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模板
推荐文章
2022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模板
新的教学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模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生齐读全诗。
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解题。
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1、2)(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
2、忆:想念,思念。
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五、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考: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课后题解:P118
注意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倍:格外;加倍、更加。
(我单独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练习:
1、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2、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总结。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你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可以以连线方式表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解释课文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可轻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小组合读。
2、练习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
(1)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以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通古诗。
(3)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直觉读准节奏。
3、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
可以自学,也可几个人合作学习,用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等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学习收获。
(3)质疑:还有什么不懂之处?
老师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动
1、按卡片连词背诵。
请学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并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
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
学生当小诗人,加动作或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的目的。
4、赛诗会。
(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两首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富有感情。
课后习题
背诵并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模板3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白胡子老人的聪明智慧,激发阅读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弄清白胡子老人是用什么办法把“年”兽赶跑的?他的办法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问:大家喜欢过年吗?为什么?过年前一天叫什么?那天晚上,家人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吗?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识字感知。
1、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词。
传统、牲畜、躲避、腊月、闯进、爆竹、气宇不凡
来历、异常、风俗、整夜、不熄、耀武扬威
三、理解词语。
气宇不凡:很有气度,不同常人。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_风。
四、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传说中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除夕之夜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位白胡子老人想办法赶跑了怪兽。从此,年年除夕,人们都照着老人教的办法聚在一起守岁,后来就成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年”。
五、布置作业。
1、“年”到底是种怎样可怕的怪兽?
2、白胡子老人到底想出什么办法居然把如此可怕的怪兽吓跑了呢?
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看课件:“年”是怎样形成的①认识“年”这种怪兽②学生简要说一说
二、学习课件
1、看课件:认识年、说说年
2、结合课文,说说年的危害及人们怎样对“年”的害怕(第二自然段)
3、小组学习讨论探究(第3至5段)
A、白胡子老头是用什么办法把“年”赶跑?
B、他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C、从这件事,你有什么体会?
默读课文,能回答的在书上做上记号,有疑问的地方打上?或是在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上自已的体会。
4、小组讨论交流交流
①白胡子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年”怎样来的,结果怎样走的
③赶走“年”的办法
④好词理解并说一句话:精神矍烁、气宇不凡、耀武扬威、安然无恙、七嘴八舌
5、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6、拓展:家乡过年的风俗或者不同地区的过年风俗
三、作业
1、摘抄文中的优美佳句
2、将自已了解到的家乡过年的风俗整理一下,写在我的采集本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
《盘古开天地》一文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路,引导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教时
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教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畅谈感受,提出问题
1、观看了美丽的宇宙,学生自由谈感受。
2、紧紧围绕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提出问题。
生成预设:
估计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如:
1、为什么说盘古是人类的老祖宗?
2、盘古为什么要创造美丽的宇宙?
3、盘古创造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4、盘古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
三、以学定教,走进文本,解决问题
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开展探究性学习。
1、梳理问题。
2、带着问题,自读文本。
3、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生生、师生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
4、通过朗读、想象、描述,感受盘古的高大形象,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四、顺学而导,走出文本,交流感受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鼓励探究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理念: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精卫()、女娲()、嫦娥()、后羿()、八仙()、哪吒()、大禹()、愚公()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读)
2、指名比赛读词语。
3、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4、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划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5、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设计理念: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没有。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齐读课文第一段。
4、师:巨人盘古的出现,改变了这个世界。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5、盘古创造的宇宙究竟是怎样美丽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设计理念:围绕“混沌一片”,让学生想像当时宇宙的样子,感受到天地分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盘古开辟天地的重大意义。在这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统一。)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课文,然后同桌交流,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双眼——;他的四肢——;他的肌肤——;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他的汗水——。
同桌对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交流发现,反馈:
(1)他的,变成了的。(举例)
(2)句子前后有联系。
(3)总分段式。
(4)并列句式。……(读读,体会语调的变化。教师范读?)
师:()的(),课文中有哪些?读读,有什么感受。播放课件,再读课文。体会世界的`美丽。
4、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
5、反馈交流。(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面。(齐读第四自然段)(点拨排比段读出语调的高低?)
6、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7、师: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8、师: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设计理念: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在拓展想像说话中,更激起了学生对盘古的敬仰与赞叹。)
五、拓展介绍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老师向大家介绍“盘古文化网”,下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感受盘古的英勇伟大,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2、作业:积累词语。