻璃上的阴影与蛇相混淆。这种

类比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成语故事】:

有天,乐光邀请他的朋友们在房子的大厅里喝酒。当朋友喝酒时,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的杯酒,

条小蛇的影子在颤抖。他心里非常沮丧,但他还是喝了酒。喝完后,心里感到不舒服,担心。当他回到家时,生病了。

几天后,乐光听到了这位朋友生病的消息,并了解了他患病的原因。乐光想:水晶里面没有蛇!所以他那天去了他喝酒的地方。事实证明,房间的墙上有个彩绘拱门。弓的阴影落在朋友掉下玻璃杯的地方。乐光找到了这位朋友并向他解释。在他了解原因后,疾病立刻就好了。

后来,人们用蛇的杯弓蛇影作为疑神疑鬼的隐喻。

囫囵吞枣

【出处】(宋代)圆悟禅师《碧岩录》。

【释义】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吞咽下去。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历史典故】

从前有个呆子,家中很有钱。有次,他到市场上去买水果。摊主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各种水果的好处。呆子听了很高兴,,下子买了很多的水果,坐在市场旁大吃起来。

正在他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位医生路过,见他这种吃法,就对他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虽然它对牙齿有好处,但你吃多了会伤脾的。”呆子听,就不再吃梨,而是个接个地吃枣子。医生又说:“红枣虽然对脾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听了医生这些话后,不知如何是好了,都不敢吃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过了会儿,他兴奋地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这样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会伤脾;而在吃红枣时,我不用咀嚼,就口吞进肚子里,这样可以不伤牙齿,又对脾有好处。”说完,就把红枣个个地扔进嘴里,囫囵地吞下去了。医生见此情景,忙说:“你这样把枣囫囵吞下去,肠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对脾也是没有好处的。”

江郎才尽

【出处】钟嵘《诗品》。

【释义】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后比喻在安逸享乐中才思枯竭。

【历史典故】

江淹是南朝时的位诗人,他出身贫穷,从小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艰苦,以砍柴为生。他每天忙于砍柴,根本没时间读书。后来,在13岁那年,他在去山上砍柴的途中拾到顶大官戴过的貂皮帽子。貂皮很珍贵,可以卖不少钱,这样就可以买好多米、面、油、盐等。江淹高兴地把帽子拿回家,母亲看了也很高兴,说:“孩子啊,咱捡到这帽子是好事,是个好兆头,以后你定能做大官。要好好把它留着,将来做了大官你好戴它。”听母亲这么说,江郎打消了原来的想法,把帽子好好地收藏起来。

从此后,他开始刻苦读书,心想将来当个大官。他边砍柴,边默默背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进步很快。不几年工夫,写起文章来下笔洋洋洒洒,气呵成。如《别赋》、《恨赋》等都得到了好评。

当时,有个叫檀超的人,喜好才学,,读了江淹的诗,赞不绝口,还 特地去拜访江淹,并请江淹到他家去做客。江淹见檀超热情好客,性情豪放爽直,又不拘礼节,从心里很敬佩他。于是,两人成了意气相合的好朋友。檀超赏识江淹的才华,逢人便讲,言辞不免有些过头,近似为其吹嘘。这样,江淹的名声渐渐大起来,也成了有名的诗人。

不久后,他受到了建平王刘景素的赏识和提拔,在南兖州做了官。但是没想到,不多时,他便被名犯了罪的县令诬告,被捕入狱坐了大牢。这真是福到祸也至。幸亏后来刘景素给他洗清了冤情,出了狱,又提升他做了官,与刘景素起去镇守京口。

后来刘宋被齐朝取代,江淹和檀超又做了史官,负责编写历史。不久,个襄人发掘出座古墓,里面有面玉镜和些竹筒。竹筒上的古体字没有人认识,有人提议说,让江淹来看看。后朝廷派人把竹筒拿给江淹看。江淹看,这是西周时候的钟鼎文,当年他为了当大官还 苦学过这种文字。江淹看了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内容,写的是周宣王时候的事。看后,他给来人讲着,周围听的人很惊讶。下子传开了,江淹认识西周时候的文字,从此,名气更大了。于是,朝廷更加看重他,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最后官至梁朝的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就是皇帝的顾问,以后又被封为醴陵侯,有了千亩良田,成了豪门贵族,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他不再读书、写字、做诗、写文章了,有时写首诗,也大不如从前,才华没有了。这时候,很多人都替他惋惜,说“江郎才尽”了。


经典的中国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最著名的10个典故

50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大全

最新经典中国历史典故故事

中国比较有名的历史典故故事

经典的中国历史故事五篇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精选

好看的中国历史典故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经典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精选-历史故事大全

    相关文章

    27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